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锡良,男,原籍安徽省黟县,1922年2月出生于景德镇。中国首席工艺美术大师(1979年第一届当选)、中国瓷坛泰斗.其幼年家境贫寒,12岁辍学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学绘瓷画。1952年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2年后转入景德镇工艺社,随后进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王锡良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景德镇市首位获此殊荣者。1987年被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院长。其先后任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景德镇市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务委员。中国陶瓷美术馆名誉馆长、昌南书画院名誉馆长。[2]2013年8月24日,王锡良作品在石家庄市博物馆展出。2012年7月24日,中国陶瓷美术艺术类荣誉与职称高级人才为庆祝第四届中国陶瓷美术艺术类荣誉与职称高级人才颁证仪式、中华瓷艺六法、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培训班、中国陶瓷元素代码认号编制启动等多项文化艺术活动在天鹅湖宾馆举行。景德镇陶瓷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接受和通过了提名、酝酿,当代第一位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资格认证。当主席团成员、著名诗人,中国陶瓷美术认证专家将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证书颁发给陶瓷世家代表王璜先生时,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王锡良先生身体力行,学习进步的大师风范,让陶瓷美术广大同仁备受鼓舞。

    居住地区
    江西/景德镇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雷震(1914.6—1990.12)别名绿野,江西临川人。擅长美术理论。1939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图案系。历任国立艺专助教,南昌师范学校副校长,江西文艺学院美术系主任,江西文艺学校副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副主席、顾问。编著有《江西古典戏曲脸谱选集》、《敦煌艺术及其历史背景》等。

    居住地区
    江西/南昌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余塞(1919.1—已故)别名任重,江西进贤人。擅长工艺美术。1941年毕业于国立艺专。历任江西省陶业专科学校、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副主席、顾问。作品有《崖洛》。编著有《基础图案学》等。

    居住地区
    江西/南昌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笔名谷雨、施工。浙江省东阳县人。一九四三年进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二年后转入国立杭州艺专,一九四八年毕业。一九四五年曾在杭州举办父子彩墨画展。后专攻工艺美术,对建筑艺术亦有一定研究。一九五o年初进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后调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江西省电影制片厂、江西省文艺学院、江西省第二轻工业厅等单位任美术设计师、教授等职,负责过不少影片美术布景设计,以及大型展览会的总体设计。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师、江西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江西文艺学院副教授、美术系副主任。作品有《翠冈红旗》、《金银滩》美术设计等。此外,在工艺品造型设计、商品装潢设计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出版有梁祝舞台设计画册以及论文多篇。

