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大家艺闻 » 正文

推荐著名画家王德舜、魏鸿蕴——佳节赏佳作


 

人民画家网

 

微信图片_20220409153949

艺术简介

王德舜:194112月生于南京市溧水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会研究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南京颜真卿书画院顾问,江苏省世博诗书画院副院长,南京雕塑壁画研究会副会长,南京电子职工大学美术专业教授。原南京市鼓楼区美协主席。

画家中西兼长,工写俱佳。工笔画既富有传统底蕴,又富有创造性,自八十年代就开始探索工笔画的创新之路,注意工笔画的写意精神,既写心,写意,写情,把中国的哲学、诗词、美学等元素彰显出来,探索工笔画的创新之路,把装饰美与意境美合为一体,将工与写、泼墨、泼彩、窑变吸取到工笔之中。给人一种奇幻之感,形成独特风格。写意画尤擅骏马、人物、放笔痛快淋漓,形神兼备,韵味超然。

魏鸿蕴:194312月生于黑龙江省同江市,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哈师大艺术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世博诗书画院顾问,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工笔画兼有北方的凝重和南方的清秀,富有形式美和意境美,极具装饰性,给人一种清新、奇幻之感、别具风格。擅长写意牡丹,涉笔成趣,笔墨俱佳,高雅生动。

他们的作品在江苏、安徽、天津、黑龙江等十几家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工笔年画、连环画、中国画、油画、宣传画《王德舜魏鸿蕴画选》《王德舜魏鸿蕴画集》《王德舜魏鸿蕴作品——工笔画》《王德舜魏鸿蕴作品——写意画》《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赏析——王德舜魏鸿蕴工笔画作品》《中国花鸟画——工笔牡丹》《工笔系列——牡丹要诀》《牡丹白描》《牡丹画谱》《养心斋速成画谱:工笔牡丹、工笔荷花、工笔菊花、工笔茶花》等教材。93年在江苏省美术馆、98年在天津美术馆、2019在天津西洋美术馆分别举办《王德舜魏鸿蕴画展》和多地举办王德舜魏鸿蕴小型作品展及联展。《鸭洗图》参加1993年中国画大展;《采莲图》1998年全国第四届工笔画大展;《月是故乡明》1999年庆中国澳门回归全国书画展;《神州春晓》2000年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绿色摇篮》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飞天梦圆》2006年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

王德舜多篇论文发表在《美术》《国画家》等专业杂志上。

作品多次参加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展览并获奖,作品入编多部画册及被收藏,个人传略被编入多部名家辞典。

 

《梦圆飞天》

《梦圆飞天》

 

装饰与意境的和谐融合

——王德舜、魏鸿蕴的工笔画形态特色

马鸿增/

 

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坛上,王德舜,魏鸿蕴伉俪的创作以装饰美与意境美融为一体而别具一格。

诚然,装饰美本是传统工笔画技法的固有因素,从线条的组合到色彩的搭配,无不会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但我们发现当今有些工笔画存在两种倾向,或一味追求逼真效果而缺乏装饰意趣和情感内涵或过度追求装饰性而缺乏意象处理和意境情韵,王、魏独具慧识敢走险路,勇于探索,不仅把装饰美因素发挥到极致,而且构建出“以意为上,以诗为魂”的高品格,高境界,这是一种难得的突破。

 

《携手抗疾》

《携手抗疾》

 

审视他们的艺术重路,我觉得画家实现这一突破的缘由来自三方面。

其一,源于大自然的深入感悟:

在云南西双版纳亚热带雨林中,他们发现,一片片硕大的绿叶,一朵朵不认识的花卉,一只只“奇装异服”的飞鸟。都在顽强地展示着自然界的装饰美,似乎倾吐着童话般的幻想,用这种眼光去看外界,装饰美几乎无所不在。他们悟出,自然界的自然美和装饰美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这一发现,给了他们巨大的创作冲动,开拓了造装饰美的思维空间。

 

《丝路狂欢》

《丝路狂欢》

 

其二,源于对学术研究的重视和理论思考

王德舜手中有两管笔,一管作画,一管撰义,双管齐下,互为动力。他批驳过反传统的“废纸论”,论述过中国画的文化品格,评论过工笔花鸟画大师陈之佛,其见解表明他对中国画精髓有深刻理解。他的创见,尤其表现在对敦煌壁画中黑色飞天,黑色菩萨的独特解读,认为并非年久变色,而是原本有意识的艺术创造,黑白倒用,阴阳对比的装饰性处理,更能产生宗教的神秘感。他还专文论述清代龚贤山水画从意象写实性到意象装饰的独特创造,有理有据,我想,正是不懈的理论思考,反转过来影响甚至指导着他们的艺术创作。

 

《雨林恋歌》

《雨林恋歌》

 

