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吕迈,男,汉族,别名旅迈,江苏金湖人,1925年7月1日生。擅长中国画、篆刻。1940年入淮南艺术专科学校从程亚君学画,1941年毕业后参加大众艺术队。1944年入伍在部队从事美术创作,历任空军《战士报》、华东《战士报》美术编辑,作品收入多种木刻版画专集并获奖。1978年转业到浙江省文化局工作。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秘书长兼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员,南京江南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画院画师。绘画作品有《守卫祖国海防》、《铁杆僚机》、《反霸》等。书法篆刻私淑齐白石并得肖娴、陈大羽指授,学书得力于《石门颂》、《石鼓文》、《汉祀三公山碑》和《天发谶神碑》,所作隶篆结合,熔篆刻刀法、绘画构图于书法之中,风貌别具。兼作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和郑州“国际书法展”,在多种专业报刊发表,为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收藏或被碑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陆嘉陵(1943.10—)江苏海门人。擅长版画。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曾在解放军某部从事美术工作。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书记。作品有《送书上门》、《疾风知劲草》、《驼铃催春》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余右凡浙江宁波人。擅长版画、漫画。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历任吉林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教师,现为宁波大学副教授。作品有《生产长一寸,美帝吃一惊》、《小喜鹊》、《剥画皮》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徐英培,1941年出生于中国宁波,祖籍鄞县。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并毕业。1965年至1978年,被分配在江西省文联从事美术工作。1978年至1980年,考取并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讲师、副教授。1992年夏赴德国汉堡美术学院做交换学者,后旅居美国,从事美术创作活动。1964年还在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期间,创作水印木刻《清晨》,幸运的入选1965年全国美展;在江西省展览馆任美工期间,创作《井冈山斗争生活》组画,其中三幅《革命道理》、《工农政权》、《土地还家》入选1974年全国美展;1980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版画研究生班的毕业创作《带镣长街行》(木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七届版画展,并在《红旗》杂志(81年4月,封二)等十余家报刊杂志刊登发表。1994年于美国第一银行画廊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96年于纽约中央教堂举办个人画展,1997年参加纽约长岛汉克斯契尔博物馆举办的第42届长岛艺术家群展,《岚》(水墨画》获得好评。当时的《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写道:”徐英培的《岚》是亚洲传统技法自由运用的迷人实例。“此外,他的《源头》(版画)获瑞典斯德哥尔摩第四届国际版画艺术展三等奖;1998年《泉》(水墨)获美国萨尔摩根俱乐部举办的第21届艺术展优秀奖;1999年《荷》(水墨)获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举办的艺术展C&S工作室奖;2000年个人传略被载入美国《谁是谁》的传记年鉴;2001年个人传略又被载入英国伦敦当年的世界名人年鉴。徐英培的许多作品在国内外被私人和团体收藏,他还著有《版画》(技法与欣赏)一书和《加拿大爱斯基摩的艺术》译著一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美国职业艺术家联盟会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杜荣尧别名平沙,浙江东阳人。擅长版画。历任解放军部队美术员,北海舰队政治部美术创作员、美术组长、编辑。浙江省杭州市东阳针织一厂设计师。作品有《海上风景》、《西子湖畔》、《涧》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1985年6月在华盛顿的科克伦艺术博物馆举行个人展。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1989-90年在日本西武举行个人展。1991年,根据白居易名作《琵琶行》创作的油画《浔阳遗韵》在香港拍卖会上以130.5万港元成交,创中国当代画家作品最高拍卖价。1992年他回到上海除继续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外创立了Layefe服装品牌及其他从事视觉艺术的公司。1993年陈逸飞涉足影坛,完成了自传性质的艺术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个人随想录》。1995年完成了反映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片《人约黄昏》,入选法国嘎纳电影节,参加影展,深受瞩目。1996-97年“陈逸飞回顾展”分别在上海博物馆和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同年,在英国伦敦玛勃洛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8年在法国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完成电影艺术片《逃往上海》和电视纪实片《上海方舟》。