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浙江海盐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美术报副总编辑。现任: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常务副主席。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雕塑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开明画院副院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聘任:美术报编委会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成教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出版:《当代中国艺术家·周瑞文》、《诗意江南·周瑞文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老一辈油画家·周瑞文作品选》。作品近百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不少作品获奖或被学术机构、艺术馆、政府机构及个人收藏。曾在美国、日本及我国上海、杭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汪日章(1905—1992.12)别名荻良,浙江奉化人。擅长油画。1929年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曾任上海新华艺专西画系主任,上海昌明艺专西画系主任,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理事长,杭州国立艺专校长。浙江美术学院艺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1985年6月在华盛顿的科克伦艺术博物馆举行个人展。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1989-90年在日本西武举行个人展。1991年,根据白居易名作《琵琶行》创作的油画《浔阳遗韵》在香港拍卖会上以130.5万港元成交,创中国当代画家作品最高拍卖价。1992年他回到上海除继续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外创立了Layefe服装品牌及其他从事视觉艺术的公司。1993年陈逸飞涉足影坛,完成了自传性质的艺术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个人随想录》。1995年完成了反映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片《人约黄昏》,入选法国嘎纳电影节,参加影展,深受瞩目。1996-97年“陈逸飞回顾展”分别在上海博物馆和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同年,在英国伦敦玛勃洛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8年在法国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完成电影艺术片《逃往上海》和电视纪实片《上海方舟》。12月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将为他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2000年3月20日,陈逸飞的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参加了由法国文化部在巴黎的皇家花园举办的现代雕塑回顾展。2002年 开始筹备个人第二部电影《理发师》,次年发生了“《理发师》停拍事件”。2005年4月10日,在上海病逝。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平和,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还是生动传神的女子肖像,无不体现画家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陈逸飞先生近年来以“大美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艺术、环境设计艺术等诸多方面也取得了如同他油画艺术同样的创造性成就,令文化界人士为之折服。1980年,陈逸飞赴美国纽约亨特学院攻读美术硕士学位,并在短时间里获得了艺术界的承认,他的作品先后在纽约国际画展、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1985年6月在华盛顿的科克伦艺术博物馆举行个人展。自1983年起,他在纽约哈默画廊举行六次个人画展。1989年、1990年在日本西武举行个人展,1992年作为仅有的两位嘉宾之一,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并举行个人回顾展。1985年,水乡题材的《桥》,被选为联合国首日封。《双桥》,被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华时,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在过去的一些年里,他在佳士得CHRISTIE、苏士比SOTHEBY以及纽约、香港等地拍卖活动中屡创佳绩,至今保持着中国当代画家拍卖的最高纪录。陈逸飞已与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艺术公司签约,成为该公司历史上第一位与之签约的亚洲画家。1992年他回到上海除继续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外创立了Layefe服装品牌及其他从事视觉艺术的公司。1992年作为仅有的两位嘉宾之一,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并举行个人回顾展。1993年,陈逸飞涉足影坛,完成了自传性质的艺术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个人随想录』。