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生于天津。国画作品《走过的路》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2届全国青年美展”。并获“第2届天津青年美展”二等奖。连环画作品《水乡一天》获中央美术学院院展二等奖。1988年与陈淑霞、王友身、刘炜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四人联展,展示了探索和尝试都市题材的系列作品。1989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参加日本著名画家加山又造讲习班。1990-1991年创作《雨*雪》、《烟*云》、《坐转椅的人》等系列作品,分别参加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新生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二十世纪·中国”大展及“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邀请展”,其中《坐转椅的人》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1992年《城市组画》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应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邀请,赴西班牙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活动,在马德里美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在马德里SERHIRA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顺访了意大利、德国、法国;参加中国画研究院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现代人物画创作研讨会”;作品《两个人》参加“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馆)。1994年《美术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作品《雨、雪》、《烟、云》、《细雨》《两个人》及数幅线描作品,并发表本人撰写《国画创新与生活体验》一文;《中国画》1994年第2期专题介绍发表《烟、云》、《午餐》、《母子》、《飘进的云》、《伴侣》等作品,批评家殷双喜撰文《直面人生—、刘庆和和人物画散论》;批评家易英在北京青年报撰文《走出水墨—关于刘庆和的水墨画》;发表作品《秋千》、《午餐》、《王先生》、《风》等;10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了《游戏》等90年以来创作的二十余幅作品,李少文教授为展览撰写了题为《庆和其人其画》的序言;1994年第5期《国画家》杂志发表《王先生》、《金婚》、《风》;作品《烟云》参加“第8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并获北京展一等奖;作品《飘进的云》参加广州博览会。1995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展。展出了90年以来作品共40幅,其中《都市上空》系列作品首次展出;在广州“门”字沙龙举办个展;《画廊》杂志1995年5、6期“工作室报告”栏目介绍近年来都市题材创作状况,皮力撰写《刘庆和的水墨画语,及其文化指向》一文;《美术文献》1995年第1期刊登《王先生》等;作品《伴侣》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在“红门画廊”举办个展,展出城市系列小品。1996年《母亲节》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精品展”;创作《都市上空》等10幅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96中国水墨现状展”,并有10幅作品收入画集;创作《初遇高度》等系列作品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人物画邀请展”;应中国画研究院邀请参加在无锡召开的“中国人物画研讨会”;《都市上空·夜》《都市上空·日落》发表于《中国画研究》第11辑。《线描组画》入选《中国现代线描》一书。1997年应新华社和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协会之邀,赴日本为大和市西鹤寺创作壁画和屏风画;创作《白夜》十余幅作品以《云中漫步》为题,在“红门画廊”举办个展。《远足》;《消夏》参加广州美术馆举办的“全国中青年画家邀请展”,并为广州美术馆收藏;《风》参加’97珠海“中国当代名家中国画邀请展“;《秋天的日子》参加上海“迎97·中国艺术大展”;接受美国CNN国际电视制作公司采访;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专题采访。1998年《学院艺术》杂志发表系列作品并专题介绍。创作《白垠》等作品20幅,以岸为题在红门画廊举办个展;香港南华早报发表合众社记者专访。题为《表现都市生活取得巨大反响的青年艺术家》;接受“WTN美国环球电视新闻”记者专题采访。作品《流星雨》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1999年《都市上空·日落》等8幅作品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四人画展.2003年参加了文化部与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东方之韵》。2005年嘉德拍卖《来了》图140*90cm(约8.6平尺)以成交价121000元在成功拍卖。2005年7月1日浙江中财夏季名家精品书画拍卖刘庆和人物画(尺寸68*68)33000元成交2004年9月19日荣宝艺术精品拍卖会作品—《人体》(尺寸:98*98)在荣宝艺术拍卖会上以3410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约合每平方尺4011元人民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汉族。生于1962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人。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0年调入中央民族大学任教,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长,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八届北京青联委员。