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大家艺闻 » 正文

人民画家网推荐中美协会员著名画家:张龙(天驰)

 

 

 

 

【艺术简历】

张龙,字天驰,安徽泗县人,现定居北京。首届“陆俨少奖”金奖得主,人民大学巨幅主题创作高研班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水墨画院专职画家,中国老挝一带一路文化使者,海峡两岸艺术杂志艺委会委员,深圳翰墨卢浮宫签约画家,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外联部副部长,师从周思聪、刘大为、苗再新、任惠中。

 

 

 

 

 

 

 

作品收藏:

国画《战斗的青春》被航天试验基地收藏,作品并搭乘神舟十二号遨游太空,国画《抗疫日记》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国画《母亲我心中的佛》被老挝国家博物馆收藏,国画《小福娃》被北京奥组委收藏,国画《马克思的故乡》被法国奥赛美术馆收藏,国画《远山》被韩国现代美术馆收藏,国画《大山的呼唤》被全国政协收藏,另有近1500幅作品被国内各大美术馆、各收藏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收藏,受到广泛好评。

 

 

 

 

 

作品发表:

出版《张龙人物作品集》、《张龙国画人物作品》、《张龙人物作品精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新华文摘》、《经济日报》、《中华英才》、《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北京青年报》、《美术》、《国画家》、《神州》、《书与画》等报刊杂志,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等媒体发表报道2000多次。

 

 

 

 

 

作品展览:

2020年,《远方的孩子》“悲鸿精神——第四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8年,《赶圩路上》第三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中国美协),

2018年,《赶花场》“江海门户通天下”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7年,《动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体育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6年,《花开季节》第三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最高奖(中国美协),

2015年,《远山含黛》第三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5年,《丹青情深》2015“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5年,《神曲·江南Style》第二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5年,《彩云之南》首届“陆俨少奖”中国画展金奖(浙江画院),

2015年,《老兵老兵》“铁的新四军”红色记忆.经典美术全国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

2014年,《有滋有味的日子》“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美协),

2014年,《故乡的背篓》“中国陶都·陶醉中国”吴冠中艺术馆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

2014年,《高原子民》“第三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协),

2013年,《草原青青》“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2年,《灿》第六届“西部大地情”(新疆)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

2008年,《茶马道上》第四届“西部大地情”(云南)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

 

 

 

 

 

张龙(天驰)/时代画卷的讴歌者

 

张龙(天驰)擅长宏大场面的主题性创作,主题性创作,一般泛指场面宏大,有明确的主题目的,含义相对复杂的作品.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主题性绘画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创作类型和表现手法相对于小品而言,主题性绘画多以深刻的主题思想,动人的艺术形象和扎实的表现功力来对重大的现实题材进行表达.主题性绘画通过新的创作形式来传达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主体思想和对艺术的观点,其艺术魅力,社会功能,研究价值都是具有极高的作用.主题被集中,生动,鲜明的表达出来,不仅展现了人文思想,又与生活联系紧密,突出了现实生活及人文关怀,使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所谓主题性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还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画家的中心思想和主题.中国人物画现代主题性创作作品不但要拥有着良好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而且还拥有很深的社会作用,拥有着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和良好的研究意义.

 

 

 

 

 

其构图严谨饱满,所谓的构图是在形式范围内的,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对眼睛可以看到的事物和形象用平面的空间和形式加以组合和展示,可以很好的展现出主题思想还有画家的丰富的情感,一幅好的画面构图可以良好的增强绘画的视觉的感染力,可以很好的让观众们的视觉器官和情感产生强烈的共识,可以很好的增强作品的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表现能力.主题性中国人物画创作历经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两个重要历史时期,广大画家在领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涌现了许多歌颂党、歌颂工农兵、反映新生活、歌颂新人新事的优秀作品.但是在看似繁荣的背后,近70年来中国人物画家也经历了诸多磨难与考验,主要体现在"文革"期间政治藩篱的突破、80年代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面临着与中国花鸟画和山水画分庭抗礼的尴尬境况,以及逸笔人物画与工笔人物画表现形式之间的挑战等纷繁复杂的创作环境.尽管山重水复前路漫漫,但是仍有一大批人物画家坚守在主题性创作的第一线,张龙(天驰)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他的主题性人物画创作意味着在坚守中突破的双层含义.

 

 

 

 

 

张龙(天驰)主题性作品,无论是把握主题的能力,还是从生活中有感而发的提炼能力,以及画家的综合修养,在他不同时期的创作当中均有充分体现,画家皆善于在主题中表现典型场景及重要事件,充分利用画种之优长,将故事讲得生动感人而具有内涵和意蕴。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画家对主题的消化及再创造,毫无疑问,这是对主题的艺术化提升。这些作品有激情,有温度,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印记。艺术需要吸收、借鉴、传承,从前人经验寻找艺术创作的规律是明智的选择。在主题性创作中,使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与艺术家构思的绘画情节巧妙地结合,保持画种艺术语言的独特性而扬长避短尤为重要,在前人的经验中我们会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张龙(天驰)坚持面向生活,坚持水墨本体语言的探索和研究,以速写入画,强调书意用线,形成了自己生活气息浓厚、构图严谨饱满、造型准确生动、用线灵动飘逸、墨色淋漓透明的水墨人物画风格。由此创作出一系列反映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形象的作品,从而形成了重写实、重表现的独特的形式语言和风格技巧。

 

 

 

 

 

张龙(天驰)的艺术根基是劳动人民的赤子情怀,他的艺术超越了地域和民族,负荷着人类真善美的理想。对于人物画家来说,没有比具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了.他以速写和书法入画,中锋与侧锋的线条自如地游走于宣纸之上,其节奏、力度、厚度、深度充分体现着画家的生命律动。而笔墨语言上的中锋转侧锋,行笔中的提按变化,墨色的浓淡配置、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以及枯笔、飞白的运用,都使画面平添了韵律,跌宕起伏的变化与形式意味,这样处理的结果,自然使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游移于‘物我“之间,并获得了一种若即若离、有意无意的活力与现代气息。从其疏密有致的娴熟的线条中,不仅体现出张龙(天驰)特有的绘画理念,把自己的艺术取向在物我之间,寻找恰到好处的契合点,既不走“物”的极端,也不走“我”的极端,他试图在两者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在“物我”之间,使他的创作领域更为广阔,也使他在艺术上显示出一种游刃有余的自信与自由。一些艺评家如是评价张龙(天驰)作品道:“具体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画家的作品是写实与表现的结合,形象与意象的结合,形与神的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结合,所以,在画家的作品中才流露出不同于一般的生动气韵与勃勃生机……’

张龙(天驰)不愧是时代画卷的讴歌者。(作者:姬姜)

 

 
(文/小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09 08:58:27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84     评论: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arthuajia@163.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