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陆伯平,江苏昆山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墨色交融别样情趣
——记陆伯平的水彩与水墨画艺术
我同伯平在绘画艺术方面有诸多共识,对于艺术审美特征在定位上也相一致。
现今的美术界,艺术观念在不断的拓展,中西融合的思潮层出不穷。画家们从各自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表现语言、多角度地进行艺术探索力求闯出一条有自己艺术面貌的路子来。伯平就是这么一位甘于寂寞,沉迷在江南清雅的水乡生活中。探求自然界赋予的自然之美,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并乐在其中的探索者。
伯平是江苏昆山人,昆山地处上海与苏州之间,属繁华的一个县级市。昆山城北有一古老公园,园内有山有水,玲珑小山石头如玉,故曰“玉山”。山虽小但有灵气,水也不大,小河弯弯绕绕生气盎然。他置身于古木清流之间,或观察、或漫步、或写生作画,这已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他在坚持水彩写生中,渐渐地发现眼前的景物随季节与时间的变换而产生如此丰富的变化。
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言:“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他不仅看山与水四时变化之形色,还感悟到自然界山水高尚之内在神韵。他真切的体会到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渗透着如此崇高的自然之美。他通过深情地观察,坚持对景写生,感觉到是在和大自然对话,随之物我相融时,那"天人合一”的境界油然而生。他开始有意识地将此自然之美移入画幅之中。这也形成了他系列作品《玉山印象》中的一个富有审美价值的要素。
他有坚实的笔墨功底,又善于从实景中强化江南园林别具野趣的韵味。为了更好的表达色彩的变化,他通过油画与色粉笔画等各种色彩性能的艺术实践,逐渐掌握色彩变化的规律而运用于画面。
近年他专注于研究表现莲荷为主题的水墨画。众所周知,历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赏莲荷着魔,有人赞美其清丽雅致的绝世容颜,有人颂其出淤泥而不染的旷达高洁。画界更是喜画莲荷者众。知伯平画莲荷也基于爱其形神之美,倾之于心每每盛夏烈日骑车至“亭林公园”,面对荷塘,观察细究,多角度的画速写,从中进一步探求“夫画者,从于心者也”之境地。他从成千上百的速写稿中抽理出点、线、面的形式美要素,并力求表现出书写性的意趣。他从具象到意象的多年磨炼渐渐形成自己作品的审美特征,也即“速写性的写意”。
速写重于用线,以速写之线引入水彩画面,然后依墨赋彩,呈现淋漓水韵和时间性的色彩作品。他的水墨画更是以线造型,从运线变化中体现笔墨的功力。伯平的水墨画,也因其有水彩画的色性底子,故而画面的墨色层次是独具色韵的。伯平的这批水色淋漓的率性水彩作品和随意变化线色的水墨画,给了我一个惊喜特别是看到他最新创作的一幅,画在对开水彩纸上的《野荷塘》,画面巧妙的留白光色的穿插,线与面交替呼应,画幅透出一层层丰富的墨色层次,令人感到一种审美意识上的满足。
我深深地觉得他是一位对自己家乡的这片热土和一切风物能有如些爱恋和虔诚之心的画家。当可创作令人喜闻乐见的,别样情趣独具地域色彩的画幅来。这是得之于古今文脉和中西艺风交汇的地域之灵气,得之于善思刻苦与勤奋及长年研习笔墨之道的发挥。
我期盼着他继续在水与彩,笔与韵的墨色交融上创出一条新路,开辟有民族气魄和鲜明地域性的富有个性化的,纸本绘画的新途径。是为序。
王维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
2021.7
择一事,贵有恒
——我的莲荷缘
莲荷的形象蕴含着悠久而精深的意涵,清净脱俗、素妙天然的本性,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由此,莲荷一直是人们超凡脱俗、高洁坚韧的精神象征,亦是文人墨客经久不衰的创作母题。我与莲荷相处多年,已成老友,笔下对象也慢慢只有莲荷了。
今以“荷塘记事”为题,并用意象、抽象形式阐述、描绘、比喻风荷、雨荷、残荷。以示对莲荷的认识。
我绘画崇尚“气韵生动”,主张“速写性写意”。近年来对诗性极简、朦胧稀薄的绘画特感兴趣;黑色所独具的抽象性和超越性也很推崇;水墨画的玄理化和禅宗的意味也为吾所爱,故作画尚以水墨为上,造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陆伯平 2019年5月
伯平是我的发小,几十年画画结缘,交往甚密。他一直在家乡发奋成才,开创自身天地。他个性孤傲,凡事认“死理”,有一股独特的韧劲坚守着自己的艺术领地,几十年如一日在公园写生荷花来显现自己的风骨。乃能可贵!
昆山是个“人杰地灵”的县级市,出了不少画画的才子,伯平就是一员长者,也是另类。他较早投身“抽象艺术”的研究。在水彩,水墨中走出了自己的荷花天地,他的荷花是他的人生,是描绘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他用“水、线、气、色”涂鸦出一片他自己的繁花。
査国钧 画家
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