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黄云松(1939.6—)浙江温岭人。中国早期的钢笔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后历任浙江文艺杂志美编,浙江工农兵画报浙江人民出版社美编室创作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编审,浙江彩虹卡通公司经理兼艺术总监。作品《热爱生命》获全国连环画二等奖,《静静的顿河》获全国连环画一等奖,责编《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获全国图书评选金奖。出版连环画相关的作品《战争与和平》《神秘岛》《人猿泰山》《福尔摩斯探案故事》《海底两万里》《凡尔纳四大科幻名著连环画》《80天环游地球》[福尔摩斯手稿钢笔毛笔]《荒野的呼唤[1]》《十字军的覆灭》《任弼时的故事》《人蚁战争》《活着的烈士》等数十册。可以说,他是当时中国连环画创作的领军人物。2010年移居新西兰,加入新西兰惠灵顿东方画会,担任副会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盛二龙(1948.9—)广东中山人。擅长油画。196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曾在文化馆工作。历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浙江画报》社社长兼主编。现旅居海外。作品有《红孩子、红队长、红爷爷》(合作)等。《山姑娘》(合作)、《江山多娇》(合作)获第三届全国年画展览一等奖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沈文强(1931.12—)江苏吴江人。擅长雕塑。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训练班学习。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作品有《于子三烈士》、《冼星海》、《鲁迅》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38年1月生于浙江宁波镇海。1956-1960年于中国美术学院(曾名浙江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版画系本科。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木刻版画和丝网版画创作,近来潜心将中国传统水印木刻技艺移植到丝网版画中以创建既具有东方美术水墨神韵又有西方现代艺术审美情趣的版种—水印丝网版画。作品曾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奖”和全国第十三届和十四届版画双年展铜奖。作品《有趣的书》参加全国第七届版画展,《绿库云霞》和《挥洒》分别获全国第十三、十四届版画展铜奖。作品多次出国展出。出版有《艺用人体结构运动学》、《丝网版画》以及《陈聿强水印丝网版画集》等。典藏机构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著作或译作《陈聿强水印丝网版画》1994年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钢笔墨水画技法》(译作)1993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丝网版画》(译作)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艺用人体结构运动学》1984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文章或短文《丝网“水印”-学习“木版水印”技艺得到的启迪》2000年第5期《丝网印刷》《走近“丝网版画”》2000年4月《美术报》《居室丝网版画》2000年第2期《丝网印刷》《夹缬-兼有孔、凹二种版型特征的我国古代印染技术》1999年第6期《丝网印刷》《网印艺术品企盼规范运作》1999年第5期《丝网印刷》《走自己的路—尝试水印丝网版画的初衷》1998年第4期《浙江美术界》;中国美协版艺会《百年中国版画纪念文集》《融通各种门类的丝网艺术》1997年第2期《新美术》《登上高雅殿堂的丝印艺术品》1996年第2期《丝网印刷》《对发展我国丝网版画的随想》1996年第2期《新美术》《灵气和神韵的追求》1992年《绘画技法与肌理》书中一章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探索的行迹》1986年第11期《浙江画报》《现代版画的国际规范》1986年第5期《美术》《丝网版画简介》1981年第4期《新美术》《音乐之都—维也纳》1988年第6期《浙江画报》美术作品发表《风骨》2004年第24期《中国版画》《曲院风荷》2004年3月《浙江日报》《曲院风荷》、《断桥残雪》2002年《西湖水印木刻藏书票》杭州出版社《梳》2000年第2期《新美术》《薄雾》2000年4月《浙江日报》《遗迹》《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花季》、《挥洒》2000年4月《美术报》《晨梳》、《黄叶》《镇海书画家作品集》1999年出版宁波出版社《遗迹》1998年第12期《中国妇女》、第6期《美术》、1997年3月《中国日报》、1994年第6期《中国版画》《黄叶》、《秋溪》1997年第1期《文化交流》《空谷疏林》1996年第2期美术研究《雨洒湖亭》、《露珠》1994年《浙江日报》《西湖之夜》1984《版画艺术》《月夜》1984年《水印木刻选集》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宏图》1983年《人民日报》;1981年11月《地质报》《小鹿》、《露珠》1983年《版画艺术》《雨》、《野百合花》1982年《中国版画家新作选》《有趣的书》1982年《文汇月刊》、《解放军文艺》;1981年《解放军报》、《文汇报》《青山恋》组画1981年8月《地质报》《春》1958年《人民日报》展览1、域外《寒雪》1998年大洋彼岸的版画美国《荷风》1997年中国美院版画系作品展香港《草寇英雄与皇帝老子》1996年第一届全球美展台湾;1992年第8届国际版画双年展韩国;1989浙江美术作品展德国《雨》1985年西湖的印象英国-大博物馆《幽潭》1995年中国美术学院木版画展日本;1990年国际版画展意大利《残荷》1994年中国综合美术展韩国《秋溪》1993年中国美术院校版画作品展《戏谑》1993年第12届国际版画交流展《倍司》1991年中国当代版画新作展日本;1988年中国美术作品展扎伊尔等非洲诸国《初秋》1987年中国装饰画与现代版画展英国;《溪》1987年中国版画展菲律宾《夏》1987年中国造型艺术精品展加拿大《月夜》1984年浙江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