主要业绩:从事素描、色彩、美术字、包装设计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德育先进个人、宝钢教育基金奖、世界第三届奥林匹亚最佳邮票入围、中国邮票设计“专家奖”等。设计并出版发行了邮票作品《张闻天》、《昆虫》、《鹳》、《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野羊》、《野骆驼》、《马鹿》、《第四十七届国际宇航联大会》、《李立三》、《聂荣臻》等。1985年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出版《殷会利焦墨写生集》、《动物邮票设计礼记》。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1978至1982年中央工艺美院毕业,1982至2000年中央工艺美院教师、副系主任、主任,2000至2002年美国微软研究院掌上电脑界面设计客座研究员,2002-2011年任清华大学美院副院长、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美院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以计算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趋势必将促进设计学科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非物质的信息成为了设计的本体,因此需要建构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程序,以及设计美学范式和设计评价准则,形成一个适合非物质社会发展趋势的新的设计学科体系。同时,由于设计本身及其服务对象的复杂性,设计的多学科融合成为了必然要求。我们本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坚持交叉学科发展的思路,基于一个高起点的国际艺术与设计平台,在信息交互设计、数字娱乐设计、移动服务设计和新媒体艺术设计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激发人们以人文尺度对人类社会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批判性思考,促使人们以艺术的方式和美学的思维来审视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数字化世界,从而增强对人类本质问题——有关自然的、感官的、审美的和情感的等方面的关注,发展信息生态视野中的可持续性设计。2学术成果鲁晓波教授在信息艺术设计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在《装饰》、《文艺研究》、《美术观察》和《科技导报》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出版编著多部,如《数字图形界面设计》;多次在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亚洲(日本)国际设计大会、国际艺术与科学作品展暨论坛、国际交互设计论坛和中国人机交互论坛等做主题学术报告;他的艺术设计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中国工业设计金奖和国际艺术与科学作品展最高奖等奖项;他曾主持或参与了许多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其中包括“985”艺术与科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以及中国铁路客运专线信息导识系统设计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湖南馆展示设计总体创意策划项目等,由鲁晓波教授主要负责的信息艺术设计系、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与微软、诺基亚、IBM、宝洁、联想、美的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有着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理论、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968至1971年湖南长沙市第十二中学学习,1971至1978年长沙市调味品厂工人,1978至1982年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学生,1982至1984年长沙市采食公司教育科教员,1984至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7至今中央美术院美术史系教师,其中1992-1993年,伦敦大学考陶尔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主修中世纪美术;2002.3~9,伦敦大学大学学院美术史系高访学者,主修英国美术史,西方女性艺术研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外国美术教研室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攻西方近现代美术史。讲授有《古典与唯美》《艺术史中的女性主义》《外国美术史》等课程。研究经历1987-1992拉丁美洲美术研究:古代前哥伦比亚艺术1994-1997中世纪美术研究1997-1999拉丁美洲现代美术研究2000-2001现代英国美术研究2002英国美术研究,西方女性艺术研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林胜利,男,1950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美术系,原工作单位及职务:北京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美编室主任、艺术总监。1970年至1975年第二炮兵一七五部队美术员,1975年至1978年北京新华印刷厂美工,1978年至1984年在北京市公路局任宣传干事,1984年至1988年在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任美术编辑,1989年至2003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任美术编辑、美编室主任、艺术总监。