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江苏省南京市人。著名国画画家。在漫画、儿童读物画、国画均有显著成绩,获1992年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十年代以漫画见称,多年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六十年代醉心于中国戏曲,遂以中国画形式描绘戏曲人物,笔墨简练洒脱,形象生动传神,情趣妙生,耐人寻味。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由北京、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出版个人画册,近年来又出版了《画戏话戏》、《画碟余墨》、《马得水墨小品》等,获国务院专家待遇,获漫画“金猴奖”,1993年在江苏省国画院离休。1999年出版个人大型画册。2007年因病去世。高马得以画戏曲人物闻名,他把漫画艺术表现上的夸张特点和中国画技巧结合起来,并借鉴了中国京剧艺术的程式,随意点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所绘人物以生动多趣见长。形神兼备,雅俗共赏。高马得的人物画最近几年在海外比较受收藏家喜爱,画廊展售的比较多,另有许多作品参加国际拍卖。台湾的艺术市场更是欢迎高马得作品,但在北京的画廊则较少看到他的作品。他的人物册、扇、卷等形式的作品主要由香港拍卖行来拍卖,香港的其他几家拍卖行则很少拍卖。拍卖的价格还不算高。编辑本段2.生平1917年1月生于江西省赣州市。1926年入天津抉轮小学和抉轮中学。1943年进天津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渔捞专业学习,后患病,病中自学美术,奠定了后来从事专业的基础。1942年至1944年,高马得任贵州省贵阳市民营《国民画报》主编。1945年加入中华全国漫画作家抗敌协会,作品在重庆参加争民主反独裁反内战漫画展,在延安参加延安、重庆木刻、漫画联展。其间,曾受到叶浅予、张光宇、廖冰兄的艺术指导。1946年成为全国漫画作家协会会员。同年起先后任重庆《商务日报》星期漫画版主编、南京民营《新国民画报》主编、南京民营《江南晚报》漫画专栏编辑。1951年任上海《漫画》月刊编委。在漫画、儿童读物画、国画均有显著成绩,获1992年国务院特殊津贴。漫画创作在四十年代即见知艺坛,在贵阳自立办《国民画报》宣传,在重庆,主编《商务日报》星期漫画版,在《新民报》,在上海《大公报》主编漫画版,任《漫画日刊》编委,拙作《张果老倒骑驴,向着尼主走,背着尼主行》入选当代《漫画家辞典》。1951年起,高马得的漫画、人物画极受大众欢迎,成为雅俗公赏的艺术精品。1978年,《三打白骨精》彩墨连环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中心ACCD(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儿童读物插图评奖会上获儿童读画物首画奖并出版。日本出版的《获奖作品集》收其八幅作品。《三借芭蕉扇》彩墨连环画在江苏省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会(1957-1979)上获一等奖并出版。《鬼趣图》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漫画展,选入《东风压倒西风》漫画集。其后又出版有彩墨组画《十五贯》。彩墨连环画《宝葫芦》《三借芭蕉扇》《东郭先生》《牛郎织女》《蛐蛐》由外文出版社以美、法、德、日文出版。五十年代创作的具有民族作风的漫画作品,如《鬼趣图》、《郭列仙酒粹》、《民间卦签》等多组作品,获93年漫画“金猴奖”。高马得除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外,还出版多册戏曲人物画专集,1984年在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1987年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在香港集古斋,1990年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在台湾,1993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画戏话戏》内作品被选入当代中国杂文鉴赏辞典,199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当代著名漫画家杂文家幽默小品"《画碟余墨》,1997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马得水墨小品》一套四册(戏曲、儿童、诗志、生活),1999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公开大型画册。2004年7月,《马得昆曲画集》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门颁发的最美图书奖和插图金奖,并被当做国礼赠送给第28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2006年7月,马得昆曲戏画艺术馆落户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马得先生将自己几十年来创作的《牡丹亭》、《西厢记》、《十五贯》等戏曲绘画精品100幅捐赠给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同时捐赠的还有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珍藏的昆曲典籍《六十种曲》、《盛明杂剧》、《缀白裘》等。历任江苏省国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张德俊,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专业技术职务高评委,原常州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曾在省级以上发表出版作品数百余件,并获得金、银、铜多次奖项。人物、花鸟画被选送法国、日本、菲律宾、印度以及港、澳、台地区展出,挪威国家电视台将其绘画技法拍成专题片,在海外传播。应邀赴美国、新加坡等国举办个展,出版《张德俊画集》、《中国画新技法--名家写意牡丹》等画辑。艺术简历1961年: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美术科。(学制3年)1964年: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学制4年)1968年:毕业分配常州,先后在市文化局创作室、文联等单位从事专业美术创作。1980年:作品《凤仪亭》入选法国“滨卡涅国际青年美术家作品展”。1984年:作品《紫金山顶观瑰宝》,《天翻地覆慨而慷》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分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选铜奖。