美国、加拿大《野百合花》1983年中国美术作品展丹麦《鹭鸶》1982年中国艺术展秘鲁等拉美诸国《白鹭》1981年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展香港;1980年第一届亚洲现代美术展《有趣的书》1981年中国版画展《朝鲜》2、国内《好一个茉莉花》2004年第二届全国丝网版画展《濯》、《梳》2001年首届全国丝网版画展《挥洒》1998年第十四届全国版画展《绿库云霞》1996年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倾诉》1996年第六届全国三版展《春雨》1993年第五届全国三版展《残荷》1992年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薄雾》1992年全国版画精品展《节奏》1991年中国西湖艺术节展《雪》1990年第十届全国版画展《草寇英雄与皇帝老子》198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初秋》1984年第二届全国三版展《有趣的书》1981年第七届美展《斑》、《青铜时代》1981年第一届全国三版展《生字》1962年第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走廊》1957年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3、个展《西湖十景-陈聿强水印丝网版画展》2002年杭州《陈聿强水印丝网版画展》1987年杭州;奥地利维也纳4、联展中国美术学院五教授版画联展2001年杭州、海宁陈聿强等四人版画联展1982年北京;1981年福州、厦门、漳州、济南、青岛、上海获奖:《挥洒》1998年第十届全国版展铜奖《绿库云霞》1996年第十三届全国版展铜奖;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奖》收藏《濯》广东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挥洒》、《有趣的书》神州版画博物馆《空谷疏林》、《神》、《书画》、《字》中国美术馆《雨》、《猫头鹰》英国大英博物馆《初雪》浙江西湖美术馆《初秋》湖南吉首大学美术馆《溪》茅盾纪念馆《草寇英雄与皇帝老子》台湾中兴大学艺术中心《好一朵茉莉花》、《酷》、《梳》中国美协版艺会、中国丝网印协《梳》、《归》、《濯》、《酷》浙江宁波镇海美术馆《绿库云霞》江苏美术馆艺术社会活动:2004年第二届全国丝网版画展评委2001年首届全国丝网版画展评委1987年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洪惠镇1946年.7月出生。福建同安人,中国画家兼美术史论家,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书画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顾问。1965年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史论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5年调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转授山水与花鸟画。山水画创作致力于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富有哲理意境之美,在当代全国画坛上独树一帜。代表作有《故土》、《旧荣》、《幽谷》、《心境》、《禅对》、《春晓》、《天地悠悠》、《岁月悠悠》、《春雨初晴绿到天》等,被分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今日之中国画》、《当代中国画探索佳作选》、《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百年中国画集》等学术性画集,并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展、首届全国中国画展、百年中国画展,被邀参加中国艺术大展现代国画展、首届与第三届全国中国画邀请展、中国现代水墨画大展、世纪之门中国现代艺术邀请展、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中国画大展、中国近现代书画展(1840-2000)以及全国政协主办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系列展等全国性与国际性重大画展。在海内外数十种美术刊物上更有大量作品被发表与介绍。传记载入《中国大陆中青代美术家百人传》、《中国当代知名学者辞典》等传书辞典,1997年被选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主编出版的中国首部电脑光盘百人图书《中国当代美术家》。花鸟画继承发扬诗书画结合的文人画传统,力求反映时代生活与精神情感,冀望证明这一最具中华文化特色的艺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焕发新鲜活力。创作之余,兼治史论,颇多著述。《中西绘画比较》、《戴逵》、《吴道子·王维》、《题画诗写作》、《中国美术通史》(合作)、《世界美术史》(合作)《试论中国画笔墨传统及其现代化》、《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走向未来的中国画》、《水墨写实人物画应当复兴》、《现代院体画》、《现代文人画》、《十国画不能全盘视觉化》、《保护文人写意花鸟“诗书画兼能”的创作传统刻不容缓》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法兰西功勋和贡献奖、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金星奖等。作品曾在澳门、德国、日本和大陆多次展示。主要著作有《刘国辉人物画集》、《当代美术家画库——刘国辉集》、《刘国辉水墨人体画集》、《刘国辉小品画集》、《刘国辉画集》、《水墨人体画探》、《刘国辉水墨人物画集》、《刘国辉人物画教学随笔》、《水墨人体画琐谈》、《名家速写大系——刘国辉》等10余部,出版VCD《当代中国画名家名作赏析与技法精萃》、《中国画名家经典——刘国辉的水墨人物画技法》。刘国辉的古装人物画有着宽泛的继承性,用笔抑扬有致、柔中藏刚、圆中具方;用墨融润苍腴兼济,轻淡婉约并运;造型简括精准,神采灵动郁勃、处处体现出传统绘画的精妙魅力。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朱维明(1940—)浙江温州人,著名版画家,版画文史专家。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赴云南从事美术工作。