任北京大学出版社美术副编审,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院校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林胜利书籍装帧艺术展》,1995年获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金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天津。国画作品《走过的路》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2届全国青年美展”。并获“第2届天津青年美展”二等奖。连环画作品《水乡一天》获中央美术学院院展二等奖。1988年与陈淑霞、王友身、刘炜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四人联展,展示了探索和尝试都市题材的系列作品。1989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参加日本著名画家加山又造讲习班。1990-1991年创作《雨*雪》、《烟*云》、《坐转椅的人》等系列作品,分别参加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新生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二十世纪·中国”大展及“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邀请展”,其中《坐转椅的人》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1992年《城市组画》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应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邀请,赴西班牙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活动,在马德里美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在马德里SERHIRA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顺访了意大利、德国、法国;参加中国画研究院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现代人物画创作研讨会”;作品《两个人》参加“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馆)。1994年《美术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作品《雨、雪》、《烟、云》、《细雨》《两个人》及数幅线描作品,并发表本人撰写《国画创新与生活体验》一文;《中国画》1994年第2期专题介绍发表《烟、云》、《午餐》、《母子》、《飘进的云》、《伴侣》等作品,批评家殷双喜撰文《直面人生—、刘庆和和人物画散论》;批评家易英在北京青年报撰文《走出水墨—关于刘庆和的水墨画》;发表作品《秋千》、《午餐》、《王先生》、《风》等;10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了《游戏》等90年以来创作的二十余幅作品,李少文教授为展览撰写了题为《庆和其人其画》的序言;1994年第5期《国画家》杂志发表《王先生》、《金婚》、《风》;作品《烟云》参加“第8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并获北京展一等奖;作品《飘进的云》参加广州博览会。1995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展。展出了90年以来作品共40幅,其中《都市上空》系列作品首次展出;在广州“门”字沙龙举办个展;《画廊》杂志1995年5、6期“工作室报告”栏目介绍近年来都市题材创作状况,皮力撰写《刘庆和的水墨画语,及其文化指向》一文;《美术文献》1995年第1期刊登《王先生》等;作品《伴侣》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在“红门画廊”举办个展,展出城市系列小品。1996年《母亲节》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精品展”;创作《都市上空》等10幅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96中国水墨现状展”,并有10幅作品收入画集;创作《初遇高度》等系列作品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人物画邀请展”;应中国画研究院邀请参加在无锡召开的“中国人物画研讨会”;《都市上空·夜》《都市上空·日落》发表于《中国画研究》第11辑。《线描组画》入选《中国现代线描》一书。1997年应新华社和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协会之邀,赴日本为大和市西鹤寺创作壁画和屏风画;创作《白夜》十余幅作品以《云中漫步》为题,在“红门画廊”举办个展。《远足》;《消夏》参加广州美术馆举办的“全国中青年画家邀请展”,并为广州美术馆收藏;《风》参加’97珠海“中国当代名家中国画邀请展“;《秋天的日子》参加上海“迎97·中国艺术大展”;接受美国CNN国际电视制作公司采访;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专题采访。1998年《学院艺术》杂志发表系列作品并专题介绍。创作《白垠》等作品20幅,以岸为题在红门画廊举办个展;香港南华早报发表合众社记者专访。题为《表现都市生活取得巨大反响的青年艺术家》;接受“WTN美国环球电视新闻”记者专题采访。作品《流星雨》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1999年《都市上空·日落》等8幅作品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四人画展.2003年参加了文化部与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东方之韵》。2005年嘉德拍卖《来了》图140*90cm(约8.6平尺)以成交价121000元在成功拍卖。2005年7月1日浙江中财夏季名家精品书画拍卖刘庆和人物画(尺寸68*68)33000元成交2004年9月19日荣宝艺术精品拍卖会作品—《人体》(尺寸:98*98)在荣宝艺术拍卖会上以3410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约合每平方尺4011元人民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一九五八年出生于北京的中青辈画家刘逊,以汲古开今的创作思维,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氛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语汇,用心体悟中国水墨高峰盛期的美学,追摹山水绘画空蒙苍郁的气息,成为少数再造中国绘画传统新生命的杰出艺术家,当代水墨似乎因此也留了一席之地,让传统得以整装重新挥洒。