其三,源于艺术形式语言的广泛涉猎和融会贯通。

他们中,西绘画兼长,工笔。写意俱佳,在壁画,年画,连环画设计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因而他们在进行工笔花鸟,人物创作中,能够根据立意需要,随机调用多种表现技法,特别从图案和装饰构成等姐妹艺术中吸取养分,诸如均衡,对称、向心、离心、旋转、并置,重叠等手法的巧妙借鉴。如此,既拓展了工笔画的形式美,也拓展了意境美。

具体说来,王德舜、魏鸿蕴的工笔画形态有如下特色:首先,以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创造富于宏大的精神内涵的装饰性的“大美”境界。

 

《日月精华》

《日月精华》

 

“大美”是儒、道两家共同向往的审美理想。儒家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强调人格精神道德的伟大,以严肃刚正为特色。道家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则涵括了整个宇宙人生,以奔放豪迈为特色,两者都讲博大宏深之美。显然,王,魏对“大美境界是所有追求的,人物画《梦圆飞天》,花鸟画《归》《日月精华》是此类作品的代表。《梦圆飞天》采取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将航天英雄置身于惊喜环飞的飞天女神之中,犹如萦绕着神奇的光环,英雄的写实造型与飞天背景的装饰性融为为一体,组成奇幻的太空景象,恰好与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壮举相契合。

 

《归》

《归》

 

《归》以象征性手法讴歌香港回归,一轮皓月从海面腾起,九只神圣洁白的天鹅展翅归来。对称的构图,湛蓝的色调更显出庄重的历史意蕴,《日月精华》则以盛开的“国花”牡丹为中心,运用夸张想象、营造出天宇玄黄,日月交辉的神圣气氛,乃是民族繁荣昌盛,富贵吉祥的精神象征。这些作品对“大美”境界的创造,满溢着刚正而又豪放的激情。融洽着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品格。是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创新。”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特色之二,以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创造富于抒情诗性的装饰性的生命境界。

天,地、人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三者和谐统一,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核心,美在和谐。在主观的交融,也即是人生和自然生命的交融。王、魏在发现自然装饰美的同时,也发现了蕴涵于其中的自然生命的情趣、意境、神韵和诗意,他们和人的感情世界息息相通,这使他们情动于中,由此而要尽力表现出此中生命境界。人物画《春江花月夜》对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篇做了新的诠释,以江南风情人物画的形式,六位美女成凭栏赏荷。或水樹奏乐,或临窗梳妆,分隔并置的空间处理,在迷茫的月色中融为一体。打造出梦幻般的恬静幽美。这是生命、爱情之歌,也是人生哲理之吟思。这在花鸟画作品中表达得更为充分。《雨林恋歌》将芭蕉,棕榈,剑麻,龟背竹的叶片重叠组合,构成奇妙的图案排列:深底色上,白孔雀的头部与放射性的粽叶相合,产生‘孔雀王子’的神话感。

 

《守护》

《守护》

 

《探》特写巨大蕨叶,其间一只小山雀忘情地向下探望,有如天真而调皮的孩子。《不信春风唤不回》好似一首包含哲理的小诗,冰雪尚未消融的早春,一只松鸡展翅啼唤于雪坡上,向人们传递着春之信息。即使是画常见的荷花题材、他们也别出心裁完全跳出传统图式和笔墨样式,以重叠、向心、并置等多种装饰手法,传播国学之魂。王莲的泱泱天姿,令箭荷花的良宵流莹,雨后睡莲的冰清玉洁,还有“翠袖联袂护阿娇”的诗情,“落花时节又逢君”的醉意、都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华夏魂》

《华夏魂》

 

特色之三,以兼收并蓄的心态,创造以装饰美为主体的个性化语言形态。

他们强调装饰美,但并不单调划一,也远离平板呆滞,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和能力。古今中外,凡可为己所用者,均予以吸收融化,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传统工笔画的勾线法,渲染法、陈之佛开创的水渍法、西画的背景法、大写意画中的泼彩、泼墨、碰水法、磨漆画的色彩肌理、瓷艺窑变的斑斓滋润…都取而为己所用,使他们工笔画的装饰风味更为丰富多彩,乃至产生了更加新颖的工笔形态。王德舜、魏鸿蕴几十年探索耕耘,结出了丰硕的工笔画独特成果,特为文推荐。

马鸿增:原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原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绿色摇篮》

《绿色摇篮》

 

《女子柔道图》

《女子柔道图》

 

《姑苏春》

《姑苏春》

 

《氤氲江南》

《氤氲江南》

 

《鸭洗图》

《鸭洗图》

 

《一帘幽香》

《一帘幽香》

 

《锦绣春光》

《锦绣春光》

 

《巡猎图》

《巡猎图》

 

《春晖》

《春晖》

 

《抚琴图》

《抚琴图》

 

《高原神鹰》

《高原神鹰》

 

微信图片_20220117150058

 

《奋进图》

《奋进图》

 
(文/小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6 16:59:45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6729     评论: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arthuajia@163.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