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江西铅山人,擅长油画、水彩画、美术教育。1950年入四川蜀中艺专——重庆艺专学习,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后任上海戏剧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有《开端》、《黄山百丈泉》、《浦江夜游》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万古蟾(1900.1.18-1995.11.19),江苏南京人,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万籁鸣之孪生弟。192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先后在本校、上海大学、南京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任教。1900年1月18日生于南京。1920年,自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毕业,在母校以及南京美术专门学校任西画教员。1925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与其兄弟一同创作了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1926年,进入长城画片公司任美工,其间万氏兄弟合作完成了中国首部无声动画《大闹画室》,他还独自完成了滑稽短片《一封寄回来的信》的创作。1930年,与兄弟一同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创作了《纸人捣乱记》。1931年,他们先后为联华影业公司与明星影片公司制作了《同胞速醒》、《精诚团结》、《狗侦探》、《民族痛史》、《龟兔赛跑》等多种题材的动画。1935年,创作了中国首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前往武汉与兄弟会合,在这里加入了中国电影制片厂卡通室,并参与创作了《抗战歌》、《抗战标语》等动画。1940年,出任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卡通部主任,期间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9年赴香港,担任长城电影公司美工科长。1956年,万古蟾返回上海,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剪纸导演,并于1958年创作了剪纸片《猪八戒吃瓜》。此后他又先后导演了《渔童》、《济公斗蟋蟀》、《猴龟分树》、《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与钱运达合作导演)等众多动画片。他还曾担任过中国动画学会顾问,第五、七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等职。1995年,逝世,享年95岁。2家庭背景万氏四兄弟出生于南京一个商人家庭。他们的父母一共生下十个男孩,其中三个出生不久即夭折,还有三个也因病先后去世,活下来的只有四个,这就是:老大万籁鸣和老二万古蟾(双胞胎),老五万超尘和老六万涤寰。万氏四兄弟从小就喜欢绘画。1919年,19岁的万籁鸣向上海商务印书馆投寄画稿,毛遂自荐,终于被录取在该馆美术部工作;不久,万古蟾考进上海美专西画科插班学习;万超尘则考进上海东方艺专装饰系。3主要作品1926年入长城画片室创作出中国第一部无声动画短片《大闹画室》,1931年制作了宣传抗日的动画片。1935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0年与其兄共同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1958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他创作的剪纸片,吸收皮影、窗花、剪纸等古老民间艺术,人物造型生动细腻,情调古朴典雅,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4所获荣誉<人参娃娃>于1961年获民主德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1979年获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金色的海螺》于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剪纸片<渔童>于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沈之瑜(1916.5—1990.12)别名茹茄,浙江杭州人。擅长油画、美术史论。1935年毕业于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助教,《滨海报》编辑,华东军政大学文工团团长,文化局局长,上海博物馆馆长。论著有《关于任伯年的新史料》、《伟大的中国青铜艺术》、《倪瓒“渔庄秋霁图”解说》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全国政协委员、新美术运动的推动者、美术教育家、百岁老人刘海粟先生,因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经专家全力抢救无效,于1994年8月7日凌晨零时3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刘海粟先生14岁进常州绳正书院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1918年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任教,1929年任法国巴黎格朗休克美术研究院研究员,1945年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文联名誉主席、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美术馆名誉馆长,上海油画雕塑院高级艺术顾问,民盟上海市委顾问。是第一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刘海粟先生是我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是当今我国艺术界誉满中外的杰出的美术教育家。1912年,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1918年应聘在北京大学讲授《艺术思潮》并举办个人画展,创立“天马会”,倡导美术改革。他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实行人体模特儿写生,遭到军阀的通缉和封建势力的围攻,自始至终表现出坚持真理、维护学术尊严的决心和“刀锯鼎镬,所不敢辞”的无畏态度。同时,刘海粟先生率先在美专实行旅行写生和男女生同校学习制度。1918年,先生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业性的《美术》杂志,为新文化启蒙运动作出了贡献。1929年和1933年,先生两度赴欧洲考察,并主办了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以后又辗转于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于1943年回国,复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1952年之后,先生出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和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期间,对艺术教育作出了新的贡献。