1980年作为浙美“文革”后首批招收的研究生留版画系执教至退休。在大量创作实践之外,著述长期关注中国现当代画坛人文历史,尤其对浙江版画文化考察深入。朱维明先生的创作生涯历经了多次社会主题的转型,处在中国现代版画形成初步成熟和繁荣的局面后,承前启后历史阶段。数十年来,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展览奖项并为国内外多家重要艺术机构收藏,代表作《葫芦信》、《黄河大合唱》、《先行者·苦行者——林风眠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南戏风流》等,鲜明反映出一代版画家在现实性、思想性以及艺术语言本土化这双重学理脉络的深化与开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2013年,朱维明先生将近600件个人作品及部分文献捐赠给浙江美术馆,为浙江版画典藏体系增添了厚重而多彩的一笔艺术财富。今年正值朱维明先生从艺六十年,浙江美术馆特举办“刻木·纪事——朱维明从艺六十年作品展”及推出《浙江美术馆藏朱维明捐赠作品集》、《刀耕笔耘——朱维明艺文选辑》,以此丰富系统地反映朱维明先生在创作与著述等多个方面的斐然成就。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韦天瑜(1956.4—),上海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0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1982年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留校任教1988年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1991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艺术系访问学者1991年-2001年旅居美国学院职务:2002年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副主任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副主任2004年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城市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成员2007年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7年中国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7年年度中国美术学院学科带头人、优秀学术骨干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人才专门评审小组成员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010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2011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系主任社会团体: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特聘理事中国雕塑学会特邀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环境艺术家协会会员科研和艺术策划:2001年主持策划杭州市西湖南线绿地改造公共艺术项目工程杭州2002年主持策划杭州市西湖西线绿地改造公共艺术项目工程杭州2002年参与策划院重点项目宁波高校园区“宁波名人院雕塑群”宁波2003年主持策划“系”当代艺术展杭州2003年参与策划中法文化年开幕式(文化部)巴黎法国2004年《法国时尚100年》研讨会——法国文化年(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北京2004年参与策划院重点项目上海市紫竹科学园区公共艺术项目上海2005年总策展人《黄天厚土雕塑大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世纪坛北京2006年《全国十所高等美术院校造型基础教学学生优秀作品展》研讨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06年学术主持《长三角公共艺术发展及动漫产业论坛》(三省十市十区、上海市宣传部、上海文广局等)上海2006年总策划主持《天行雕塑园》---2007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公共艺术项目(中残联、上残联)上海(获建设部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雕建设项目大奖)2007年总策划主持《熔点》上海国际当代金属雕刻展(宝山区)2007年评委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评选工作小组(上海世博局事务协调局)2007年策展人《世博想象》2007上海美术大展暨设计艺术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世博局事务协调局、上海市美术家协会)2007年参与主编《上海高等艺术院校素描全集》2008年专家中国上海世博雕塑评审小组(上海世博局事务协调局)2008年入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沿江景观带雕塑项目(上海世博局事务协调局)2008年入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主要入口广场雕塑项目(上海世博局事务协调局)2008年入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展示设计概念方案》(上海世博局事务协调局、中残联、上残联)2008年策划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方案作为优秀作品入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项目应征方案集锦>(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城市文化和视觉生产》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杭州2010年总策划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沿江景观带雕塑项目(上海世博局事务协调局)专题介绍:2002年韦天瑜专访《本色_