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张继晓,男,1962年9月生,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毕业。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同等学历研究生班毕业。曾任烟台师范学院美术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教授。北京林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实验室主任。张继晓教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和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关系的教学研究。出版著作《应用美术设计》,《醇美斑斓》。美术作品获首届全国师范院校美术作品大赛银奖,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铜奖,首届全国师范院校美术作品大赛优秀奖,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大展和出国展出,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作品及论文四十余幅篇,现主持北京林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实验室研究设计工作。主持过山东鸿远集团标志与形象规划设计,中古药业集团标志与形象规划设计,第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博览会策划方案设计,福山夹河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等十多项设计工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油画家、雕塑家、艺评人、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第一届艺委会成员(1986—2000)。1974年首次入选北京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85年至今作品参加中国美协、北京美协主办的各类展览20余次(并获优秀作品奖),曾在比利时、日本、新加坡、韩国展出;油画作品由国家政要和私人博物馆收藏。30年来从事绘画创作、杂志美术编辑、画刊主编、展览策划等工作。在报刊发表大量文艺评论、时评、杂文、漫画、插图作品、开设多个图文作品专栏;策划、主编、主创、合作漫画杂志、图书30余部(种),出版个人画册与合集数十部。曾受聘多为家媒体的特约撰稿人;有文字作品被列入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参考。策划、编辑、出版、运营多种畅销书刊。运营画廊、策划当代艺术展览、运作文化公司、网络公司和影视项目。1976年至1978年北京市大兴县委文化站美术创作,1978年至1984年北京市机械局下属工厂基层美术宣传工会干部,1984年至2000年民盟中央群言杂志社美术编辑创作,2000年至2001年中国青年报《都市传真》主编从事杂志编辑出版工作,2000年北京千禧龙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从事组织创作、展览工作,1987年至1989年中央美术学院带职学习。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文新亚,1960年12月生,江苏沭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学术身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炭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导师安徽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安徽省美术展览评审委员学术成果:1975年至1983年入选安徽省历届美展1980年获安徽省第二届青年美展三等奖1981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版画展1991年获安徽省美展三等奖2002年入选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2002年入选中国美协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2003年获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展优秀奖2004年获安徽省第七届艺术节银奖简历:1966-1976年小学、初中、高中1976-1979年安徽省五河县农村下放知青1979-1981年安徽宿州师专(今宿州学院)美术系1981-199年淮北矿务局岱河煤矿子弟中学1991-1998年淮北矿区工会宣传教育部1998-1999年淮北矿区职工俱乐部1999-2004年淮北矿区文学艺术联合会2004-2005年淮北矿业集团党委宣传部2005-2006年中央美院油画研修班进修2006-2007年中央美院硕士研究生实验艺术研究专业进修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73年生于北京,1987年至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美术专业中专毕业,1991年至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毕业,1995年至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毕业,1997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学。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讲师,中国画系列基础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清风》入选"第三届全国当代工笔画展",获优秀奖1996年《彝家姊妹》获"第二届全国民族百花美展",金奖2001年《转经》获"全国首届重彩画展",银奖2003年做为特邀画家参加2003中国重彩画邀请展(中国美术馆)《中国人物线描技法》荣获第六届重庆图书奖优秀教材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天津。国画作品《走过的路》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2届全国青年美展”。并获“第2届天津青年美展”二等奖。连环画作品《水乡一天》获中央美术学院院展二等奖。1988年与陈淑霞、王友身、刘炜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四人联展,展示了探索和尝试都市题材的系列作品。1989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参加日本著名画家加山又造讲习班。