12月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将为他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2000年3月20日,陈逸飞的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参加了由法国文化部在巴黎的皇家花园举办的现代雕塑回顾展。2002年 开始筹备个人第二部电影《理发师》,次年发生了“《理发师》停拍事件”。2005年4月10日,在上海病逝。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平和,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还是生动传神的女子肖像,无不体现画家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陈逸飞先生近年来以“大美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艺术、环境设计艺术等诸多方面也取得了如同他油画艺术同样的创造性成就,令文化界人士为之折服。1980年,陈逸飞赴美国纽约亨特学院攻读美术硕士学位,并在短时间里获得了艺术界的承认,他的作品先后在纽约国际画展、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1985年6月在华盛顿的科克伦艺术博物馆举行个人展。自1983年起,他在纽约哈默画廊举行六次个人画展。1989年、1990年在日本西武举行个人展,1992年作为仅有的两位嘉宾之一,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并举行个人回顾展。1985年,水乡题材的《桥》,被选为联合国首日封。《双桥》,被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华时,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在过去的一些年里,他在佳士得CHRISTIE、苏士比SOTHEBY以及纽约、香港等地拍卖活动中屡创佳绩,至今保持着中国当代画家拍卖的最高纪录。陈逸飞已与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艺术公司签约,成为该公司历史上第一位与之签约的亚洲画家。1992年他回到上海除继续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外创立了Layefe服装品牌及其他从事视觉艺术的公司。1992年作为仅有的两位嘉宾之一,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并举行个人回顾展。1993年,陈逸飞涉足影坛,完成了自传性质的艺术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个人随想录』。1995年,完成了反映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片『人约黄昏』,入选法国嘎纳电影节,参加影展,深受瞩目。1999年完成电影艺术片『逃往上海』和电视纪实片『上海方舟』。1996年至1997年“陈逸飞回顾展”分别在上海博物馆和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同年,在英国伦敦玛勃洛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8年在法国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12月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将为他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2000年3月20日,陈逸飞的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参加了由法国文化部在巴黎的皇家花园举办的现代雕塑回顾展。今年来,他以售画所得,多次捐资“希望工程”,又出资建立“孟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现在,逸飞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服装、广告、杂志、模特、环境艺术等多功能的视觉产业集团公司。陈逸飞的成名作《占领总统府(1976)》追求火辣辣的原生形态的真实感,把优秀习作方能达到的写实程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历史画,整幅画将视点集中在那名胸挂冲锋枪的升旗战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风飘扬的红旗上。飘荡在半空的红旗使画面充满动感,预示着一个伟大新时代即将来临。这幅画气势磅礴,结构紧凑,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幅作品可说是新中国油画中难得一见的大气之作。《黄河颂》(1972),画面上是一位持枪挺立的威武雄壮的战士,配以苍莽的河山和低飞的群雁作背景,完满地构成了一个诗意葱茏的壮阔的艺术境界。1979年陈逸飞创作了油画《踱步》(现纽约私人收藏),主题是反思中国近代史、表现民主和人文思想。画家自己面对画面,仿佛一卷卷胶片组成的真实形象在他身外延伸、呈示。美国《艺术新闻》杂志评价其作品“焦黑尖锐,写实而意境深远,有气势而专业”。这展露了陈逸飞被西方接纳的一线曙光。这幅油画是陈逸飞步入国际画坛的起点,也预示着陈逸飞画风的深刻转变和思想心态的深刻转折。1985年,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1985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问中国时,将陈逸飞的油画《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赠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使他真正暴得大名。陈逸飞的作品蕴含了中国的美学和西方的绘画技巧;超越了地域和人文的界限,将东西方的文化精髓融于咫尺之间。