1984年:作品《人寿年丰》 <作者:张德俊、丁德邻、宋一平>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1989年:应挪威国家电视台邀请,拍摄介绍个人绘画技法专题片,在海外传播。1989年:作品《春暖》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89年:作品《大观园》参加中国画研究会晋京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览。1989年:作品《新顾客》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银奖:1990年:作品《甜蜜的季节》被中国展览公司选送菲律宾展出。1990年:获“常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技术人材”称号。1994年:作品《恩泽千秋》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并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选送日本国巡展,原作被日本福冈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1994年:作品《梅园春晓》获第五届全国年画展银奖。1994年:作品《伟业千秋》获江苏省美术书法作品展金奖。1994年:作品《恽南田写生图》获省江苏省人物画展铜奖。1994年:作品《梅格水存》获江苏省铜奖。1995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聘为“江苏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1996年:应邀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个人画展,新加坡艺术协会会长刘抗、著名华人作家 周颖南、企业家刘伟逊等数百人出席开幕式。新加坡多家报刊报导。1997年:应邀赴美国洛杉矶举办画展。1997年:泰国《亚洲日报》整版介绍:“张德俊的花鸟画艺术”1998年:应中央军委邀请,为军委“八一大楼”创作巨幅中国画《万紫千红总是春》。受到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军委办公厅主任董良驹中将的接见。1999年:《牡丹图》入编《新华日报》创刊61周年藏画集。1999~2001年:10余件作品入选《当代名家书画展》、《澳门99回归中国名家书画展》、《当代中国画家高级人才作品集》、《当代中青年著名画家精品集》、《江苏美术50年》、《南 北方中国画大展画集》(1-5辑)、《名家画菊花》、《名家画牡丹》、《名家画梅花》、《名家画荷花》等画集。2000年:作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中国画大展”。2000年:《江苏收藏艺术》专版介绍张德俊花鸟画新作。2001年:《中国文化报》以“执着的追求,绚丽的色彩”为题,介绍张德俊的花鸟画艺术。2001年:《华人时刊》‘华商大会特刊’介绍张德俊花鸟画艺术。2002年:《临风香自生》等8幅牡丹题材作品,入选《中国画新技法——名家写意牡丹》画集,〈古吴轩出版社出版〉2002年:作品《菡萏香生墨雨中》入选上海“庆香港回归五周年国际华人美术家作品展”,入 编画册。2002年:《中国书画报》以“法度严谨,色彩清丽”为题,对张德俊花鸟画作评论。2002年:作品《燕午鱼乐》入选“湖笔缘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入编画集。2003年:作品《人乐鱼亦乐》入选书“圣故里国际书画名家邀请展”,入编画集。2003年:出版《张德俊画集》,常州市有关领导,刘海粟亲属及常州书画界同仁出 席画集首发式。2003年:《美术界》杂志第四期专版介绍张德俊花鸟画。2003年:作品《知鱼图》入选“当代中、日、韩水墨画联展”。赴日、韩展出。2004年:作品《素质浓姿带露开》、《月下游鱼乐自知》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百人作品集 》,画集由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出版。2004年:作品《牡丹图》、《古代尊老爱幼故事条屏》等5件赴台湾国父纪念馆"逸仙艺 廊"展出,台湾著名画家李奇茂先生特地从欧洲赶回接待常州画家一行。2004年:作品《紫气图》,《月到中秋果挂枝》入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当代艺术精品博览”大型画册。2005年:作品《溪光初透彻》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大展”,入编画册。2005年:作品《梅花金鱼图》入选“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画集由中国时代出版社出版。2005年:在广东容桂举办《张德俊画展》,《佛山日报》、《珠江商报》等对画展作了报导。2006年:作品《临水愧游鱼》获“江苏省花鸟画特展”优秀奖。2006年:《艺术与收藏》杂志第16期专版介绍张德俊花鸟画艺术。2006年:作品《鱼乐图》入选《彩绘中国——2006年当代中国画名家提名展》,入编画集。2006年:《当代美术》第五期(当代名家栏目)介绍张德俊花鸟画,珠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作品《紫气东来图》获江苏省省级机关干部书画展特别荣誉奖。2007年:《荣宝斋》杂志2007年第一期专版介绍张德俊花鸟画新作。2007年:《荣宝斋》杂志2007年第二期专版介绍张德俊花鸟画新作。2007年:作品《紫藤双鲤图》入选“2007当代中国画邀请展”,入编画集。2007年:《桐荫阁》——“张德俊艺术工作室”落成,著名红学 家冯其庸先生,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言恭达先生为工作室题匾。2008年:作品《种德类树,养心若鱼》入选“江苏省市树市花特展”,参加建国60周年‘华东地区政协书画展’,并编入画册。2009年:作品《牡丹图》等三件入选: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水墨聚焦国际艺术展——走进印度”,在新德里展出。《繁花似锦》被中国驻印使馆收藏、《牡丹图》被购藏。2011年:作品《花落春池》入选“江苏省文化名人艺术精品展。”详见江苏省文化厅主编出版的大型画集《集纳名人名作展示艺术精品》第76页。2012年:作品《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池鱼悟化机》评为江苏省优秀花鸟作品晋京展出,详见上海人美出版社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25周年优秀作品集第200页,精装本第39页。2012年:作品《墨荷锦鲤图》入选常州市美术作品晋京展览,详见北京人美出版的《常州美术作品集》第66页。

    居住地区
