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周锡保(1910.11—1984.9)江苏太仓人。擅长工艺美术史。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图案系。历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文绮染织专科学校、南通学院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论文有《我国服装的变迁》、《宋代服饰备考选》、《戏剧服饰及其他》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黎鲁(1921.7—),广东番禺人。擅长版画、美术史论。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肄业。上海出版社编审。曾任上海新美术出版社副社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作品有《告别》、《刺杀》、《满江红》、《明末群雄》等。论著有《心源与自然美》、《生机在自然美之中》、《史官文化及其绘画审美观》、《董其昌与史官文化》;出版有《八山十七水》、《速写十五省》。1921年7月生于广东番禹。编审。中共党员。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及新华艺专。历任军中各报编辑,上海华东画报编辑组长,上海人民出版社连环画科长,上海新美术出版社副社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1956年主持《三国演义》连环画酗册的出版,1978年参与创办《美术丛刊》,1980年创办《朵云》杂志。版画《告别》在苏、德、日各国书刊转载,《刺杀》、《攻打北站》、《春暖》、《满江红》、《明末群雄》在国内各书刊多次刊登。1986年在上海展出骑自行车水彩写生《寒郊》、《牯岭秋》、《邓州残迹》、《紫溪》等50余幅。1996年出版长篇游记《八山十七水》、画集《速写十五首》。曾撰写论文《心源与自然美》、《生机在自然美之中》、《史官文化及其绘画审美观》、《董其昌和史官文化》、《上海追求宽阔》等,传略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名入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朱石基(1922—2000)曾用名朱士基,别名朱重一,湖北武昌人,擅美术理论。1942年在重庆就读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5年参军,在新四军第五师从事绘画宣传工作。1952年调华东文化部艺术处负责年画、宣传画创作的组织工作。1954年任上海画片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1958年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宣传画编辑室主任,现职称编审,1982年离休后被聘为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画研究会顾问。多年来主要从事年画的编辑、组织和调查研究工作,发表有《怎样认识和掌握年画特点》、《上海“月份牌”年画的今昔》等文章。历任南京地下党艺术委员、文工团教导员,上海画片出版社编辑部第一副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考协会年画研究会顾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编审。曾获全国第三届年画评奖荣誉奖。论文有《怎样认识和掌握年画特点》等三十余篇。曾获1984年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荣誉奖。主要画作有年画《二月二》、油画《上海西郊风景》、国画《枫桥夜泊》等。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丁深(1920.5—)浙江杭州人。擅长儿童美术。1936年开始从事漫画创作。1941年在安徽省立池州师范任教。历任上海儿童书局美术编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室副主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靳夕(1919.10-1997.6)现代画家,美术电影编剧、导演。曾用名靳涤萍,天津市人,1936年入天津市立美术馆西画系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上在山西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军区二分区宣传干事、七月剧社指导员、抗敌剧社美术创作员,以及晋察冀《动员报》、《部队生活报》、《晋察冀日报》的美术编辑,绘制了大量宣传画、石印画、连环画、油画、水粉画、木刻、展览画片、漫画。1947年起任华北区创办的《战友》半月刊副主编。1949年调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副组长。该组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副组长、导演。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后历任导演、副厂长、代厂长、艺委会主任。198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制时离休。为中国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中国动画学会顾问。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伍蠡甫(1900.9-1992.10)广东新会麦园乡人(现属江门市外海镇麦园村)。出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其父伍光建是一位卓越的外国文学翻译家(见《熠熠文星》首卷23页)。伍蠡甫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美术理论家、西方文论专家、文学家、国画家,一生著述写作,教书育人,与其父伍光建被称为“中国译坛双子星”。1992年,伍蠡甫与世长辞,终年九十二岁。伍蠡甫笔名“敬庵”,先后就读于北京汇文附小、上海青年会中学、—E海圣约翰大学附中、复旦大学等校。既有家学渊源,加之天资聪颖,以优异成绩留学英国,入伦敦大学攻读,在这所举世闻名的学府中,伍蠡甫潜心治学,广涉外国名著,涉猎西方文学理论。学成归国后,历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外国文学系主任,同时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三、四十年代,伍蠡甫还被中国公学、暨南大学等聘为外文系教授,并任黎明书局副总编辑,主编《世界文学》杂志双月刊,主持编辑出版《西洋文学名著丛书》和宣传中外学术的《文摘》,曾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又担任国际笔会中国分会秘书。伍蠡甫早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时,已立志为国人介绍西学、引进名著读物,并拟定了翻译名著大纲,回国时甘愿舍料。回国后,他先后翻译出版了俄罗斯大文豪高尔基的作品《文化与文明》(大时代书局出版发行);《苏联文学诸问题》(开明书局出版);德国歌德的《威廉的修业时代》(节译本,黎明书局出版);法国卢梭的《新哀绿绮恩》(节译本,黎明书局出版);《瑞典短篇小说选》(商务印书局出版)等等。解放后,伍蠡甫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曾任该校外文系教授兼外国文学研究室主任。