他有一组作品是音乐题材的肖像:《大提琴手》(1983,现哈默收藏)、《钢琴手》(1984)、《中提琴手》(1988)、《长笛手》(1987)。画家把自己所画的人物置于空旷背景上的雕塑,其造型力度异常扎实、完美,技巧近乎炉火纯青。他采用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描摹的现代、高贵、优雅的西方美人画面形成音乐家、乐器和乐曲之间微妙的呼应关系。画面有旋律感,构图及人物处理有现代感,背景大胆启用黑色,给人无穷的想象。陈逸飞的另一组作品是江南水乡:《古桥》(1983)、《童年嬉戏过的地方》(1984)、《寂静的运河》(1985).看陈逸飞的风景画,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非同寻常的宁静,它使人神往,令人陶醉,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在它的笼罩下,浓郁的异国情调及东方神秘气氛油然而生。这是主观的、浪漫化了的江南水乡,它是建立在西方对东方的想象、理解和需求基础之上的,这正是典型的“东方主义”特征。它让西方人看到了古朴、神秘、宁静的东方世界,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却为他们所能理解所能想象所能读解的“东方”。90年代初,他将西方古典写实画风推向极致,丝丝入扣地遵循着精致、细腻的完美准则,用炉火纯青的西方技法将他的东方美人刻画得近乎“唯美”,并带有浓厚的脂粉味,而其作品命名也大多出自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典雅意象。看《浔阳遗韵》(1991)、《罂粟花》(1991)、《西厢待月》(1994)、《恋歌》(1995)以及上海旧梦系列的《黄金岁月》(1993)、《玉堂春暖》(1993)、《春风沉醉》(1993),画面中那倩影依依、可怜可爱的民初少妇,无一不是柔弱无骨、顾影自怜,以一种希望被宠被看的温顺的哀怨的目光凝视着观众,画面散发出柔和的火焰,充溢着一种温馨的把玩的情调,笼罩着一层薄薄轻纱般恰到好处的神秘感。画家笔下的女性都带着忧郁哀怨、落寞凄美的神情。缱绻的女子多身穿清末艳丽而独特的的东方民族服装,或吹箫或抚琴或执扇或“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出浓郁的东方韵致和情调。陈逸飞去创作了一系列以西藏民俗为主题的油画,刻意凸显藏民的粗犷、原始、神秘。用奇异的民俗去演绎古老中国的浪漫故事以唤起西方对东方的无限想象。看他的《晨曦》(1995)、《山地风》(1994)、《藏族人家》(1995)、《山人(1996)、《神庙》(1995)等。这些作品虽然在风格上一反他此前作品的柔谧甜美、细腻精致,趋于粗犷豪迈、浑厚壮美;在形式上显示出圆满的技艺、老练的笔触、新颖的构图;在色彩上表现出辉煌的戏剧性的对比效果。1994年《山地风》在北京国际艺术拍卖会上,以286万人民币成交。他的这组西藏风情画大多被英国伦敦玛勃洛(Marborough)美术馆收藏。他于1996年同国际最具权威的现代艺术画廊玛勃洛(Marborough)签约,成为该画廊首位代理的亚洲画家。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柔美,在美国照相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东方神韵。无论是江南水乡还是古典仕女,无不体现他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在1985年后的12年中,陈逸飞一共售出500多幅画,1991年到1998年,他的33幅画的拍卖总额为4000余万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当代中国画家能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与之比肩。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祝富荣(1939.11—)号云海楼主、四趣斋主。浙江衢州人。擅长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结业。衢州书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衢州市美协主席。作品入选国内外美展,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作品有《迎春》、《钱塘颂》、《珠穆朗玛——世纪丰碑》、《万壑雷》、《冰清玉洁》等。论文《冲破绘画的中庸局面》、《时代当出笔墨》、《中国山水画的人文内涵》、《彩墨争辉》等。出版有《祝富荣画集》、《中国画笔、墨、纸、水技法研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擅长版画、中国画。被誉为“我国第一代版画家”。1930年入上海美专学习西画,1931年在校与张望等组织MK木刻研究会,作品为鲁迅所收藏。抗战期间与野夫等在浙江组织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举办木刻函授班,出版许多木刻刊物。1991年获新兴版画奖。建国初期,对抢救我国濒危的传统工艺美术做过大量工作。晚年定居丽水,投入国画山水创作。曾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有《金逢孙中国画选集》。金逢孙于民国19年(1930)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20年9月,在美专组织学生业余美术进步团体“MK木刻研究会”,任理事。投入新兴木刻运动,曾4次参加“MK”作品展览会及组织工作,有《小贩》、《叫卖》等木刻作品在上海各报刊上发表,部分作品为鲁迅及日本友人收藏。2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上海法南地区团委委员。22年自上海美专毕业,仍留上海投身新兴木刻运动。23年,木刻作品《读报》由鲁迅推选,参加法国革命文艺家协会在巴黎主办的“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展览会”展出。同年5月22日,“MK”遭法租界工部局查封,被迫回丽水。此后,相继在丽水、天台、青田、永康、温州等地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致力于浙江木刻运动。