    居住地区
    江西/南昌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从一九零七年来到景德镇至一九六八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创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因工场倒闭,流浪街头,靠画鸟食罐为生。后受聘于陶瓷名家吴霭生制作仿古瓷,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打下了基础。吴病逝后,他摆脱仿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画的技法绘制青花,创造性地运用“铁线描”的笔法,创造出大方、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陈规陋习,在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抗战以后,瓷业萧条,他只得舍青花而从事釉上彩装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王步得以重新从事青花技艺,新的作品陆续出现。在传统技法上,他吸取国画泼墨方式,并发明了一种画上去会流动也会顿住的色料,使作品色泽鲜润发光,画面格外活泼而自然流畅。此外,他的青花斗彩、青花堆花等装饰技巧也同样引人注目。从1907年到景德镇,至1968年病逝,从事陶瓷青花艺术创作60余年,生平所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等瓷作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享有"青花大王"之称。其作品画意浑厚、清新、简洁、淳雅,运笔自如、流畅,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其主要作品有青花番里红“葡萄”纹盘、“荷塘清翠”瓷板及“牵牛花”扁方瓶;青花“双鲇”瓷板、“虾月”瓷板、“菜蔬”四方箭筒,“白菜萝卜”瓷板,“松石芝梅”图小罐等。[1]王步于一八九八年出生于景德镇。其父名秀春,为清朝同治、光绪间优秀青花画手。在父亲的薰陶下,从小喜爱绘事,但至父亲逝世,只得随寡母返回丰城长湖老家并上私塾三年。一九零七年,王时年九岁,在亲友的帮助下只身来到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从许学徒五年。至一九一二年徒满出师对所在工场倒闭,王只得靠画鸟食罐为生。鸟食罐虽为蕞尔小物,但王酷爱艺术、刻意求精,很得顾主赏识,不久,陶瓷名家吴霭生便发现了他的艺术才能,于一九一九年聘王入瓷业美术社担任仿古瓷的制作,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九二六年吴霭生病逝,王始摆脱仿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画的若干技法绘制青花,制作出大方、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繁琐陋习,在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直至解放前夕,瓷业萧条,青花瓷器产量尤少,王只得终止探索,改弦易辙,舍青花而从事釉上粉彩装饰,这一期间的彩绘多作人物、山水、丛菊。建国后,景德镇瓷业得以恢复发展,在党的关怀与鼓励下,一九五三年,他又振作精神从事阔别已久的青花艺术。一九五四年入陶研所。从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八年逝世以前,是他的艺术成熟期,在这一期间,为中德、中保等国际技术合作,提供了有关釉下彩绘的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他有巨型作品如高2·06米的万件瓶、三尺瓷板,亦有小巧精致的日用茶杯与碗盘。这些作品有人民大会堂的陈设瓷,亦有劳动人民喜爱的渣胎碗。其画意浑厚、茂朴、清新、遒劲,既有新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获得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有的在日本与苏联印成精美的图片,有的为上海等博物馆以及西德、日本的鉴赏家所珍藏。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镇市民间民俗文化协会、景德镇市民族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中心报江西省艺术工作委员会审核,提交中国陶瓷美术荣誉与职称颁证仪式酝酿,经得近百名中国陶瓷美术高级人才、大师、教授、新闻媒体代表意见,由正式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追忆其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王晚年十分讲究青料与瓷釉的色泽,他所使用的青料多由自己配制,一般来说,青中微带蓝黑,给人以庄重、浑厚、宁静之感。他的青花瓷忌用纯百釉,而常用一种白里泛青光亮度较弱的釉子,他认为这种釉比纯白釉和古代的重石灰釉含蓄,与青花结合有温厚的效果而无浮滑之感。除此之外,他选用与青花相斗的釉下彩料时,也不用铬绿、锰红,而喜欢选用釉里红与龙泉青釉及淡紫金釉。由于使用这些材料绘制,他的作品常常获得浑厚的艺术效果。注重造型与装饰的结合王的青花极为注意装饰与器型的统一关系,如一九六五年赴日展青花釉红扁方瓶,以牵牛花为装饰题材,纹饰随器型旋转而变化。所画鲇鱼、双鸭大盘,均随器型用半刀泥刻成水波纹,即使青花形象突出又与微微下凹的盘面极为一致,独具匠心。独特的用笔与用料国画上的渲染在青花上叫作“分水”,用青料在泥坯上分水与宣纸上泼墨作画不同,纸上作画当即可见效果,而青花“分水”当时只是黑压压的一片,只有在烧成之后才能见到效果。王步的大片分水(面积大的一尺余),从浓到淡一气呵成,料分五色,浑然一体,除“分水”之外,以线为骨,生平好用铁线描与折芦描,用笔圆润苍劲,其线条有如惊蛇走龙,疾驰于淋漓苍润的云水之中(分水)。王步除辛勤劳动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陶瓷遗产之外,其正直、朴素、不依附权贵的品格也为人景仰。他在旧社会曾拒绝给封建官僚画题材庸俗的作品,甘心贫穷失业。解放后辛勤劳动,为党为人民创作过无数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在去世前几年,在探求艺术瓷创新的同时,还希望普通的劳动人民也能使用他的青花,还画了许多民间用瓷的渣胎碗装饰纹样。足见他的艺术和劳动人民息息相关。青花是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高温釉下彩瓷,它成熟于元朝,发展于明、清,是中国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产品,在陶瓷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晚清开始,由于固守传统缺乏创新,加之粉彩瓷的冲击等诸多因素,青花瓷曾一度凌夷,几乎凋败。二十世纪初、中期,有一位青花艺人以执着的精神,数十年致力于青花艺术创新,使古老的青花瓷重新焕发出青春,他就是被人们尊称为“青花大王”的王步。建国后,王步的青花艺术进入了鼎盛期。他于1954年到陶瓷研究所工作,此后十余年他的青花绘画艺术日臻完美,达到炉火纯青程度。他所绘制的青花,门类齐全,风格各异,既有两米多高的大型花瓶,也有拇指般大小的瓷罐;既有高雅贵重的陈列瓷,也有大众喜爱的日用瓷。他的作品具有构图新颖、层次分明、色调浑厚、笔力刚劲、画意生动的特色,在构图上往往摒除一切非必要的配景,画面极为简炼而富有装饰性。尤其是他独创的青花大写意技法,大胆地将国画泼墨手法运用在青花绘画上,为此他专门发明了一种既会流动也能顿住的色料,创作时他先用大号分水笔甚至用汤匙将青花色料涂浇在坯胎上,然后再勾勒线条,使线条和渲染浑为一体,产生了很好的笔墨效果。解放后王步的代表作有:《青花釉里红葡萄纹盘》、《青花釉里红荷塘清翠图瓷板》、《青花釉里红牵牛花纹扁方瓶》、《青花双鲇图瓷板》、《青花蔬果纹四方瓶》、《青花松石梅图罐》等。王步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多年,所创作的各类瓷器作品数以万计。王步的艺术创新和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对新中国青花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得到普遍的喜爱,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所珍藏,并在国内外书刊上广为发表,成为青花瓷经典。