他亲自培养研究生,用在香港举办画展所得款项一百万元港币捐给南京艺术学院购置图书、教学设备,并设立刘海粟奖学金。在1985年和1986年两次亲自到南艺颁发奖学金时,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师生为弘扬民族文化而努力。刘海粟先生的艺术成就卓著,享誉美术界。他擅长于中国画、油画和书法,对诗词亦有很深的造谐。在长达80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学贯中西,艺通古今,独树一帜,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影响播及海内外。为攀登艺术高峰,他不辞辛苦,先后十上黄山,使自己的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他曾多次在日本和欧洲等地举办画展,其中许多作品在国际画展中获奖,有的还被日本、法国、德国美术馆所收购珍藏。海外学者誉先生为“中国文艺复兴大师”,“足与近代欧洲大师并驾”。先生于1985年曾先后获得意大利国家学院颁发的奥斯卡奖、意大利国家学术研究中心颁发的世界文化奖、欧洲学院颁发的欧洲艺术大纛奖、国际艺术家联合会颁发的功勋证书、意大利培德利亚桑斯学院授予的“艺术骑士”称号及“大师院士”证书,1991年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刘海粟先生学术著作颇丰,在艺术实践的同时,还致力于艺术理论研究。主要著作有《画学真诠》、《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存天阁谈艺录》、《黄山谈艺录》、《刘海粟艺术文选》、《石涛与后期印象派》、《中国绘画的继承与创新》等。这些著作是他一生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结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刘海粟先生热爱祖国,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海解放前夕,他率领上海美专的师生护校迎接解放。解放以后,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信任,更激发他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不断探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尽管1957年后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文革”中受到迫害,也未损折他的爱国之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多次参加赈灾义卖活动,表示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继续努力。1981年,当他被意大利国家学院聘为院士并获金质奖章时,他表示:“荣誉属于祖国,我的艺术作品从来就是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创作的。”1985年,邓颖超同志在中南海接见刘海粟夫妇时说:“您是一位爱国画家,作了许多贡献,所以大家都尊敬您。”即使在生病住院的最后日子里,他还向党表达了自己“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志在报国,弘扬中华文化,为人类贡献,为炎黄子孙扬眉吐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赤子深情,并表示要把自己一生收藏的稀世珍品和一生的主要作品捐献给国家。刘海粟先生对上海筹建的“刘海粟美术馆”十分关心,当他亲临察看后非常满意,对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和爱护表示由衷的感激。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邵黎阳(1942.5—)浙江镇海人。擅长版画、油画。1961年入伍,曾任某军政治部专职美术干事、《解放军报》美术编辑,1983年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现任编辑部主任。作品有版画《山高攀》、《胜利的旗帜》、《航标灯》(合作),油画《房东》、《马石山十勇士》、《天福山起义》等。著有《藏书票入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周碧初(1903年—1995年),福建平和县人,著名油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周碧初先生是中国油画的先驱者之一。水粉画《苹果》、油画《桃》、《春色》被上海市美术馆收藏。1992年江苏省美术馆收藏油画《梅园新村》,1992年周碧初艺术馆于福建省平和县落成。著有《油画概论》等书,出版过多种个人书集。生平师从约纳斯、罗隆教授,与徐悲鸿、颜文梁、林风眠等皆同窗好友。1930年任上海美专西画教授。1932年任上海美专西画教授。作品《西湖》发表于英国专业刊物《画室》。以画友身份参加第一届决阑社展览。1933年应徐朗西之邀,任私立新华艺专油画系主任。1936年参加徐悲鸿等发起之默社画会,并参加第一届绘画展览。1937年兼教于上海漳泉中学。1939年与朱屺瞻、陈抱一、钱鼎、宋钟沅在大新公司举办五人联合油画展览会。1941年任教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4年在上海南京西路南海花园举办个展。1947年主编《中国美术年鉴》,并刊印作品《风景》,并在香港、台湾举办个展。1949年侨居印尼。1954年蒙印尼总统苏加诺博士的接见,并收藏题名为《言子墓》的一幅油画。1960年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61年作品《英雄山》被上海博物馆收藏。1962年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1963年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65年任上海市油画雕刻创作室画师。1981年由颜文梁作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周碧初画集》。1982年应福建省美协之邀,在福州、平和、厦门举办个展。1983年新华艺专校友会艺术作品展览在上海市美术馆举行。1985年作品《宋庆龄故居》获上海美术作品佳作奖,入选全国美展。1986年任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顾问。12月在新居落成的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1987年任上海市艺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美术专业评审成员。参加上海举行的上海台湾画家作品联展。1989年水粉画《苹果》、油画《桃》、《春色》被上海市美术馆收藏。1992年江苏省美术馆收藏油画《梅园新村》,周碧初艺术馆于福建省平和县落成。周碧初(1903-1995)生于福建平和。1924年厦门美专毕业,翌年赴法国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与徐悲鸿、颜文梁、林风眠等为同窗好友,1930年归国,参与徐悲鸿等发起之“默社”画会,参加第一届绘画展览,此多次参加重要联展和举办个展,1949年侨居印尼,1959年6月在雅加达举办大型画展,1960年回国定居上海。