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周国斌,1951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著名美术教育家,教龄20年,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被黑龙江、上海、深圳等美术馆收藏。版画《先驱》入选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北大荒系列1》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上海N0.5》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红军1935》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蔚昕,(1948.10—)江苏南京人。擅长插图、连环画、水彩。199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室内装潢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师。主要获奖作品:《童年的伊甸园》获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老鼠偷眼镜》获全国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本书作品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图书插图装帧双年展插图一等奖。该作家是中国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界的领军人物,在国内文学界享有盛誉,其大多数作品不仅在国内大量出版、经久不衰,而且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作者也因此获得了国内外许多的相关奖项,以巧妙的文笔和渊博的知识为广大的读者创作出了经典的文学名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秉坚(1960.4—)上海人。张秉坚,作品的媒介涵盖:绘画、装置和电影。出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93年在美国南卡莱罗纳州大学获得视觉艺术硕士学位(MFA)。1984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曾经入选1980年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壁画作品“中国铁路史”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上获得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t他曾经获得过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赞助的南卡来罗纳州立艺术基金会的奖金,还获得1994年纽约蒂夫尼基金会年度艺术家的提名以及入选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文化节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和可口可乐总部等机构永久收藏。张秉坚最新的装置作品“名人堂”(贪官油画肖像系列)还没有公开展出就已经引起了国内外zhu主要媒体的高度关注,包括:美联社、路透社[1]、BBC电视台[2]、NBC电视台[3]、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4]、南方人物周刊[5]、新华社[6]、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7],英国每日电讯[8],环球时报英文版[9],半岛电视台[10]等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章育青(1909.11—1993.10)浙江慈溪人。擅长年画。1925年入上海世界书局学习绘画,并参加书籍、设计、插图创作等。1956年为上海画片出版社年画特约作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专业画家。作品《上海大世界》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无宵灯》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海外滩》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南京长江大桥》入选全国美展。已出版年画一百余幅。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笔名谷容,祖籍浙江鄞县。1947年12月生于上海。美术史论家、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7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任上海市美术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兼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上海城市雕塑》第一、二集副主编。著有《中国美术之最》、《雕塑——空间的艺术》、《中国狮子雕塑艺术》《蒙娜丽莎大观》、《“上帝”的手艺—中外雕塑精品欣赏》、《城市的眼睛—世界景观雕塑漫谈》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 浙江宁波人。擅长水彩画。1946年入上海美专求学,后转入杭州国立艺专深造。长期从事水彩画创作与高等美术教学。曾先后在同济大学、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执教,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华东师大兼职教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上海水彩画研究会会长。作品《企》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出版有《现代水彩画技法》、《水彩静物――名家讲座丛书》、《张英洪水彩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安朴(1947.11—)上海嘉定人,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硬笔画研究会会长。