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会俊·艺术简历
1969年,生于山西运城。
1990年,毕业于运城师范学校。
1993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艺术系。
1993年,于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至今。
联展:
2007年,漆画作品《生息》参加第二届全国漆画作品展。
2007年,漆画作品《永远的梦》参加“厦门2007中国漆画展暨厦门国际漆画”邀请展。
《意象心境之一》50cm×60cm 布面丙烯 2020年
生活是“局”(自序)
一切的开始,都不是偶然……
20世纪30年代,姥姥给她的两个女儿起名叫:牡丹和芍药。牡丹嫁人之后,生了四个姑娘,分别叫:青儿、红儿、优儿、慧儿。我就是那个老四慧儿。
人们常说出路、出路,走出去便有了路子。我就是在三岁生日那天,被刚刚失去丈夫的牡丹妈妈,无奈又不舍地送给了她那个只生有三个儿子的姐姐芍药。从此,我便有了一个和姐姐们不一样的“局里局外”人生。
在这个量身定制的“局”里,我多了些委屈,也多了份爱,更多了一个不一样的芍药妈妈。芍药妈妈虽然脾气不大好,但她却很懂得生活……
《意象心境之二》50cm×60cm 布面丙烯 2020年
《意象心境之三》60cm×50cm 布面丙烯 2020年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心灵手巧的芍药妈妈用她珍藏多年的橘红色绣着花的缎面嫁衣,给我改做成过年穿的新衣服,并做了绣花的鞋子,大年初一和小伙伴们一起跑着去邻村看社戏,路上引得无数羡慕的小眼神!心里美滋滋的。
稍大一些,我便骑着自行车带着芍药妈妈,去各个邻村的供销社给我挑选着、扯好看的花布做衣裳。有一次,妈妈和大嫂在缝纫机前用碎布给我缝制书包,我便建议用裁成我名字拼音的花布缝上去,芍药妈妈竟答应了,效果出奇意外的别致。这算是我最早的设计—母女皆欢喜!
《意象心境之四》50cm×60cm 布面丙烯 2020年
《意象心境之五》50cm×60cm 布面丙烯 2020年
还有一次放学回来,看见缝纫机上有扎个半截子的鞋垫。我心血来潮,便好奇的坐上去,伸着够不着踏板的小短腿,兴奋、紧张地开始了平生第一次的缝纫……不成想,手脚无法协调,扎的七扭八歪,乱七八糟。看着被毁了容的、丑陋不堪的鞋垫,我吓得逃之夭夭。没成想,此闹剧非但没有被芍药妈妈训斥,反而被欣喜地鼓励了一番……这些大概就是我接受的最早的开蒙式的美术教育吧……
童年的单纯与琐碎,无始无终,却总是不经意间地想到假如我一直享受和沉醉于这“巢”里的温暖与感动,我的人生也将注定永远的“单纯与琐碎”……
《意象心境之八》60cm×50cm 布面丙烯 2020年
20世纪70年代末,牡丹妈妈家的哥哥姐姐们通过艰辛努力,一个个考上了大学,家境也随之好转。牡丹妈妈每次来,烧火做饭间总不忘拉着我的手,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改变命运。
转眼,初中毕业的我考上运城师范学校。在学校的美术课外活动小组,我开始接触并学习绘画。1989年师范毕业前夕,在同学们都安分守己的实习阶段,我混在一个老师的美术高考培训班里,正式地开始学习素描头像、人物速写,色彩静物等……虽然一天只能吃一根麻花,喝一碗菜汤,心里还是喜欢和充实的。
《意象风景之一》60cm×50cm 布面丙烯 2019年
大概机会总是给想要破“局”的人准备的吧。三个月之后的1990年夏,在我师范毕业之际,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山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成立,我积极准备,刻苦迎战,排除万难,争取到了选拔考试的资格赛中。随后,以全省中幼师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非常有幸的是,在大学里我遇到了一批胸怀大爱的好老师:张德录、忻东旺、李晓庵、范晓杰、金小民、石磊……谆谆师恩,难以言表!没有这些恩师的“外力”,我是不可能有破“局”的勇气与坚持的。
《意象风景之四》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9年
《意象风景之五》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9年
努力、刻苦、毕业、就业……修身、齐家、教书、育人。此外,我没有与任何人存在名誉、地位上的竞争,旁人也不视我为威胁。有好友劝我要“如何如何,便可以怎样怎样”,我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虽有熙熙攘攘的外部世界,但我更喜欢那种“云不起,尘烟也起,到了饭茶时候,也是一样的好。”
不知道我在别人眼里是个什么人,也从来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感恩这个兼容并包的社会,允许我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很多的东西,刚刚接触的时候,觉得挺深奥的,读多了还是有很多破绽,喜欢一个又丢掉一个,这样贪多又批评严苛,实在是讨人嫌……
《意象风景之九》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9年
《意象风景之十》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9年
一个农村女孩能与艺术结缘,并不纯属命运,还有得之多于常人几倍的爱的滋养。
生活与大自然给予每一个人,平等享受艺术的权利。而艺术又是心灵的产物,是一种个人和世界的对话方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感恩学校和学生让我的爱有回馈的出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读书、行路、阅人、与高人为伍……
教学之余,透过绘画,我用自己的方式,对生命的理解和渴望做了注解——发现、感知、表达、表现,乐此不疲。
看那深山幽谷中飘逸着湿润的露气,哀怜的野草,濡湿的花瓣……淡淡的墨色中透出些许忧愁和伤感。一花一木,一山一石,历历分明,却又如烟如雾,气脉流贯,憧憬的烟云仿佛掠过心间。
《意象人物之一》60cm×5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看那屋内弥漫着的柔和的光,那暖暖的气息使紧张疲惫的心松弛了,有一种活着的感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眼前的一幅幅画作,让我深切感悟到,真实永远隐显于实存与虚无之间,笔墨背后所承载的是精神家园。这是本源!