1990-1991年创作《雨*雪》、《烟*云》、《坐转椅的人》等系列作品,分别参加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新生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二十世纪·中国”大展及“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邀请展”,其中《坐转椅的人》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1992年《城市组画》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应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邀请,赴西班牙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活动,在马德里美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在马德里SERHIRA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顺访了意大利、德国、法国;参加中国画研究院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现代人物画创作研讨会”;作品《两个人》参加“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馆)。1994年《美术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作品《雨、雪》、《烟、云》、《细雨》《两个人》及数幅线描作品,并发表本人撰写《国画创新与生活体验》一文;《中国画》1994年第2期专题介绍发表《烟、云》、《午餐》、《母子》、《飘进的云》、《伴侣》等作品,批评家殷双喜撰文《直面人生—、刘庆和和人物画散论》;批评家易英在北京青年报撰文《走出水墨—关于刘庆和的水墨画》;发表作品《秋千》、《午餐》、《王先生》、《风》等;10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了《游戏》等90年以来创作的二十余幅作品,李少文教授为展览撰写了题为《庆和其人其画》的序言;1994年第5期《国画家》杂志发表《王先生》、《金婚》、《风》;作品《烟云》参加“第8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并获北京展一等奖;作品《飘进的云》参加广州博览会。1995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展。展出了90年以来作品共40幅,其中《都市上空》系列作品首次展出;在广州“门”字沙龙举办个展;《画廊》杂志1995年5、6期“工作室报告”栏目介绍近年来都市题材创作状况,皮力撰写《刘庆和的水墨画语,及其文化指向》一文;《美术文献》1995年第1期刊登《王先生》等;作品《伴侣》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在“红门画廊”举办个展,展出城市系列小品。1996年《母亲节》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精品展”;创作《都市上空》等10幅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96中国水墨现状展”,并有10幅作品收入画集;创作《初遇高度》等系列作品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人物画邀请展”;应中国画研究院邀请参加在无锡召开的“中国人物画研讨会”;《都市上空·夜》《都市上空·日落》发表于《中国画研究》第11辑。《线描组画》入选《中国现代线描》一书。1997年应新华社和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协会之邀,赴日本为大和市西鹤寺创作壁画和屏风画;创作《白夜》十余幅作品以《云中漫步》为题,在“红门画廊”举办个展。《远足》;《消夏》参加广州美术馆举办的“全国中青年画家邀请展”,并为广州美术馆收藏;《风》参加’97珠海“中国当代名家中国画邀请展“;《秋天的日子》参加上海“迎97·中国艺术大展”;接受美国CNN国际电视制作公司采访;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专题采访。1998年《学院艺术》杂志发表系列作品并专题介绍。创作《白垠》等作品20幅,以岸为题在红门画廊举办个展;香港南华早报发表合众社记者专访。题为《表现都市生活取得巨大反响的青年艺术家》;接受“WTN美国环球电视新闻”记者专题采访。作品《流星雨》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1999年《都市上空·日落》等8幅作品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四人画展.2003年参加了文化部与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东方之韵》。2005年嘉德拍卖《来了》图140*90cm(约8.6平尺)以成交价121000元在成功拍卖。2005年7月1日浙江中财夏季名家精品书画拍卖刘庆和人物画(尺寸68*68)33000元成交2004年9月19日荣宝艺术精品拍卖会作品—《人体》(尺寸:98*98)在荣宝艺术拍卖会上以3410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约合每平方尺4011元人民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家新,1967年生,祖籍辽宁。书法家王家新,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六届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财政部机关书画协会会长,财政部文资办常务副主任。著有诗集《北溟鱼》、诗词集《颐园诗草》、书法集《王家新书法艺术》、《王家新诗词书法集》等。书法家王家新通过书法与体育结缘是在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学财经的他大学刚毕业就举办了第二次个人书法展览,并在沈鹏书法精英班泰山主题诗书法创作展论坛上演讲。18年后,书法是他心中跳动的音符,在奥运会即将来临的日子里,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将这份奥运热情化为笔底激昂的旋律。他擅长行书,但行书似乎不足以表达激情,于是他选择了狂草。王家新的数十件书法新作赫然在目,这些作品多为八条屏、十条屏,字数多、尺幅大,气势宏阔,格调非凡。书法家王家新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以狂草写就的古希腊奥林匹克圣歌等与体育有关的诗歌、民谣;与中华民族崛起相关的内容,如1300多字的《中华世纪坛赋》等;与5·12汶川大地震有关的内容,如诗歌《2008安魂》、少字数作品《墟》等;再就是自作诗词书法作品。“如果有可能,我想把大部分甚至全部作品通过捐赠、拍卖等形式献给奥组委、捐给灾区、回报社会。”王家新这样期望。作品被中南海、中国美术馆、首都图书馆、中华翰园碑林等收藏和刻石。主编《中韩书法宝典》《北京书法论文集》《中国书法》《书法》《书法导报》《美术观察》等曾作专题介绍。书法家王家新荣获中国书协首届“德艺双馨会员”称号。2010年12月,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书协第六届副主席,成为中国书协最年轻的副主席。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山东省曹县人。号艺海斋主,1975年毕业于山东淄博医学专科学校。曾任菏泽市人民政府秘书,菏泽市文化局副局长,曹州书画院院长,菏泽市文联主席,中国文联艺术开发部常务副主任,曹州书画院,曹州碑廊创始人。