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万国华(1960.2—)江西南昌人。擅长版画。198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1984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现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教师。作品有版画《森林与小孩》、《军旗从这里升起》,漆画《老山兰》等。作品1986漆画《纺线线》被礼宾司作为国礼赠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7油画《栅栏》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展览1987版画《军旗从这儿升起》参加全国建军美展,获一等奖1988漆画《老山兰》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9水彩画《林莽鸟语》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92版画《树林与小孩》入选第九届全国版画展,获优秀奖1994水彩画《绿荫婆娑》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99水彩画《阳光斑烂》入选全国性美术作品展2001水彩《洒满阳光的看台》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2004漆画《牧歌》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04在美国纽约举办《万国华中国人物画》展览2008年出版《万国华水墨人物画作品集》

    居住地区
    江西/南昌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隆夫,男,江西浮梁县人,生于1931年11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书院院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隆夫为景德镇紫莲花网络有限公司大瓷网艺术家库陶瓷名家,其1995年被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出身于“陶瓷世家”,祖父王昌彬曾任晚清御窑总办。王隆夫他擅长粉彩古代人物画,兼及山水,意笔花鸟。他笔下的艺术形象,多取材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着力于真情实感,以工笔兼写意的手法塑造形象。王隆夫的作品熔诗词、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取其情境神韵,笔力刀功。立意气势磅礴,用笔苍劲古拙,格调高古秀雅,风格洗练含蓄,于淡泊中见浓烈,平易中求新奇。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均着意于生活真实[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多年在景德镇艺术瓷厂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王隆夫擅长运用粉彩绘制古代人物画,兼及山水、意笔花鸟。王隆夫的作品以古装人物为主,用笔苍劲古拙,立意气势磅礴,能融绘画、金石、诗画为一体。作品含蓄洗炼,於淡泊中见浓烈,平易中求新奇。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均着意於生活真实。他重视自然,一直强调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坚决反对娇艳媚世之风。所以,他的作品能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朴素自然的美感。王隆夫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工艺美术设计评比金杯奖和一等优秀奖。单个人物的特写,形肖神扬,意态天然,如王隆夫《一苇渡江》,令人击节称妙。绘诸多人物于一幅画中,分则个性鲜明,合则相映成趣,如王隆夫《唐三侠》,可谓匠心独运。王隆夫作品多次获奖。如王隆夫“粉彩八仙过海薄胎瓶”、王隆夫“粉彩夜宴图瓷板”等获国家级专业评比一、二等奖和金杯奖。王隆夫曾出席全国第二、三届工艺美术代表大会,获全国艺代会银牌奖。王隆夫多次应邀赴国外参展及技艺交流,王隆夫不少作品被国内外馆收藏机构收藏。作品赏析此件作品以神话《搜神记》为题材创作,描绘的是琴高跨鲤递入涿水中取龙子时的情景。画面布局构思精巧,波涛汹涌,狂风乍起,云雾弥漫,气势盖天,用以渲染琴高淡定执着的性情。琴高眉头紧锁,髯髯垂须,昂首远视,显示出艰险无畏、抗争不屈的道骨仙风。作品借鉴了任伯年、陈洪绶的人物画风格,笔势劲疾,跌宕起伏,纵横挥洒、老辣超迈,用线极具金石味,落笔重顿折多,圆中带方,高古奇骇,古韵盎然,将骨法用笔发挥到了极致。

    居住地区
    江西/景德镇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兆荣(1941.12—)出生于江苏滨海县。一九六五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承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先生。曾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书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江西省政协委员。现为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吴昌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品有《雨后》、《方志敏在狱中》等。曾获江西省人民政府文艺创作一等奖、江西省美术创作一等奖。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全国性书展。擅长书法磨漆画,曾有多幅磨漆画参加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美展,曾为驻外使馆、国宾馆创作大型壁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院、中国美术馆、浙江博物馆收藏,作品《毛主席重上井冈山》被外交部收藏。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锡良,男,原籍安徽省黟县,1922年2月出生于景德镇。中国首席工艺美术大师(1979年第一届当选)、中国瓷坛泰斗.其幼年家境贫寒,12岁辍学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学绘瓷画。1952年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2年后转入景德镇工艺社,随后进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王锡良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景德镇市首位获此殊荣者。1987年被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院长。其先后任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景德镇市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务委员。中国陶瓷美术馆名誉馆长、昌南书画院名誉馆长。[2]2013年8月24日,王锡良作品在石家庄市博物馆展出。2012年7月24日,中国陶瓷美术艺术类荣誉与职称高级人才为庆祝第四届中国陶瓷美术艺术类荣誉与职称高级人才颁证仪式、中华瓷艺六法、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培训班、中国陶瓷元素代码认号编制启动等多项文化艺术活动在天鹅湖宾馆举行。景德镇陶瓷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接受和通过了提名、酝酿,当代第一位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资格认证。当主席团成员、著名诗人,中国陶瓷美术认证专家将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证书颁发给陶瓷世家代表王璜先生时,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王锡良先生身体力行,学习进步的大师风范,让陶瓷美术广大同仁备受鼓舞。