    居住地区
    江西/景德镇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刘雨岑(1904年一1969年),男,原名“玉成”,后改“雨岑”、“雨诚”,斋名“觉庵”,别号“澹湖鱼”,安徽太平人,珠山八友瓷板画大师之一,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世居江西省波阳县。一九二三年毕业於江西陶业学校,后至景德镇从事陶瓷艺术创作活动。1969年于批斗中精神失常、脑溢血突发辞世,时年65岁。曾用玉成、雨城等名。别号澹湖渔,六旬后号巧翁。斋名觉盒、饮冰。祖籍安徽省太平县甘棠镇大桥刘村,出生于江西省鄱阳县。因太平军与清军在安徽激战,祖父辈从安徽省太平县逃难到江西,其父刘海清出生在鄱阳,是一个以打造铜器为生的铜匠。在鄱阳县城,年幼的刘雨岑受邻近一家裱画店的影响,从观画到习画,遂拜波阳知名画家潘勾字(一说为潘陶宇)学艺,还念了几年私塾,l918年改填波阳籍,考入饶州江西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该校非江西籍人不收)。擅长陶瓷粉彩花鸟。早年受华喦的绘画艺术影响,中年深得任伯年、新罗山人的绘画艺术精髓,逐形成清新雅丽的绘画风格。1921年毕业后,继续师从潘勾宇先生学习中国画,为其后到景德镇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他40余年的陶瓷艺术生涯。1922年刘雨岑离波阳到景德镇发展,结识了陶瓷世家朱受之的女儿朱秋霞并与之结婚。秋霞女士自幼从父学画瓷像,与刘雨岑婚后亦绘瓷像,渐在刘雨岑指导下改画花鸟走兽等瓷艺作品。刘雨岑岳父朱受之,与当时景德镇绘瓷大家王琦交往甚密,王琦对崭露头角又谦虚好学的刘雨岑十分欣赏,自己膝下无儿,遂将刘雨岑收为义子,这就是“珠山八友”中传为佳话的“父子一对”。在此前后,刘雨岑还协助王琦创立“瓷业美术研究社”和“月圆会”。建国前,刘雨岑先后在“浮梁县立陶业学校”、“珠山国瓷艺专”、“东方艺专”等校任教,教授中国画和陶瓷艺术。其培养的王恩怀、徐亚凤、詹铁成等众多弟子,大多数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才。对景德镇的艺术青年,他亦关怀备至。刘雨岑陶瓷花卉的小写意画法,影响了一代代艺术青年。当今景德镇陶瓷人物画大师级的画家王隆夫,曾慕名向刘雨岑学花鸟,刘雨岑亦不吝赐教,除夕夜摆开桌子,即席教画花鸟,以后常教画不辍,这对年龄相隔30余岁的艺术家终成忘年交。刘雨岑对所有的艺术青年皆关爱有加,对年轻人尚不成熟的作品,他总是先多方热情鼓励,再指出不足。刘雨岑在长期的花鸟画创作艺术生涯中,注重体验生活。为观察花鸟虫鱼的习性与动态,在宿舍门前设花坛种牡丹,庭院中养八哥、金鱼,同时还注重在文学、诗词、书法等方面的修养。他一生写了不少诗词,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还天天习写“石鼓”等碑帖,作扎实的基本功练习。他年轻时代的陶瓷艺术作品极其工细,以工笔手法绘出的《雄鸡》《蝉》等花鸟草虫类瓷板画,画工精美,栩栩如生。中年以后学习吸收恽南田、任伯年等国画家没骨法兼工带写的技艺,所绘花鸟布局简洁,设色清雅,甜润华滋。香港艺术馆馆长朱锦鸾先生曾撰文评价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为“简洁利落,令人难忘”。刘雨岑瓷板画受潘勾宇的影响颇深,二者同属南宋花鸟画中“折枝技法”,皆善于“捕捉自然界里永恒的一刹那时空,把真、善、美凝结成画”。1954年,刘雨岑就职于“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的前身——“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担任艺术室副主任,曾赴北京参加首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大会,赴名山大川及全国各产瓷区和博物馆参观、考察、写生,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襟,并获得与潘天寿、傅抱石、关山月等大师切磋技艺的机会。林风眠、唐云、朱屺赡、王个蓉等大家,应邀来景德镇时特拜会刘雨岑。刘雨岑与潘天寿堪称莫逆之交,两人书信往还甚密。为表达对潘天寿的敬慕之情,刘雨岑令善绘瓷像的夫人朱秋霞,亲手绘潘天寿瓷板像赠送作纪念,潘天寿亦对刘雨岑之子刘平报考浙江美术学院多方予以指导和帮助。与艺术大师们的接触、交往,使他的创作热情高涨,技艺日臻纯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刘雨岑艺术上的高峰期,他设计出的数十种日用瓷画面,被大量复制生产;绘制的陈设瓷作品,屡屡被《景德镇瓷器选集》、《中国陶瓷·景德镇彩绘瓷器》(中日合刊)等大型画册和全国多种报刊选载。1959年,刘雨岑荣膺陶瓷美术家称号并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副主席,景德镇陶瓷美协主席,江西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特邀委员,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他在60岁生日时,取号巧翁,希望能活过77岁,再图技艺变法,为陶瓷事业作出更多贡献。可惜这耿耿痴心,毁于文化大革命那场灾难中。1969年,刘雨岑于批斗中精神失常、脑溢血突发辞世,时年65岁。

