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冯兆平1943年生,男,汉族,广东省阳江市人,1962年毕业于广东湛江艺术学校美术专业。现任湛江市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湛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湛江画院院长、广东省政协委员。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及第七、十二届全国版画展。其中代表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百年版画》、《中国优秀版画家作品选》、《中国当代版画》、《中国水印版画》、《今日中国美术》。出版有个人专集《冯兆平》、画册《冯兆平版画选》、画册《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丛书——冯兆平》。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介绍个人艺术成就的专题片《一个画家的乡恋》,个人艺术简历编入《中国现代版画史》及多种艺术家辞典。其作品主要被欧洲木版基金会、日本村上美术馆、日本中日友好画廊、韩国木版文化研究所、神州版画博物馆、青岛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等收藏。2主要参展1974年全国美术作品展;1977年全国美术作品展;1980年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81年全国美术作品展;1981年第七届全国版画展;1981年第二届亚洲现代美术展(日本福冈)1982年第六届挪威国际版展(挪威);1983年第八届全国版画展;1983年中国版画展(丹麦);1984年中国版画展(加拿大);1986年第九届全国版画展;1987年中国现代版画展(日本东京都);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90年第十届全国版画展;1992年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1993年中国版画版种大展;1994年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1997年中国艺术大展;1997年波兰国际藏书票展(波兰华沙);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99年中国当代版画展(西班牙马德里);2000年第十五届全国版画展;2000年中国百年版画展;2002年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2003年中国当代木刻版画展(大英博物馆)。第十届全国美展个展:1993年渔港情思——冯兆平版画展(广东画院);2002年冯兆平国画展(潮洲华声艺术馆);2003年南海潮——冯兆平国画展(青岛博物馆)2003年参加中国当代木刻版画展(大英博物馆)、举办“南海潮—冯兆平国画展”2004年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5年参加广东省第四届国画展主要获奖1990年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1991年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1995年日本村上美术馆优秀奖;1995年中国藏书票龙、书专题展银奖;1998年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展银奖;1999年被评为中国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

    居住地区
    广东/湛江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朱天玲(1947.5—)广东兴宁人。擅长版画。1969年开始美术创作,曾在广东新丰县文化局负责群众美术工作。现为广东省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美术编辑。 作品有《天山南北》、《岭南三月荔枝红》等。 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陈克平(1952年—)江西临川人,擅长版画。1977年毕业于江西文艺学校美术科,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院版画系。1989年毕业于该院版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作品《孤独者》参加第七届全国版画展。《海风·阳光》获第八届全国版展优秀奖。《晚风轻轻吹》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老墙》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老屋》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出版有《陈克平全心油画集》。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夏立业,全军高级艺术职称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美学会常务理事,原广东舞美学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35年12月生于山东淄博市桓台县。196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分配到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工作。1963年调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工作,历任舞美设计,舞台队长,艺术指导等职至退休。1960年设计河北梆子剧《杨门女将》(河北梆子剧团演出),实习作品,成绩优秀。1961年设计歌剧《刘三姐》,在浙江歌舞团演出,是毕业优秀设计。1964年设计话剧《南海长城》,参加北京会演,获中央文化部优秀奖,毛主席观看并接见,在《戏剧报》封面刊登设计图并有龚和德的评论文章。1965年设计话剧《带兵的人》,北京调演,获总政文艺奖。1965年设计话剧《英雄工兵》,北京会演,获总政优秀奖,《戏剧报》封面刊登了设计图1977年设计话剧《秋收霹雳》,在北京全军第四届会演获优秀奖,并在中央戏剧学院院刊《戏剧学习》上发表了《秋收霹雳》的论文。1979年设计话剧《神州风雷》,在北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会演,获一等奖。1981年设计话剧《北上》,在北京,上海演出引起轰动,杨尚昆亲切接见并设家宴招待。1982年设计话剧《祖国屏峰》,参加北京会演,获解放军文艺奖,记集体二等功。1982年设计话剧《南海长城》,《秋收霹雳》,《神州风雷》,《北上》,入选参加首届全国舞美展,并到日本东京展出。1983年设计话剧《马克思流亡伦敦》,参加北京调演,获鲁迅文艺奖。1985年设计话剧《南国的风》,获广东地方奖。1987年设计话剧《大趋势》,参加北京全军第五届文艺会演,获优秀奖。1991年在全国第二届话剧艺术成就评奖会上,获得金狮奖。1991年立二等功一次。1962年版画创作《傣家风情》参加北京春季美展。1963年版画创作《渠水长流》,《杨柳吐絮时》,《绿色山谷》,入选参加全军美展。1964年版画创作《收割忙》入选参加全国第三届美展,为中央文化部收藏,并到法国,德国,日本等十余国展览。1964年版画创作《槐花飘香蜂场忙》参加第三届全军美展,并载入全军版画集。1974年版画创作《喜送丰收粮》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1977年版画创作《椰林情深》参加全国美展。1981年版画创作《草原晨曲》参加全军美展。1985年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个人水彩画展。1987年在广州东方乐园举办个人水彩画展。1988年被总政聘为全军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89年立三等功一次。1991年油画创作《小院》参加中日合办的“中国的四季”美展获银奖。作品被日本东京美术馆收藏。1992年在山东淄博群众艺术馆举办个人国画展。1992年国画作品《仙鹤图》在全军书画篆刻大赛上获一等奖。1994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夏立业画集》1996年获广东剧协突出贡献奖。1998年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在山东淄博“桓台博物馆”举办个人油画展。2001年在青岛群众艺术馆举办个人油画展。