    江苏/常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刘振夏,生于1941年,196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曾任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文联主席、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中国画研究会会长,苏州市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名誉校长等职。擅写意人物,中西兼取、立意新颖、笔墨酣畅,注重表现人物性格,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20世纪80年代初,刘振夏因一幅水墨人物肖像《渔婆》而蜚声中国画坛,多年来淡泊名利,隐居在苏州小镇潜心作画,孜孜不倦地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创作和研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2012年8月21日,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寂寞修正果——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刘振夏历年创作的绘画精品约150幅,这是画家“30年磨一剑、寂寞修正果”的艺术呈现,也是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域的一次重要个展,全面展示了刘振夏水墨艺术的探索成果和独特造诣,绝大多数作品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展览还在苏州、上海、台北、香港、美国等地展出。出版《刘振夏肖像作品选》和个人自传《情画未了》。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男,1942年生于福建省南安县。初中毕业考入南京艺专学画,1961年中专毕业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深造。1965年大学毕业后长期任文艺刊物美术编辑,1979年调江苏省国画院任画师,力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路。作品《爱》、《笑问客从何处来》、《彝家风情》、《桔颂》和巨幛《郑成功台湾受降图》、《台湾同胞欢迎郑成功》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画展并选送印度、美国、日本、韩国、非洲、新加坡与港台地区展出,还在《美术》、《国画家》、《人民日报》等全国性报刊发表及被有关部门收藏。出版专著《现代中国画名家研究论集》、《岭南画派》等,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传略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20多种辞典。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画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华侨大学艺术系副主任。现兼任江苏省美术馆特聘研究员、江苏文德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南安市书画院名誉院长、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顾问。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刘稼祥(1926.6—)安徽阜阳人。擅长素描、水粉画。1947年入吕凤子正则艺专绘画劳作师范专科,国立社教学院艺教系。1950年毕业于公立文化教育学院艺教系,历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讲师、副教授。作品有《跟着毛主席走社会主义道路》、《大丽菊》、《宋庆龄肖像》、《徐悲鸿肖像》、《雷锋之路——朱伯儒和少先队员》、《梅》等,入选全国性美展。著有《素描教学电视录像系列》等。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男,原名显文,1915年1月生于河南遂平,1934年毕业于开封河南艺师。任教于河南中、小学。1938年后,于河南、湖北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46年主办《河南民报》之《美育》副刊。1949年后,相继于南京文工团、南京美术工厂、江苏省美术工作室工作。历任江苏国画院画师,兼徐州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人大代表。“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这是他的信条。早年他专攻山水,50年代至70年代以画人物画为主,创造出一批歌颂新中国的人物画、年画、招贴画、连环画。他的人物画,人景并茂,意境深遂,用传统沉稳厚实的线条、现代墨色并重的色块绘画,表现了典雅的造型,题材寓意深长,具有新意和时代气息,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力,突破了旧人物画技法上的局限性,重振了中国人物画。70年代后,他把艺术探索的目标转向山水画创作。其山水早年宗法“四王”,追师清湘、梅清诸家,对南宋刘、李、马、夏四家,也涉猎颇深,有传统功夫,又注重新意。笔下所绘的老松、长瀑、峰峦、房舍、舟楫,多有元明以来诸家的踪迹;笔墨凝重质朴,章法灵活,不露锋芒;画风苍秀齐出,刚柔并济,婀娜中见刚健之气,婉媚外显遒劲之韵。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馆的《天堑变通途》、藏江苏省美馆的《飞澜无声》、还有《庐山奇峰》、《长白山飞瀑》、《太行奇峰》等,尤其是为毛泽东主席纪念堂所绘制的巨幅山水画《黄洋界》(藏中国美术馆)及为中南海绘制的巨幛《云起千峰动,泉飞万壑鸣》等,均堪称现代山水画坛的珍品。晚年山水画无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面积泼墨和重彩朱砂点的运用,既传统,更现代,画风显得异常新颖。数十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工作。1957年同傅抱石等人筹建江苏省国画院。他参与组织并参加了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生,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91年,魏紫熙成为江苏省第一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艺术家终身津贴的画家之一。魏紫熙把一生献给了艺术事业。在他病重期间,他仍不忘画画,仍惦念着心中的许多创造冲动,仍希望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山水画佳作。魏紫熙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7日上午9:30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