    居住地区
    江西/上饶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曾龙升,字龙生,江西省丰城县人,生于l901年,卒于1964年,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的雕塑名家。曾拜游长子为师,曾氏出生于木刻之家,其父及几位兄长均从事木刻、油漆工作,因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爱上了立体雕刻这门艺术。14岁时由叔父带到景德镇,在制瓷作坊学习陶瓷雕塑。由于他学习勤奋,技术进步很快,早年创作的《西藏佛》、《十八罗汉》、《济公》等作品,深受人们青睐。尤其是他创作的《孙中山》瓷像,更是生动逼真,该作品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建国后,他的创作热情更旺,l959年他创作的《天女散花》、《汤显祖》、《文天样》、《王羲之》、《屈原》、《陶渊明》等一批瓷雕被选往北京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其中尤以《天女散花》塑得最佳,他匠心独运,让天女站在随花飘逸的花篮上将千万朵鲜花散往人间,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给人以许多美好而幸福的联想。他运用捏、缕、锒、塑综合技法制成的瓷质。《仙鹤雕塑瓷》:仙鹤是丹顶鹤,古人以它为仙禽,称它为仙鹤。仙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仙鹤4月初开始择偶。每天清晨或傍晚,人们常能听到它们发出的求偶声,叫声频繁响亮,可传二三千米远。在选择终生伴侣时,雄鹤主动求爱,引颈耸翅,总是“嗝——嗝”叫个不停;雌鹤则翩翩起舞,报以“嗝啊——嗝啊”的回答。双方对歌对舞,你来我往,一旦婚配成对,就偕老至终,是鸟中的好夫妻,是情中的忠贞鸟。该作品生动逼真、寓意吉祥吉利。是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传统吉祥吉利鸟,仙鹤象征着幸福美满!仙鹤象征着吉祥如意!仙鹤象征着爱情忠贞!仙鹤象征着生命长寿!该作品在世界艺术博览中心:世界陶瓷艺术博览会上荣获“世界雕塑瓷金奖”。该作品现珍藏在:世界收藏家协会。他的《年年有鱼雕塑瓷》:年年有鱼是“年年有余”的谐音。该作品生动逼真、寓意吉庆,是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吉言作品之一,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了鱼趣,鱼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吉祥、带来了美好的祝愿,鱼代表生活富足,年年都有多余的财富。该作品在世界艺术博览中心:世界陶瓷艺术博览会上荣获“中国雕塑瓷金奖”。该作品现珍藏在:世界古玩城国际集团。《大龙船》,更是盖世之作。龙船长120厘米,宽30厘米,高56厘米。船上塑制了150多个现代各族人民的形象,人物虽高不过2.3厘米,却眉目清晰,各显风姿。《大龙船》问世后,不仅轰动了整个瓷坛,而且震惊了国内外,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称赞。《大龙船》作为我国的国宝之一,现陈列在景德镇陶瓷馆内。1960年田汉到景德镇观看了曾的作品后,挥笔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赞诗,诗曰:“禹鼎凌烟笔意殊,曾家绝技蜚瓷都”。1959年曾龙升被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景德镇美协主席等职。1960年田汉到景德镇观看了曾的作品后,挥笔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赞诗,诗曰:“禹鼎凌烟笔意殊,曾家绝技蜚瓷都”。1959年曾龙升被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景德镇美协主席等职。

    居住地区
    江西/景德镇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87条/9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