2002年在青岛“黄岛艺术中心”举办个人油画国画展。2003年在广州“翰林斋”美术馆举办个人油画展。2003年在山东淄博“桓台博物馆”举办个人国画展。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女,浙江镇海人。擅长版画、美术教育。1948年读于上海育才学校绘画组。1950年参加解放军华东军大预科学习,后在南京军事学院文工团美术组。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后在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历任书籍装帧教研组长、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盟委员、广东省陶行知研究会名誉理事。1996年获“新兴版画鲁迅奖”。作品有《爱因斯坦》、《窗前》、《小城春雨》、《夏日的风雨花》。水印木刻《故乡》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邓子敬,男,1943年12月生。海南琼山人。擅长中国画、版画。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硕士研究生班。现为广东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协会员、广东省美协理事。作品曾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其中《新医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喧闹的胶林》被天津美术馆收藏,《阳光下》入选1986年联合国举办的国际和平年美展,《胶林晨曲》获1983年全国农垦美展优秀作品奖,《幽谷饮鹿》、《椰村湖畔》入选1984年南斯拉夫举办的卢布雅国际展览,《椰香》获国际文化交流奖,《金秋银流千谷韵》获中日文化交流24回优秀作品奖。作品《江峡清流汇大海》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作品《雄奇独秀南海湾》获得“首届中国书画收藏双年展”金奖。已出版《邓子敬画集》、《邓子敬美术作品选》、《邓子敬黎族风情系列》、《邓子敬访塞浦路斯速写选》、《椰风海韵——中国山水画选》等画集。其传略被编入《中国美术家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人大辞典》等。主要作品有:《喧闹的胶林》、《阳光下》、《胶林晨曲》、《幽谷饮鹿》、《椰村湖畔》、《椰香》、《金秋银流千古韵》、《雄奇独秀南海湾》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刘其敏,天津汉沽人。素描与版画创作艺术家。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汉沽镇上村(现为天津市汉沽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50年入天津艺术馆美训班,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后在中南美专附中任教,1958年随中南美专南迁至广州,从广美附中调任版画系执教,任广州美院版画系素描、水彩课并兼基础教研组工作,教授。1987年4月退休。刘其敏老师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于2010年1月22日19时去世,享年81岁。代表作有《海滩上的防护林》、《万帆待发》、《盛夏》等,素描创作《蝉声起伏》及《建桥》组画等。出版有《刘其敏素描风景选集》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福建永定人。原名胡以撰,后改今名(见1938《新华日报》,1939《八路军军政杂志》),曾化名胡白夫。版画家。少时在印度尼西亚读小学,1925年毕业后,回国入厦门集美师范学校从张书学中国画。1929年入杭州国立艺专。参加一八艺社和美联,并加入共青团。1930年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在新兴版画影响下自学木刻,作品《流离》、《饥民》等于1931年参加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受到好评。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他以目睹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的经历刻成闸北风景,并以《失业工人》、《恐惧》、《到前线去》参加春地美术研究所举办的木刻展览会。1933年编印《工人画报》和秘密为中国自济会刻制小册子。此外,还参加野风画会和MK木刻研究会活动,同年7月被捕入狱。1936年出狱后在厦门《星光日报》当木刻记者,并任厦门美术专科学校木刻教员。1937年到延安,先在儿童剧团和抗战剧团工作,为配合抗日宣传,刻有《组织起来》、《肃清汉托匪》、《交公粮》、《抗日群众大会》等作品,后调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翌年任该院木刻工作团团长,在敌后开展木刻宣传工作。1939年冬试制水印套色新年画,受到敌后根据地群众欢迎,之后创办木刻工场,创作《参军》、《破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等作品,并为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敌后方木刻》。1942年,创作了《不让敌人通过》、《胜利归来》、《牛犋变工》(见彩图[《牛犋变工》(中国现代)])、《攻城》等套色木刻,画风粗犷厚重而古朴,色彩浓郁,个性鲜明。1948年冬,跟随部队进驻天津,任天津美术工作队队长。1949年调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授,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建作出了贡献。1953年受命筹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58年学校迁至广州,改称广州美术学院,任院长。这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已经搁笔多年的油画艺术的实践,创作了革命历史画《开镣》、《前夜》、《挖地道》等。这些作品以生动真实、情感真挚和质朴著称。出国访问时,画过《列宁墓》、《列宁住过的草棚》、《格但斯克造船厂》等作品。离休以后,到东南沿海和西北地区写生作画。画有《汕头风光》、《开平码头》、《冶春园》、《海上油井》等,尽力表现国家建设新成就的美。他的画立意明确,主题鲜明,构图简洁粗犷,笔触厚重质朴,色彩丰富强烈。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陈晓南 (1908.2—1993.10)别名晓岚,曾用名桂荣。江苏溧阳人。擅铜版画。1927年至1929年在无锡美术专科学校读书1930年至1934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学画。1935年在南京参加中国文艺社工作,1937年随社迁重庆,后参加中文艺术系战地写生团到河南前线写生。1940年进徐悲鸿创建的中国美术学院为副研究员。1946年赴英国留学。1950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1953年任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1961年调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版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长于版画、中国画。铜版画《浇钢锭》、套色木刻《万古长青》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余如铜版画《葛洲坝水库》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运辉(1932.1—)广东兴宁人。擅长版画与美术教学。1953年毕业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1956年毕业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石版画学科教研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发表、出版、展览和被收藏,作品《客家山村》和《瓜棚》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发表《特色与黑白》、《浅谈石版画的艺术语言》等论文。获“鲁迅版画奖”。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