著名油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周碧初先生是中国油画的先驱者之一。二十年代留学法国,1930年学成归国。先后在上海新华艺专和国立杭州艺专任教授。嗣后曾侨居印度尼西亚多年,1959年自印尼回上海探亲,目睹新中国画坛欣欣向荣的景象,决意回国潜心创作。碧初先生留法师承印象派的艺术方法,他意识到欧洲这一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画派,系受东方艺术的启悟而开创了西方绘画划时代的新篇章。印象派特别强调艺术个性,在印象派、后印象派乃至表现主义诸大家之中都是各显个性、异彩纷呈。周碧初在采用对比色并置和反衬的技法的同时,更注意细笔触和点簇的表现力与生动性。他又注意融入中国民间艺术夸饰的精华的文人画的点、线之法,使周碧初的油画别具中国的和他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画的静物中如黄的柠檬反衬着钴蓝的底色,其间又以跳动的朱色和淡紫的细笔触加以反衬,格外显出透明和厚重感;周碧初画的风景,淡红与纷绿交错,蓝与画并置而显得分外明丽清新。他不采用印象派以前的拘泥于描摹体积和强调明暗关系,而是直接运用色彩的对比组合取得整体的和谐,构成明快生动的气氛与画面;不表现光源,而自有光彩照人的效果,如所作的《沙浪岸村(印尼)》及《古城水乡(常熟)》都富有这种特色和魅力。南洋群岛亚热带明艳的风光曾深深吸引着这位善于捕捉色彩感的中国艺术家。碧初先生回国之后,祖国广阔的地域,生活风致丰富多彩,唤起了他新的艺术激情,多年不辞寻劳奔走南北各地,攀山涉水进行写生,祖国的秀丽山川名胜古迹和优异的历史文物对这位海外归来的艺术家有更亲切的感受与启迪,他的创作进一步有新的探求,艺术表现也有更多变化。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政通人和,这位归侨老艺术家更是意气风发,他常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好的心境。"周先生今已届九旬高龄,每天仍辛勤作画,一如既往的怀着一颗朴实、谦和的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地耕耘、探索。作品曾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私人收藏。著有《油画概论》等书,出版过多种个人书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俞云阶(1917.1—1992.5)现代著名画家。江苏常州人。1934年报考苏州美专,为校长颜文梁破格录取。1939年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吕斯百、黄君璧,1941年毕业。精于油画,兼长中国画。1942年在重庆举办个人中国画展。曾任国立艺专、苏州美专西画教授。1956年被推荐在北京进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进修班苏联油画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进修。1957年被错划“右派”。1960年起在新创立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执教。1965年入上海油画雕塑室从事专业创作。1979年经彻底平反,为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艺术顾问,上海画院兼职画师。1980年应邀赴日本讲学。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油画代表作有《嘉陵江边》、《吾国吾民》、《笛声》、《孵》、《巴金像》等。画风写实,注重表现现实题材。1956年所作油画《日日夜夜》,是新中国首次入选法国(巴黎)春季沙龙的作品。1982年与夫人、油画家朱怀新在上海、南京、福州、南昌等地举办双人画展。1987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俞云阶油画中国画展览”。出版有《俞云阶油画辑》、《俞云阶中国画、油画作品选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7岁入青浦西溪小学,13岁为上海仁丰染织厂练习生,16岁再入上海第四中华职业补习学校求学。早年师从张充仁习西画,1938年秋参加新四军,为教导队学员、战地服务团团员。1939年任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宣传干事及新四军政治部组织干事。皖南事变后辗转回上海,入充仁画室从张充仁学画多年,并在永兴邮包运输公司任职员,又任中国女中教员,《月刊》杂志编辑及大中国图书公司编辑。1950年任上海文化局美术科科员。1952年调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专业宣传画创作干部,后任宣传画年画编辑室副主任。画有《保卫和平是英雄建设祖国是好汉》。所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获1983年全国宣传画二等奖。所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于1983年上海文化局上海美协评为优秀奖。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宣传画编创室副主任。作品有宣传画《全民皆兵保卫祖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热烈庆祝五届全运会胜利召开》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哈琼文回族,北京人。擅长油画、宣传画。194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历任南京华东军事政治大学文艺系美术教师、北京中央军委文化部美术工作室创作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专职画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宣传画《毛主席万岁》、《美帝国主义从越南南方滚出去》、《以最佳精神创最佳成绩》;油画《志愿军铁道侦察英雄》、《建设炼油塔的人们》等多次入选全国美展,部分作品荣获全国美展银奖及佳作奖。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游龙姑(1923.8—1993.9)女,福建福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油画、宣传画。1949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曾任军政大学文工团员、美术教员、总政文化部美术创作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业画家。先后创作宣传画、年画、中国画、水彩画及油画百余幅,并出版或发表,或参加展览。代表作有宣传画《支援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1962年以中外文出版在国内外发行,并被日本东京讲谈社收入《现代世界》第一卷以彩版刊出。1991年所作宣传画《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获全国宣传画展三等奖,并以彩版刊于《美术》杂志1991年第10期。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水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