刘逊曾任职中国文物研究所专业摄影师,工作中对物象的专注,养成静、定的能耐,孕育出敏锐的观察力,也对于心灵层次的探求不曾或减,因此他走进艺术的世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绘画艺术的创造之中,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刘逊开始自学绘画,潜心山水,因为谦抑自持的个性,淡泊明静的修为,让他直通古人画理的幽微精妙处,融会、悠游于传统笔墨间,虽曰取法宋元,却以“新”出之,开创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刘逊以“精笔山水”在国际间获得高度的评价,也屡屡创下拍卖佳绩,纵观其画中的山林树石集各家之法,皴擦点染变化多端,气韵生动,望之令人俗虑尽涤,仿如置身桃源。画面中大山大水的格局、写境构景率皆师法北宗,气势磅礴古意盎然,且笔墨清新、格调高雅、笔法秀逸、细而不腻、意境深远、风格严谨而不失灵动,将自然造化形诸笔端,千岩竞秀,宛若身置氲氤雾霭中,天地人合一有了最完美的邂逅。远望刘逊的精笔山水,越发觉得充塞在天地间的崇山峻岭,虽不见刚健遒劲的笔力,也没有北方山水的霸气,却自有一份慑人的力量隐于云蒸霞蔚的回汤山岚之间,神秘的、崇敬的心油然而生;近观刘逊的精心杰作,才会发现即使是巨幅作品里的每一个小细节,他都以最虔谨的态度仔细处理,笔笔精到,峻秀中透出迭宕有致的气韵,令人惊叹不已。除了对笔墨皴擦烘染堆叠的山势肌理的掌握,刘逊对于“赋彩”的体悟必然极为深刻。他最常运用赭石、藤黄、花青等各种颜料,加以充分的水融合墨色,层层堆积渲染融入画里江山,益增画面柔软的调性,深深浅浅,展现光与影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玄秘含蓄的基调;另外,他也善于运用白粉,不以传统的“留白”为尚,在以笔墨为主的画面中,黑色与白色能有这么巧妙的自然交融,非要有极为精准的功力不可。刘逊的精笔山水无论是宏篇巨构,或是诗意盎然的抒情小品,都闪烁着画家对大自然感悟的能量,传达了传统水墨艺术特有的精神丰采,或典雅工致,或奇特迷蒙,宁静致远的境界让人陶然忘机,真可谓画如其人。古人评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今人评画“继承传统出新意”,今喜见刘逊一直勇于尝试各种表现的可能,文人画新境在不断的激汤下,一定会开展更宽广的路。此次首度在海外举行个展,近三十件作品将于台北羲之堂发表,无论规模及数量都是最可观的一次,相信必定精彩可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山东省曹县人。号艺海斋主,1975年毕业于山东淄博医学专科学校。曾任菏泽市人民政府秘书,菏泽市文化局副局长,曹州书画院院长,菏泽市文联主席,中国文联艺术开发部常务副主任,曹州书画院,曹州碑廊创始人。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山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印研究院专家委员,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艺术顾问,中国剑光书画院顾问,中央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研究馆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展览,部分作品在日本、新加坡、波兰、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传略和作品被编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中华人物大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世界名人录》、《东方之子》等辞书。出版有《李荣海书法作品集》、《李荣海书法楹联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李德亮(1945.12—)北京人。中央组织部干事局局长。国画《浩然正气》入选中直机关第一届艺术节。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学术兼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策展人研究方向:纤维艺术教学与研究学术主张:纤维艺术常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空间中最温暖人心的艺术,它独特的创作技法、丰富的肌理表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达出一种现代人的生活理想和处世态度。纤维艺术作品中充满自然气息的材料和手工制作的韵味,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现代生活中因大量使用硬质材料所带来的冷漠感和单调感,让“人情味”回归人间。纤维艺术教学与研究应该面向国际、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互动与超越。学术成果:1999—《春•夏•秋•冬》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2001—《昼与夜》、《山高水长》获“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2004—《高山流水》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2004—《玄》获首届全国壁画大展大奖2008—《行云流水》获北京奥运纤维艺术陈设展优秀作品奖2008—《车马行旅》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2008—获“光华龙腾奖”—2008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2009—第二届全国壁画展大展奖2000年以来,主要完成以下国内外项目:毛主席纪念堂《祖国大地》大型绒绣壁画;中共中央办公厅《山河壮丽》、《金色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纽约和休斯敦总领事馆《东方文明》、《文明之光》纤维艺术;Microsoft亚洲研究院《天籁之声》纤维艺术;IBM中国创新研究院《彩云追月》纤维艺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楼《山高水长》大型纤维艺术等应用课题的研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