26年8月,以丽水县抗敌后援会的名义,主编出版抗日救亡画报《解放漫画》。27年9月,与曾涛、叶元珪、潘仁等在丽水发起组织成立“浙江省战时美术工作者协会丽水分会”,与潘仁等编辑出版《抗战画报》。28年,与林夫、野夫及万是思、项荒途、陈尔康等组织“七七版画研究会”,编辑出版《五月》纪念木刻集,并以“浙江省美工协会”名义,在丽水主办“七七抗战版画展览会”。同年9月,当选为省战时美术工作者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11月,与野夫等组织“浙江省战时美术工作者协会战时木刻研究社”,任副社长兼研究组主任。同时,在丽水创办全国早期“战时木刻研究社第一期木刻函授班”,又与野夫等筹集资金创办“浙江省战时木刻用品社”,参加由浙江省委文委组织的“刀与笔社”,编辑出版《刀与笔》月刊、《战时木刻》半月刊和《木刻丛集》等刊物。29年,参加“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木刻展览会”及其在浙江的展出工作。同年,“木用社”改组为“浙江省战是木刻用品供给合作社”,任监事会和理事会负责人,并与杨可扬等编辑出版社刊《木合》。30年,又与野夫等编辑出版《铁笔集》、《木刻艺术》。五十年代,调北京工作,曾任中国选送苏联工艺美术展览会办公室主任及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服务部副主任,从事我国工艺美术抢救工作。1956年.担任北京荣宝斋副经理,从事国画水印工作。1959年,调任《贵州画报》编辑。1960年,作品《帆影》被选送到苏联和东欧展出。1975年,退休回丽水定居。1979年,与杨可扬合编《外国黑白木刻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丽水市文联副主席。出版有《金逢孙中国画选集》)、《金逢孙版画(附速写)》。生前两次将作品(收藏品)捐献给丽水市博物馆。曾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有《金逢孙中国画选集》,在国内的绘画界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金逢孙1914年生于丽水,2005年12月逝世。被誉为“我国第一代版画家”的金老先生,擅长版画、中国画。上世纪三十年代,还在上海美专西画系学习的金逢孙,受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影响,和周金海、张望等同学组织了“MK木刻研究会”,其作品为鲁迅所收藏。抗战期间,金逢孙与野夫等在浙江组织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举办木刻函授班,出版木刻刊物。建国初期,金逢孙对抢救我国濒危的传统工艺美术做过大量工作。除了这次子女替他捐献外,金逢孙老先生生前也曾进行过两次捐献。一是2001年,为了更好地发挥相关文物、艺术品的社会价值与作用,时年87岁高龄的金逢孙先生无私捐献其抗战木刻运动文物、图画艺术作品等共计189件。2002年,又将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收集的285件全国各地民间剪纸作品、33件皮影作品捐献给丽水市博物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汪苗原名汪苗根,号阿苗,1943年出生,浙江杭州萧山人。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长期在基层文化馆、画院从事组织辅导群众美术创作工作,同时进行版画、中国画、年画等美术创作。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及国外美术馆收藏。另有多篇论文在全国报刊发表,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汪苗国画作品选》画册。曾为浙江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主席团委员,浙江金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研究馆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又名凤升,笔名艾士、西艾、西哀士。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杭州。1936年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西画,1937年离校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从事抗日木刻版画和漫画创作,为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组织的抗日漫画宣传队成员之一,1939年在浙江金华参与创刊抗日综合性刊物《刀与笔》杂志,为编委之一,并与张乐平等在江西上饶为《前线日报》编《星期漫画》副刊。1943年在福建南平剑津中学任美术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返杭。1946年在上海《前线日报》主编《星画》,同年秋在杭州《东南日报》主编美术版旬刊。1946年在上海参与中国木刻研究会改组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任常务理事,同年参与发起组织上海美术作家协会。1949年应聘为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1956年起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从事书籍装帧设计。装帧代表作有期刊《刀与笔》和书籍《汛》、《堡垒》、《南国的树》、《老人与海》等。其木刻版画、装饰画和装帧设计,精于单线表现,线条圆润精炼,运笔从容,流转自如。199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荣誉证书和奖章。出版有漫画木刻集《火与力》、《西厓装饰画集》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国际水彩画联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顾问。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