    居住地区
    江苏/徐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苏州人。擅长中国画。196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专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71年开始专业创作,现任苏州国画院副院长、苏州大学兼职教授。画善山水、人物,兼擅书法。早年在美校专攻绘事之余,钻研中国画史论,并对古典文学、哲学均有涉猎。于山水画研习,取法由明代沈周而上宗“元四家”;人物画对南宋梁楷、明人陈洪绶、近代任颐诸大家最为推崇,故借鉴亦最多。他在长期的学习和创作中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而笔墨的优劣往往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全凭作者的修养和把握、鉴别。”因而于“笔墨”深下工夫,加上数十年来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才逐渐形成了“格高而思逸,笔精而墨妙”的山水、人物画格。作品以笔墨精湛,意境优美隽逸而著称画坛,被誉为“当代实力派”画家之一。作品有《陆游诗意》、《风尘三侠》、《张继枫桥夜泊诗意》等。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贺成,字古扬,号山父,斋号“后飞庐”,工作室号“无涯山房”。山东枣庄人。擅长中国画。196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1963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历任报社美术编辑、创作员、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创研室主任、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美协理事,人物画艺委会主任,江苏省华侨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江苏省红十字基金会理事。2002年被全国政协选为“江苏十大优秀画家”。作品《支农列车到山村》为1975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民间疮痍笔底波澜》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三等奖,《马背上的歌》获1993年中国画大展一等奖并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前夜》获首届江苏美术节金奖,并参加全国第九届美展,《欢乐望果节》获江苏省“5·23美展”金奖、全国第十届美展优秀奖,《共和之光》获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奖。出版有《贺成画集》多部以及《访欧画集》、《怎样画仕女》、《飞庐片羽》诗文集、《贺成书法选集》等。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李亚如(1918.2—2003),江苏扬州人。笔名李群、君羊、亚(以上分别用于1945年间《人民报》、《人民画报》)。笔名止翁,别署扫垢山庄寄客、三有斋主。作家、书画家。自幼酷爱书画篆刻,刻苦自学。22岁时曾与画友举办“三青年画展”。抗战后随家迁居宝应。194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小学校长,宝应县农民剧团团长,华中二分区石印版《人民画报》编辑、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任《泰州报》社副社长,苏北农学院办公室主任,扬州专署文化局长,扬州市副市长、扬州市地方史志研究会会长,市政协副主席,扬州画院院长、名誉院长。[1]创作取法“扬州八怪”而锐意创新,山水、花鸟、人物兼长,笔墨雄健,意态动人,韵味隽永。作品《饮马长城窟》、《水乡晨趣》、《墨荷》等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及在《美术》、《中国书画报》发表。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作品《牧牛图》、《墨梅》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亦擅书法、篆刻、文学创作、美术理论等,发表《扬州八怪初探》、《文人画与扬州八怪》、《先生何许人也——试论郑板桥》等论文。出版画册及专著有《李亚如画辑》、《中国园林的美》、《扬州园林》等。创作中篇小说《小虎》、短篇小说《锣》,获江苏省文学创作奖。编有《绣符缘》、《新桃花扇》(王昭君》等剧本。著有《小两口入社》、《夫妻扎花灯》、《小虎》、《考试》、《夺印》(合作)《余晖集》等通俗读物、小说、剧本。1978年将避过战火和运动得以保存完整的战争年代由其本人主编的196期《人民画报》(内有李亚如作品200余幅,主要在封面)。全部捐赠给南京博物院,现已被定位现代一级文物。1992年将代表作品〈醒狮图〉在孙晋芳的陪同下捐给亚运会组委会。1997年将他的百幅代表作捐给扬州人民,至今陈列在“扬州八怪纪念馆”内,并辟专厅展出。楹联“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平手”,道出了瘦西湖的精华。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陈玉堂主编的《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有辞条录入。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联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名誉理事,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主席,江苏省“扬州画派”研究会会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绿杨诗社社长,扬州市国画院名誉院长。出版有《李亚如画辑》等。

    居住地区
    江苏/扬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张家港人。擅长中国画。196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1969年入江苏省美术创作组。1976年后任江苏省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一级美术师。作品有《胜利的脚步》、《梅园寒春》、《戈马江南》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出版有《盖茂森画集》、《盖茂森新疆人物画》、《盖茂森作品集》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