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山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印研究院专家委员,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艺术顾问,中国剑光书画院顾问,中央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研究馆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展览,部分作品在日本、新加坡、波兰、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传略和作品被编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中华人物大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世界名人录》、《东方之子》等辞书。出版有《李荣海书法作品集》、《李荣海书法楹联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欧阳启名:1985至1986年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大专毕业,1986至1990年国家图书馆馆员,1990至1992年日本富士文化学院学生,1992至1995年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1992至1995年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辅助员,1995至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学生,1997年至今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系主任,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评审委员、教育部高校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职务经历:丁宁:1976年至1977年宁波六中高中毕业,1978年至1982年宁波大学本科毕业,1982年至1983年宁波效实中学任教、教工团支书,1983年至1986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86年至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1989年至2000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师、系主任。1993年至1994年英国Essex大学博士后研究,1998年至1998年美国哈佛大学高访学者项目,1996-2000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1996-1999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1989年至2000年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系主任。2000年起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最高学历与国外研究经历: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1988年12月),导师黄药眠教授、蒋孔阳教授2.英国埃塞克斯大学(EssexUniversity)博士后(1993年--1994年),导师迈克尔·鲍德罗(MichaelPodro,美术史论系教授,英国院士)3.哈佛大学美术系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2-5月),联系人诺曼·布列逊(NormanBryson,该系首席教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78至1982年中央工艺美院毕业,1982至2000年中央工艺美院教师、副系主任、主任,2000至2002年美国微软研究院掌上电脑界面设计客座研究员,2002-2011年任清华大学美院副院长、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美院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以计算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趋势必将促进设计学科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非物质的信息成为了设计的本体,因此需要建构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程序,以及设计美学范式和设计评价准则,形成一个适合非物质社会发展趋势的新的设计学科体系。同时,由于设计本身及其服务对象的复杂性,设计的多学科融合成为了必然要求。我们本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坚持交叉学科发展的思路,基于一个高起点的国际艺术与设计平台,在信息交互设计、数字娱乐设计、移动服务设计和新媒体艺术设计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激发人们以人文尺度对人类社会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批判性思考,促使人们以艺术的方式和美学的思维来审视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数字化世界,从而增强对人类本质问题——有关自然的、感官的、审美的和情感的等方面的关注,发展信息生态视野中的可持续性设计。2学术成果鲁晓波教授在信息艺术设计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在《装饰》、《文艺研究》、《美术观察》和《科技导报》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出版编著多部,如《数字图形界面设计》;多次在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亚洲(日本)国际设计大会、国际艺术与科学作品展暨论坛、国际交互设计论坛和中国人机交互论坛等做主题学术报告;他的艺术设计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中国工业设计金奖和国际艺术与科学作品展最高奖等奖项;他曾主持或参与了许多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其中包括“985”艺术与科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以及中国铁路客运专线信息导识系统设计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湖南馆展示设计总体创意策划项目等,由鲁晓波教授主要负责的信息艺术设计系、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与微软、诺基亚、IBM、宝洁、联想、美的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有着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理论、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