渐渐地,在具象与抽象、可见与不可见、隐与显之间,物象交叉叠合,互相牵引,重叠推进。笔下的人物、器物和景物,错落多维而交织贯通的视觉结构,构成我精神栖居与思维穿行的独特空间。现代与传统,写实与抽象,艺术精神与表现形式,画面肌理与笔触,我以独立不倚的眼光从自然风景的天真与纯净里提纯着属于自己的艺术。
《意象人物之四》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意象人物之五》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20世纪初,西画进入中国。从林风眠到吴冠中,大师们都在探索如何集东西方艺术之所长,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写意油画就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现象。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画面?为此,我作了反复的实验和探索,欲把中国绘画传统中的“写意”笔调和油画的造型语言结合起来,欲在色层的厚薄对比、色彩的冷暖相间和线条的穿插组织中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然而谈何容易!有幸的是它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种习惯,深入骨髓,抹之其难!人生苦短,且行且论。
《意象人物之十》60cm×5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意象南国之一》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6年
寻寻觅觅许久,近些年才恍然,顿觉一笔下去可以见笔、见形又见色。精微之处可精雕细刻,概括之处可泼洒挥挥,急缓张弛,疏朗惯畅,呈现在面前的是一片起伏波动、延绵不绝的色彩海洋。
我控制着情绪,控制着意识,控制着整个作画的过程,控制着画面的造型色彩,完成后画面浑然一体。像是刚刚指挥过一场的音乐会般淋漓尽致,浓烈的情感与柔美的诗意和谐统一……
《意象南国之二》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6年
《意象南国之十》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6年
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若干个年头,草长满了,我已经看不清来时的路……当一个人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精神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一个一点一点走出“局”的、真正的自己。总归,媒材是西方的,表达的精神是东方的,写意的。
感恩我们这个美好的时代,“局”外的世界每天都有太多太好的事物吸引着我,感染着我……漂亮的古书装帧、精美的信笺、古老的瓷器、绘画、书法和一切未受现代影响的古玩、图章,以及—饮食、房屋、花园、上等的酒和美妙的音乐。还有那些先贤圣哲们。当然还有我的知己们。
《意象北国之二》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7年
《意象北国之九》50cm×60cm 布面丙烯 2017年
2012年秋,百年老校搬离市区。在空旷的郊区,往昔不甚亲密的同事,来来往往间便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八人组成的“八宝粥”应运而生,根据自身特点起了各自相应的名字:小米、红枣、大米、黑米、江米、莲子、红豆、桂圆,自然而亲切。从此,伴着阵阵的笑声,茶香弥漫在手掌和唇齿间,艺术、文学、历史、教研随时随地填满了记忆的缝隙。“八宝粥”的伙伴们常常围炉夜话到深夜,大家意兴阑珊,慵懒地品着茶,仿佛有一种连结能力,连结着围它而坐的人,也连结着眼下和往昔。讲着温暖的话,做着不是什么刻骨铭心的事,却可以让我们有走过世界的温暖,说话也开始有一搭没一搭时。突然有那么一瞬间,想起某件许久未忆起的往事,虽然稀松平常,却让你一下子心明眼亮,生出新的况味。外面的世界,无论怎样的天寒地冻、波起云涌,在这围炉的一隅,那些司空见惯的衣食住用、柴米油盐,都变得别有韵致。
哪怕几个人默默不语,哪怕一个人静静读书,也可以在安然的心境里,听得见心底的声音,为灵魂增添温度,因破“局”而相互成就。
2020年冬月会俊写于元素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