曾任嘉定县文化馆美术干部和上海《解放日报》社美术编辑部主任,退休后约稿不断,成为上海最活跃的画家之一。代表作品《希望的田野》、《光辉的前程》从小爱好美术,师从哈定,擅长招贴画、插画、邮票设计、油画、钢笔水彩画。作品《书籍是知识的窗户》获1983年全国宣传画展览一等奖。作品《希望的田野》、《光辉的前程》被原国家邮电部采用,走上J10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纪念邮票。张安朴的钢笔水彩光彩夺目,油画隽永幽远,是描述上海情调的好画家。多次在上海美术馆、恒源祥香山美术馆等地举办画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周松生(1938~1994)江苏吴江人,定居上海。五十年代初开始学漫画,1960年安徽大学肄业。后在上海市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任高级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上海漫画学会理事,上海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擅长漫画、中国画和儿童美术教育。漫画代表作有《击鼓传花》(获1956年全国青年美展甲等奖)、《桂林会议甲天下》(获1982年全国漫画展佳作奖)。参与编绘儿童美术教育丛书《小学生画画》和《妈妈教我画画》,还参与创作美术电影《小哥儿俩》、《圆圆和机器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宗典(1911.7—)笔名荒翁,江苏宜兴人。擅长美术理论、水彩画。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留学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校研究生。上海博物馆从事文物资料工作。出版有《柯九思年谱》、《元任仁发墓碑的发现》、《辨郭升非郭祐之及其伪画》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桂铭1939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名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入上海中国画院创作。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刘海粟美术馆执行馆长。1988年起被评聘为国家美术师。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张桂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常务理事等。艺术成果 作品《画家齐白石》《天地悠悠》《荷满塘》分别在第六、九届全国美展上获奖。其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20世纪中国美术馆藏画集》《当代中国美术》《百年中国画展作品集》《张桂铭》(日本版)等。《画家齐白石》《彩荷》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收藏。1984年、1986年先后出访西德、日本,作品多次选赴美、法、意、日等国展出。出版有《中国名画家精品集-张桂铭卷》、《张桂铭画集》、《张桂铭》(日本版)等。他是中国现代极具原创力的中年国画家,海内外享有盛誉,被国内艺术评论家誉为“自齐白石而林凤眠之后的又一次递进”。风格特点张桂铭的画是静的。欣赏他的画也需要有宁静的心境,如同品茶一般,慢慢地细细地品味。他的画似乎不大注重单体形象的完整,却十分讲究整体造型的美观,常以极其简练的数个或数十个单体构成一个严谨完美的画面。若从画中拿掉一枝半叶,画面的美感即被破坏;若要硬添几笔,又令人感到臃肿繁琐。这种构图的审美意趣与现代抽象绘画十分相近,即是以小叶(点)、枝干(线)、花或果子(面)来构成一个均衡又富于变化的画面。那纵横交叉的树干所分隔成一块块各种形状的空白,那点缀于空白之中的花、叶、果、鸟,足以令人反复玩味。<林间幽禽>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精彩:在一个正方形的画幅中,花鸟占据了画幅的下半部分,“点”、“线”、“面”的巧妙组合,造成一种曲折而又舒畅的视觉美感。它使我想到西班牙画家米罗的画,轻松而充满稚趣。右侧一行题词从上至下,把上部的空白与下部的画面联成一体。此种构图在中国画中极为少见。一曰以线条强化表现力。张桂铭的线条除却惯用的中锋,较多地运用侧锋、偏锋乃至散锋,他说:“中国书法里有最好最丰富的线条。”确实,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传统中所谓的屋漏痕、折钗股、“吴带当风”、“高山坠石”及“曹衣出水”。他画花卉,最早画的是玉兰花,是齐白石删繁就简的线条功夫深刻地启迪了他。难怪程十发大师对他说:“对你产生影响的,就是你画过的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位是八大山人,另一位是齐白石。张桂铭以书法的线条入画,时有佳作。《蓝瓶玉兰花》用线由浓至渴,似断还连,遒中含韧,神完意足;《彩瓶花卉》运笔迅即果敢,一任挥洒,狂草式的线条凸现出画家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借花咏怀、以美悦人的初衷。二曰以色趣增加墨趣味。张桂铭喜用重色和原色,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具有穿透力和感召力。他变“随类赋彩”为“随意赋彩”,并不忌讳大红大绿、蓝紫相间,色彩用得是那么和谐、鲜活、亮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葫芦系列》中有深蓝色的果实,与黄色、红色搭配,这蓝色便成了清醒剂;《五彩夏塘》中的莲蓬,红、黄、蓝、白、绿,五彩杂陈,不但不觉得怪诞,反而感觉有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久违了的绚烂大美,它与现代都市人的审美情趣是如此吻合。三曰以奇宕意蕴新布局。张桂铭的作品多取满构图,于大密中留小疏,错落分布的空白,又似无数条小溪流,从四面八方流向整幅作品这条大江大海,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节奏和韵律。有的作品则以各自独立的篇章四处散落,貌离神合,既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以一条主线贯穿,这种处理手法,名之为“欲擒故纵法”。《荷花》十二通景为张桂铭荷花系列中的重量级作品,既可独立成幅,亦能联缀成巨制。线条恣肆清隽,似篆、似行、似草。画面红、黄、青、绿、紫、白艳丽炫目,他将现代绘画的视觉张力与中国民间艺术的喜庆格调糅作一体,韵味自然的情趣唤醒了赏画人美的感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