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陈培荣教授,1941年出生于上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水彩画协会艺术顾问、法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艺术大师。历任上海轻专美术系系主任、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等职。四十余年来,陈培荣教授在艺术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培养了大批卓有成就的艺术人才,自已也创作了大量的精品杰作。现代艺术是一个发展中的文化产物,它的内核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它的外在是形、色、结构和表现技法。由于人们对其内蕴的理解和感悟的差异,形成了艺术外在的万千表现。陈教授的艺术创作始终清晰地张扬着传统立场与现代审美的整合,增加学养、深入生活,对中外各种艺术发展创新有深刻的感悟和研究,这种研究极富个性化风格和学术本体层面上的境界,以纯个性化地阐释为自我想象世界中的“新意象”篇章。陈培荣的作品,立意在先,情景浑然一体,“清、虚、玄、韵”的艺术风格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和生活情趣,以现代的构成原理为依托,以个性化的语言作表现,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赋予了自己的符号并努力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涵。形和韵一直是陈教授致力表现的作品精神,以韵生形,形韵结合,把一切杂质删略,将画面处理成幻觉中风雨雾幕,形影幻迷,让观众在解读作品时,以超脱尘俗的虔敬情感,进入忘我的境地,让人受到视觉冲击的同时,净化心灵去体味那梦幻般的气韵。陈教授四十余年潜心于艺术研究,注重艺术创作的本体自我价值,其作品意境深远,功力厚实,一色中变化无常,单纯中丰富无限,构图上匠心经营,简练中灵性十足。这种表达物象的精神,流溢着浓浓的沁人肺腑的气息,回味无穷,充分体现出画家的修养、情感和智慧。在通往博大精深的艺术道路上,陈教授带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精彩。上海这块热土历来是养育画坛巨匠的地方、尽管不能在每个时代都出现令人瞩目的大师群体和被公认的流派诞生,但有一点恐怕难以否认,“海派”的文脉始终没有中断过。“新意象”发展成为全新意义上的一种学术流派,虽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清,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得到某种启示和遐想,站在陈教授的作品前,会不自觉的被那扑面而来的“新意象”感化。“新意象”作为精神家园的学术旗帜,它无须自我张扬,其巨大的的影响力,生命力将是永恒的,“新意象”的意义和价值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李智久(1952.9—)别名之久,上海人。擅长油画。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江西宜春军分区文化干事,现任上海《文汇报》社美术编辑。作品有《沂蒙恩》、粉画《惠安女》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健(1942.11—)江苏苏州人。擅长油画。1961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87年去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历任上海临潼中学教师,上海教育学院艺术系教师,上海交通大学文学艺术系教师。作品有《党课》、《鲁迅与瞿秋白》、《赛前》等。现定居美国纽约,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肖像画廊成员。他先后任教于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1986年赴美前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上海美展并获奖。1986年赴美后曾研习于旧金山艺术学院和纽约艺术联盟,在美期间曾多次举办年展。1996-1997年在台北亚洲艺术中心举行个展。作品为国内外的收藏家所重视,并被上海美术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康州的NECCA博物馆和香港的徐氏博物馆收藏。作品有《党课》、《鲁迅与瞿秋白》、《赛前》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男,汉族,1946年生于上海,198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上海油画雕塑院油画家,油画创作室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99上海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建党80周年上海美展优秀作品奖。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和上海各类美术大展,这些展览有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首届、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精品大展,’98中国艺术大展油画艺术展,全国画院双年展,上海历史油画新作展等。《杜甫》、《曙光》、《孙中山在澳门》、《李清照》等。作品曾赴香港、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展出。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历史博物馆、澳门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1988年、1993年应邀访问日本、美国,并举办个人画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山东宁津人。擅长版画、油画。水彩画。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水彩画艺委会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画展,《阳光·运动·生命》获首届中国体育美展一等奖,《晚照》、《海魂》等分获中国水彩和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铜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苏雪峰(1959.3—)山东人。擅长壁画、油画。1983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油画进修班学习。1987年赴联邦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校学习。上海市徐汇区工人俱乐部美工。作品有《中国铁路史》、《光明之路》、《竞赛·友谊·和平》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 孔柏基(1932.2—)浙江上虞人,擅长绘画。1948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1951年从事版画创作。曾任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作品有《孔柏基固体油画集》、《天安门诗抄画集》等。1932年2月出生于浙江上虞。1944年拜师学画。1948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1952年,20岁的孔柏基第一次从旧杂志上看到了莫奈、塞尚、马蒂斯的画作,开始版画创作1956年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曾任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1]1964年孔柏基下放农村,画作被全部烧毁。[1]1986年,他被《日本美术年鉴》称为“新锐巨匠”,同年赴美,一走就是19年。“我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6月28日,上海虹桥艺术中心的汪大伟摄影工作室内,年逾七旬的画家孔柏基,将邀请他前来一同作画的陈丹青、夏葆元、魏景山等艺术家留在工作室里,独自扬长而去。当天一同作画的八位艺术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画坛上曾经风云一时,多年来各分东西,少有联系,旅美20年的孔柏基更是第一次回国。在大家为此次集体绘画的主题开始讨论时,不习惯在嘈杂环境下作画的孔柏基,在匆匆作完一幅静物写生后悄然离去。孔柏基曾经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并于1979年参加轰动一时的“十二人画展”。尽管社会经历十分丰富,孔柏基却仍说自己不谙交际之道:“画画就是画画。我不喜欢拉帮结派,也不习惯参加集会、派对之类的社交活动。”孔柏基是为了7月10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的个展而回来。除了几个老朋友和以前的学生,他没有再通知其他人。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在得知消息后赶来给他道贺,如音乐家谭盾夫妇和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夫妇。没有开幕仪式,来宾们依次进馆默默欣赏画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陈敦(1938.8—)福建福州人。擅长油画、宣传画。1965年起从事美术创作。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作品有宣传画《到奥林匹克去、未来的冠军属于你们》、《儿童的健康、未来的财富》,儿童读物《爱迪生孵蛋》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南通人。擅长雕塑、油画。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任教于湖北艺术学院,并任上海国画雕塑院专业画家业务室主任。一级美术师。作品《伟大的时刻》、《练》、《幼学》、《争雄》、《千锤百炼》分别入选全国首届、二届体育美展,并被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鸡鸣之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周恩来总理青年时期像》周恩来故居雕塑、《水清谊深》参加香港回归全国艺术大展。曾参加《毛主席纪念堂》雕塑、《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创作。论文多篇。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冯健男(1940.9—)江苏南通人。196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后历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编辑、编剧、绘景、美术教员、美术设计,高级美术设计师兼编导。参加二十多部美术片的编导、设计和绘制;并创作连环画、少儿读物四十余册,油画、漫画、插图百余幅;《好猫咪咪》、《钱包》、《九色鹿》、《神鱼驮屈原》、《熊猫康康历险记》(合作)。《神鱼驮屈原》、《中国神话》、《神鹿》、《神话》等获国内外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漫画、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