文化丛林》浙江省电视台2008年《人民画报》报道:《塑形与塑魂__韦天瑜的雕塑艺术》11CN11-1424/ZISSN0448-93732008年入选《影响中国100位艺术大家》1949-2009经典卷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年2月ISBN-7-80220-401-0)2009年《为城市造像》——访上海世博会园区沿江景观带雕塑总策划韦天瑜解放日报(文化视角,世博文化人物专访系列之二)2009.8.112010年《世博园的诗意塑形》总策划人、雕塑家韦天瑜谈设计沿江景观雕塑新民晚报(ART世博专辑)国家艺术杂志2010,5,8个人作品:2001年《契约》多媒体个展杭州2002年《情结》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此展获建设部特别奖)杭州2002年《蔡元培与林风眠》(杭州西湖美术馆收藏)杭州2003年《鸟船·空巢》“系”当代艺术展杭州2003年《错掷》“地之缘”亚洲文化考察展杭州2003年《错掷》当代艺术展南京2003年《宁波名人院士群像》宁波2004年《纽约的记忆》“中国制造——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海2004年《中国结》“中国·想象”中国当代雕塑展中法文化年闭幕式巴黎2004年《地上地下》杭州新媒体展杭州2005年《当代人》“雕塑百年”大展上海2006年《进口苹果》“迁徙者家园”杭州2006年《李国豪校长肖像》同济大学100年校庆2007年《风追司马》“天行雕塑园”---2007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公共艺术项目上海(获建设部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雕建设项目大奖)2007年《记忆的碎片》“熔点”上海国际当代金属雕刻展上海宝山2007年《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肖像》获浙江省重点艺术工程项目铜奖2007年《记忆的碎片》(优秀奖)2007《世博想象》上海美术大展暨设计艺术展上海2008年《包》“介入:艺术生活366天”五角场800空间上海2008年《被捆绑的香奈儿》莫干山50号M50Y“解密行动”上海2008年《实况报道》“中国杭州第三届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2008年《外来人》2008上海双年展外围展“现场张江”上海2007年《悬浮特快》“与时代同行”长三角美术作品联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江苏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化厅、上海市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2008年《包》“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北京2009年《都市意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2010年《包》《经纬2010》公共艺术综合展(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馆系列活动,维多利亚官方文化交流系列活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合办个人著作及论文:2002年《重置空间》《雕塑杂志》20022003年《契约-我的个展》《雕塑杂志》20032004年《思维与视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2005年《白塔岭鸟语》《迁徙者家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2006年《有城建,没文化》《建筑与文化》2006,32006年《在真实中造境》《雕塑杂志》2006,42006年《艺术的无疆界》《清华美术》20062007年《重构城市图景》《上海美术》2007,22007年《SportinArt共震》《Vision青年视觉》2007.9。227页中国青年出版总社ISSN1671-3397CN11-3579J2008年《主题雕塑公园策划》《Sculpture雕塑》2009,12p44中国雕塑杂志社ISSN1007-2144CN11-3579/J2009年《变化中的艺术定式》《世界知识》艺术视界2010,5p15.世界知识出版社ISSN1003-028XCN11—1503/Z[1]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38年10月生,江苏苏州人。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198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留校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版画协会副会长。作品《新篇章》在第五届全国美展获奖。出版有《韩黎坤画人体》等。获奖记录:1979年第五届全国美展铜奖、1979年第六届全国版画展铜奖、1981年第七届全国版画展金奖、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1990年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金奖、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建国50周年全国美展银奖,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出版记录:《韩黎坤速写专集》、《韩黎坤画人体》、《石头人语》等。收藏记录: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四川神州版画博物馆、美国波特兰博物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潘锡柔(1935.11—)上海崇明人。擅长雕塑。1949年考入上海少年文化美术组,后转为行知艺术美术组。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艺术指导委员,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作品有《播种》、《西湖春晓》、《黄宾虹》、《江南无闲时》、《泳》、《蓝图》、《蔡元培》、《鲁迅》、《潘天寿》、《忆江南》、《决胜千里》等,有作品入选全国美展、获奖、中国奥委会等收藏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