    居住地区
    江西/景德镇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从一九零七年来到景德镇至一九六八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创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因工场倒闭,流浪街头,靠画鸟食罐为生。后受聘于陶瓷名家吴霭生制作仿古瓷,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打下了基础。吴病逝后,他摆脱仿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画的技法绘制青花,创造性地运用“铁线描”的笔法,创造出大方、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陈规陋习,在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抗战以后,瓷业萧条,他只得舍青花而从事釉上彩装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王步得以重新从事青花技艺,新的作品陆续出现。在传统技法上,他吸取国画泼墨方式,并发明了一种画上去会流动也会顿住的色料,使作品色泽鲜润发光,画面格外活泼而自然流畅。此外,他的青花斗彩、青花堆花等装饰技巧也同样引人注目。从1907年到景德镇,至1968年病逝,从事陶瓷青花艺术创作60余年,生平所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等瓷作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享有"青花大王"之称。其作品画意浑厚、清新、简洁、淳雅,运笔自如、流畅,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其主要作品有青花番里红“葡萄”纹盘、“荷塘清翠”瓷板及“牵牛花”扁方瓶;青花“双鲇”瓷板、“虾月”瓷板、“菜蔬”四方箭筒,“白菜萝卜”瓷板,“松石芝梅”图小罐等。[1]王步于一八九八年出生于景德镇。其父名秀春,为清朝同治、光绪间优秀青花画手。在父亲的薰陶下,从小喜爱绘事,但至父亲逝世,只得随寡母返回丰城长湖老家并上私塾三年。一九零七年,王时年九岁,在亲友的帮助下只身来到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从许学徒五年。至一九一二年徒满出师对所在工场倒闭,王只得靠画鸟食罐为生。鸟食罐虽为蕞尔小物,但王酷爱艺术、刻意求精,很得顾主赏识,不久,陶瓷名家吴霭生便发现了他的艺术才能,于一九一九年聘王入瓷业美术社担任仿古瓷的制作,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九二六年吴霭生病逝,王始摆脱仿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画的若干技法绘制青花,制作出大方、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繁琐陋习,在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直至解放前夕,瓷业萧条,青花瓷器产量尤少,王只得终止探索,改弦易辙,舍青花而从事釉上粉彩装饰,这一期间的彩绘多作人物、山水、丛菊。建国后,景德镇瓷业得以恢复发展,在党的关怀与鼓励下,一九五三年,他又振作精神从事阔别已久的青花艺术。一九五四年入陶研所。从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八年逝世以前,是他的艺术成熟期,在这一期间,为中德、中保等国际技术合作,提供了有关釉下彩绘的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他有巨型作品如高2·06米的万件瓶、三尺瓷板,亦有小巧精致的日用茶杯与碗盘。这些作品有人民大会堂的陈设瓷,亦有劳动人民喜爱的渣胎碗。其画意浑厚、茂朴、清新、遒劲,既有新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获得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有的在日本与苏联印成精美的图片,有的为上海等博物馆以及西德、日本的鉴赏家所珍藏。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镇市民间民俗文化协会、景德镇市民族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中心报江西省艺术工作委员会审核,提交中国陶瓷美术荣誉与职称颁证仪式酝酿,经得近百名中国陶瓷美术高级人才、大师、教授、新闻媒体代表意见,由正式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追忆其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王晚年十分讲究青料与瓷釉的色泽,他所使用的青料多由自己配制,一般来说,青中微带蓝黑,给人以庄重、浑厚、宁静之感。他的青花瓷忌用纯百釉,而常用一种白里泛青光亮度较弱的釉子,他认为这种釉比纯白釉和古代的重石灰釉含蓄,与青花结合有温厚的效果而无浮滑之感。除此之外,他选用与青花相斗的釉下彩料时,也不用铬绿、锰红,而喜欢选用釉里红与龙泉青釉及淡紫金釉。由于使用这些材料绘制,他的作品常常获得浑厚的艺术效果。注重造型与装饰的结合王的青花极为注意装饰与器型的统一关系,如一九六五年赴日展青花釉红扁方瓶,以牵牛花为装饰题材,纹饰随器型旋转而变化。所画鲇鱼、双鸭大盘,均随器型用半刀泥刻成水波纹,即使青花形象突出又与微微下凹的盘面极为一致,独具匠心。独特的用笔与用料国画上的渲染在青花上叫作“分水”,用青料在泥坯上分水与宣纸上泼墨作画不同,纸上作画当即可见效果,而青花“分水”当时只是黑压压的一片,只有在烧成之后才能见到效果。王步的大片分水(面积大的一尺余),从浓到淡一气呵成,料分五色,浑然一体,除“分水”之外,以线为骨,生平好用铁线描与折芦描,用笔圆润苍劲,其线条有如惊蛇走龙,疾驰于淋漓苍润的云水之中(分水)。王步除辛勤劳动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陶瓷遗产之外,其正直、朴素、不依附权贵的品格也为人景仰。他在旧社会曾拒绝给封建官僚画题材庸俗的作品,甘心贫穷失业。解放后辛勤劳动,为党为人民创作过无数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在去世前几年,在探求艺术瓷创新的同时,还希望普通的劳动人民也能使用他的青花,还画了许多民间用瓷的渣胎碗装饰纹样。足见他的艺术和劳动人民息息相关。青花是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高温釉下彩瓷,它成熟于元朝,发展于明、清,是中国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产品,在陶瓷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晚清开始,由于固守传统缺乏创新,加之粉彩瓷的冲击等诸多因素,青花瓷曾一度凌夷,几乎凋败。二十世纪初、中期,有一位青花艺人以执着的精神,数十年致力于青花艺术创新,使古老的青花瓷重新焕发出青春,他就是被人们尊称为“青花大王”的王步。