后任复旦大学文艺批评教授、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49年以后,伍蠡甫先后翻译出版了《哈代短篇小说集》、《雪莱诗辩》。1963年至1964年,他响应上级指示,组织了多名专家学者编写《西方文论选》(上、下两卷),这是中国首次进行关于西方文论的研究编著,该书出版后,用作高等学校外国文学专业学习用的教科书,对推动西方文学的深层研究起着积极的作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伍蠡甫难逃劫运,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扣上了“宣传资产阶级观点”、“美化资产阶级文学”的罪名,宣布他的著作《西方文论选》为大毒草。他生平珍藏的一大批名家字画、古玩之物被抢掠去,留学英伦时期苦心搜购的西方文学名著和原版外文资料亦在这场劫难中散失殆尽。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伍蠡甫得到落实政策,重返工作岗位,他的研究成果又得到承认和推广。八十年代后,他除了担任复旦大学文艺批评教授外,还肩负一系列社会职务:上海画院兼职画师、全国外国文学会顾问、中华全国美学会顾问、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顾问、《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编委,《辞海》编委,以及外国文学、美术科主编,并光荣当选为上海市文联、上海笔会的成员之一,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的理事。1985年,伍蠡甫主编出版有《山水与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美术辞典》(伍蠡甫任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与夏仲翼合编《欧洲文论简史》。八十年代中后期,伍蠡甫主要从事西方文论研究工作,写作《欧洲文论简史——古希腊罗马至十九世纪末》一书(198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此外,伍蠡甫晚年还著撰出版了多本艺术理论专著:《访艺录》、《中国画论研究》、《伍蠡甫艺术美学文集》。伍蠡甫又是蜚声艺坛的美术鉴赏家和国画大师。他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伍蠡甫通过对中西绘画和画论的研究,逐渐感到现代西方美学,尤其是后印象派舍“再现”而取“表现”,强调画中有“我”,实与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优良传统,殊途而同归。他以为对中西绘画美学的比较研究,实为一项重要工作,因而他在这方面用了很大的功夫。他在山水画创作上,力求写生而不忘创意,注重“丘壑内营”,表达画家的真情实感和思想境界,富有学养和书卷气,曾多次在国内外举行个人画展。作品出版有《伍蠡甫山水画辑》,论著有《谈艺录》、《中国画论研究》、《伍蠡甫艺术美学文集》、《名画家论》,并主编《中国名画欣赏辞典》、《山水与美学》。同时,在教学领域开系统研究西方文论之先河,撰有《欧洲文论简史》,并主编《西方文论选》、《现代西方文论选》等。3外界评价著名画家高剑父赞誉他的国画:“雅得石涛之旨,能从北苑中写出自己个性来。,’刘海棠则称赞曰:“画笔老拙遒辣,实践理论相呼应”。徐悲鸿生前曾观赏过伍蠡甫国画展,他用杜甫诗句“元气淋漓嶂犹湿”来题赞伍老的山水画。伍老是位很具亲和力的专家,但他从不拿大摆架,而是不骄不躁,谦逊谨慎,平易近人,绝不搞“我是主编我说了算”。那时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扩大影响,提高辞典的知名度,伍老提出要增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和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研究员李铸晋为编委会的顾问,并写成专函要出版社复印转发给各编委征求意见。我看到专函后向伍老提问:可否也聘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考古系主任方闻教授为顾问?伍老马上同意,立即补充一信说:“方闻先生理应聘为顾问,兹附上他的通信地址,请贵社寄去聘函为要。”后有编委回函提出宜再加上刘海粟先生为顾问,伍老又欣然采纳。并具函让我登门拜望刘老,除送上聘书还请他为“名画赏典”封面题笺。伍老所营造的,就是这种民主、集中、和谐的团队气氛。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李槐之(1919.2—2007)别名果克,四川人。擅长美术编辑、美术评论。1939年四川成都复兴艺专美术系肄业,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后从事部队文艺宣传工作,1945年后调苏皖边区工作。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上海画报社社长、总编辑、编审,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负责人。上海美协主席团成员、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主要论文有《红太阳照亮桥尔沟》、《艺术大师黄宾虹先生》、《笔墨当随时代》等。曾主编《上海博物馆藏画》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苏石风(1921.2—)广东潮安人。擅长舞台美术、中国画。194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历任重庆中国艺术剧社、东山越艺社、华东戏曲研究院、上海越剧院舞台美术设计。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展。出版有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的布景、服装设计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蔡作意男,1928年12月生于浙江湖州,大学文化,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丝绸图案设计、色彩设计。曾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上海丝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香港“世界名人录”特约顾问编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79-80连续三年获纺织部全国设计优秀奖,创建中国丝绸流行色研究中心任主任,1982年创办中国流行色协会,创办流行色杂志,任《流行色》杂志秘书长、主编。先后七次代表我国出席巴黎IC国际会议任首席代表,80年获上海市劳模,87年获纺织部全国首届优秀设计工作者和全国劳模称号。发表论文《色彩定名探索》。编著出版《国际流行色研究》、《国际流行色探索》、《服装配色手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沈悌如(1925.8—1985.5)。浙江桐乡人。世居上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连环画。1946年始学连环画。1951年学习于上海连环画研究班。长期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事连环画创作。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干部。作品《木匠迎亲》(合作)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三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