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吕效书,沐寂轩主人,1948年出生于重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受教于李文信、冯建吴诸先生。2005年研修于中国美协山水画首届创作高研班。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各类美术大展中获奖。
挥洒淋漓 匠心深蕴
——山水画大家吕效书
文/孙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著名美术评论家)
蜀中山水多奇境,历代画家大多未曾经历与表现,皆因交通险阻,难以履及。李太白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句子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文人山水画重程式而轻写真,似乎也影响了古代画家探奇写生的兴趣,所以直到近代情况才有改变。众所周知,宾虹老人30年代入蜀,游青城、峨嵋诸胜,启发他画风大变,进入晚年,达到浑厚华滋的高峰。傅抱石先生抗战期间辗转大西南,居蜀多年,成就了他的山水画风。李可染先生同样如此。他们的艺术得蜀中山川之助,终成一代巨擎。可见山川奇境惠及艺术之厚。
在当代山水画里,瑰丽奇伟、烟云变幻的蜀中山川胜境更成为神奇丰富的灵感源泉,吸引着无数画人相望于道。而川渝山水画坛,经过抗战期间名家汇聚交融,近几十年来在出现了陈子庄、冯建吴、李文信等艺术大家之后,更俨然形成华滋丰富、奇幻多彩的川派山水画一脉。值得思量研究,目前有机会看到吕效书的山水画新作,蜀中山川的郁密灵秀、深幽奇奥的境界之美,得到了富有艺术个性的表现。
重庆画家吕效书早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得到冯建吴、李文信诸前辈的亲授,既有深厚扎实的基础,更游学于国内名家之门,开阔了视野,加深了思考,作品面貌具有兼收并蓄、笔墨恣肆、洒脱灵动的个性特点。新时期以来,中国画的发展日趋兴旺,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不但从事绘画的画家规模空前,而且风格面貌以至技法、探索诸方面都在多个层面上大有进展,令人欣喜。中国山水画确乎是很独特的造型艺术,比如,画家们面对山水景观,观察记录,但是完成的作品却不见得是某时某地的真实写照。
石涛名言“搜尽奇峰打草稿”,董其昌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达到“丘壑内营”的境界。所以山水画家笔下流露的其实是他心灵映照下的影像,画家的艺术天分、学养、习性、性格,以及由此形成的品格,无不流露在其笔墨之下。虽然经过百年的“西风”融合,山水画当下已有多种面貌,但传统精神的“意境”、“神韵”、“情趣”、“畅神”仍然是大多数山水画家通过笔墨在追求、探索和享有的心灵境界。
吕效书的山水画动人之处,正是在于画家内在精神的多向表达。在他的笔下,具有表述性的三峡夔门景观,在《天下第一门》的画面上,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令人惊心动魄的突兀神奇、雄险宏伟的美景,得到了深刻细腻、淋漓尽致的描绘,体现了恢宏的时代精神,更表现出画家良好的写景造境的能力和宏大的心胸气魄。
吕效书山水画的另一种面貌则表现了不同的境界。画家并不拘执于具体名山实景的再现,而是把从来亲历观察、记录的山川存留的形象记忆,予以综合、增加、嫁接、裁剪组合成新的画面形象,进而达到心灵创造的主观升华,达到一种更自由、更强烈、更具个性精神的主观境界。这是古代文人山水画家们积累下来的创作和审美经验,近代的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陈子庄正是沿着这样的道路到达艺术的巅峰。
吕效书深谙山水画笔墨境界之道其笔下丘壑跌宕奇崛,草树葱茏,岩壁崚嶒,云烟吞吐,极尽心源通变之能事。能够做到这一点,还要归功于画家之悟性、功力、修养。观吕效书山水,运笔灵动若不经意,而厚重之中不乏空灵,率意为之而巧于收拾。如其作《幽谷六月》,初观气势夺人,浑沦苍茫而墨渖淋漓,审视之则屋宇道路、幽谷桥梁、船泊曲岸,一一可见,可行可居之感油然而生。另如《武隆记游》、《武隆山居》、《乌江农居》诸作,皆作匠心,堪称佳作。玩味吕效书的画境,感到他的艺术丰富缜密处可见李文信先生的踪迹,其笔法灵动厚重、墨采华滋之际颇得宾虹神韵,而作品的现代气息充满个性,足见画家善于学习消化的素养。
辛卯新春喜观吕效书山水精品,更望其艺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则前程正未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