建国后,王步的青花艺术进入了鼎盛期。他于1954年到陶瓷研究所工作,此后十余年他的青花绘画艺术日臻完美,达到炉火纯青程度。他所绘制的青花,门类齐全,风格各异,既有两米多高的大型花瓶,也有拇指般大小的瓷罐;既有高雅贵重的陈列瓷,也有大众喜爱的日用瓷。他的作品具有构图新颖、层次分明、色调浑厚、笔力刚劲、画意生动的特色,在构图上往往摒除一切非必要的配景,画面极为简炼而富有装饰性。尤其是他独创的青花大写意技法,大胆地将国画泼墨手法运用在青花绘画上,为此他专门发明了一种既会流动也能顿住的色料,创作时他先用大号分水笔甚至用汤匙将青花色料涂浇在坯胎上,然后再勾勒线条,使线条和渲染浑为一体,产生了很好的笔墨效果。解放后王步的代表作有:《青花釉里红葡萄纹盘》、《青花釉里红荷塘清翠图瓷板》、《青花釉里红牵牛花纹扁方瓶》、《青花双鲇图瓷板》、《青花蔬果纹四方瓶》、《青花松石梅图罐》等。王步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多年,所创作的各类瓷器作品数以万计。王步的艺术创新和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对新中国青花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得到普遍的喜爱,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所珍藏,并在国内外书刊上广为发表,成为青花瓷经典。

    居住地区
    江西/景德镇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京成,男,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个人简历:1995.9-1998.7,山东省昌乐三中 文科(艺术生) 高中 1999.9-2003.7,山东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 本科 学习委员2008.9-2011.7,山东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 硕士研究生 2011.8-今,南京工程学院 在工艺美术专业任教(讲授陶瓷艺术专业内容) 教师2017.9-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设计学(现代陶艺及理论研究) 博士研究生在读 重要参展:2016年,陶艺设计《《合影》》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 入会资格的一次条件2018年,陶艺设计《《大风歌》》千年景德·瓷上中国——首届中国(景德镇)当代陶瓷绘画作品展 入会资格的一次条件2019年,陶艺设计《《大风歌》》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进京作品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烈男,1946年7月出生,从事连环画,江苏少儿出版社副编审。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理论、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建筑壁画学会会员。教育背景:2003-200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漆艺专业,硕士学位;1998-2002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装饰艺术专业,学士学位。▄2014年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提名奖▄2009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展区▄2014年入选“大漆艺术——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福州展▄2005年入选“厦门2005中国漆画展”▄2013年入选“髹漆•咏怀——2013中国女漆画艺术家作品展”▄入选2013韩中当代漆画交流首尔展▄南京艺术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技能展▄2009年获“第五届中国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展”优秀奖▄2010年获“从河姆渡走来——2010第三届国际漆艺展”优秀奖▄2014年入选“大漆艺术——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福州展、北京展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伍立峰,男,1964年生于唐山1989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5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平面设计及理论研究,设计思维学与图形创意理论研究。1964年10月出生。1989年本科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200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苏州科技学院传媒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思路,重点攻关设计思维学与图形创意理论研究。近几年来在《美术与设计》《装饰》等杂志已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当代视觉艺术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装饰范例》上海书店出版社、《国际包装常识与包装设计》印刷工业出版社、《设计思维实践》、《图形创意新解》上海书店出版社、《AlvaroSiza大师系列阿尔巴罗?西萨》中国电力出版社等9部,主编教材22部;先后主持和参加了校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信息化图像时代的视觉语言形态与传播策略研究》等9项,08年获校级《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设计作品获得省文化厅和宣传部以上奖励12项,其中2005年设计作品《声色奥运》获“第六届全国体育美展”优秀奖并获省级金奖,作品被“中国奥委会”收藏。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勉江苏无锡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擅长色粉画、油画、版画。作品风格写实抒情。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版画家协会副会长,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担任苏州美术馆首任馆长,苏州市文联委员,多次担任省美展评委。1964年有作品首次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此后,作品经常在国内各类重大美展以及欧美、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展出,并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2002 年,粉画《苏州水乡系列》在法国参展,获二等奖。《苏州水乡之四》被“ASIATICA“艺术博物馆收藏。先后获国外奖项两次,国内全国奖项两次,省市级 奖项十多次。版画《洞庭红》入选全国第十届版画展、《藕香》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版画展、粉画《人体》入选全国第五届水彩粉画作品展览。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