1995年,完成了反映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片『人约黄昏』,入选法国嘎纳电影节,参加影展,深受瞩目。1999年完成电影艺术片『逃往上海』和电视纪实片『上海方舟』。1996年至1997年“陈逸飞回顾展”分别在上海博物馆和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同年,在英国伦敦玛勃洛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8年在法国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12月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将为他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2000年3月20日,陈逸飞的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参加了由法国文化部在巴黎的皇家花园举办的现代雕塑回顾展。今年来,他以售画所得,多次捐资“希望工程”,又出资建立“孟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现在,逸飞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服装、广告、杂志、模特、环境艺术等多功能的视觉产业集团公司。陈逸飞的成名作《占领总统府(1976)》追求火辣辣的原生形态的真实感,把优秀习作方能达到的写实程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历史画,整幅画将视点集中在那名胸挂冲锋枪的升旗战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风飘扬的红旗上。飘荡在半空的红旗使画面充满动感,预示着一个伟大新时代即将来临。这幅画气势磅礴,结构紧凑,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幅作品可说是新中国油画中难得一见的大气之作。《黄河颂》(1972),画面上是一位持枪挺立的威武雄壮的战士,配以苍莽的河山和低飞的群雁作背景,完满地构成了一个诗意葱茏的壮阔的艺术境界。1979年陈逸飞创作了油画《踱步》(现纽约私人收藏),主题是反思中国近代史、表现民主和人文思想。画家自己面对画面,仿佛一卷卷胶片组成的真实形象在他身外延伸、呈示。美国《艺术新闻》杂志评价其作品“焦黑尖锐,写实而意境深远,有气势而专业”。这展露了陈逸飞被西方接纳的一线曙光。这幅油画是陈逸飞步入国际画坛的起点,也预示着陈逸飞画风的深刻转变和思想心态的深刻转折。1985年,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1985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问中国时,将陈逸飞的油画《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赠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使他真正暴得大名。陈逸飞的作品蕴含了中国的美学和西方的绘画技巧;超越了地域和人文的界限,将东西方的文化精髓融于咫尺之间。他有一组作品是音乐题材的肖像:《大提琴手》(1983,现哈默收藏)、《钢琴手》(1984)、《中提琴手》(1988)、《长笛手》(1987)。画家把自己所画的人物置于空旷背景上的雕塑,其造型力度异常扎实、完美,技巧近乎炉火纯青。他采用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描摹的现代、高贵、优雅的西方美人画面形成音乐家、乐器和乐曲之间微妙的呼应关系。画面有旋律感,构图及人物处理有现代感,背景大胆启用黑色,给人无穷的想象。陈逸飞的另一组作品是江南水乡:《古桥》(1983)、《童年嬉戏过的地方》(1984)、《寂静的运河》(1985).看陈逸飞的风景画,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非同寻常的宁静,它使人神往,令人陶醉,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在它的笼罩下,浓郁的异国情调及东方神秘气氛油然而生。这是主观的、浪漫化了的江南水乡,它是建立在西方对东方的想象、理解和需求基础之上的,这正是典型的“东方主义”特征。它让西方人看到了古朴、神秘、宁静的东方世界,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却为他们所能理解所能想象所能读解的“东方”。90年代初,他将西方古典写实画风推向极致,丝丝入扣地遵循着精致、细腻的完美准则,用炉火纯青的西方技法将他的东方美人刻画得近乎“唯美”,并带有浓厚的脂粉味,而其作品命名也大多出自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典雅意象。看《浔阳遗韵》(1991)、《罂粟花》(1991)、《西厢待月》(1994)、《恋歌》(1995)以及上海旧梦系列的《黄金岁月》(1993)、《玉堂春暖》(1993)、《春风沉醉》(1993),画面中那倩影依依、可怜可爱的民初少妇,无一不是柔弱无骨、顾影自怜,以一种希望被宠被看的温顺的哀怨的目光凝视着观众,画面散发出柔和的火焰,充溢着一种温馨的把玩的情调,笼罩着一层薄薄轻纱般恰到好处的神秘感。画家笔下的女性都带着忧郁哀怨、落寞凄美的神情。缱绻的女子多身穿清末艳丽而独特的的东方民族服装,或吹箫或抚琴或执扇或“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出浓郁的东方韵致和情调。陈逸飞去创作了一系列以西藏民俗为主题的油画,刻意凸显藏民的粗犷、原始、神秘。用奇异的民俗去演绎古老中国的浪漫故事以唤起西方对东方的无限想象。看他的《晨曦》(1995)、《山地风》(1994)、《藏族人家》(1995)、《山人(1996)、《神庙》(1995)等。这些作品虽然在风格上一反他此前作品的柔谧甜美、细腻精致,趋于粗犷豪迈、浑厚壮美;在形式上显示出圆满的技艺、老练的笔触、新颖的构图;在色彩上表现出辉煌的戏剧性的对比效果。1994年《山地风》在北京国际艺术拍卖会上,以286万人民币成交。他的这组西藏风情画大多被英国伦敦玛勃洛(Marborough)美术馆收藏。他于1996年同国际最具权威的现代艺术画廊玛勃洛(Marborough)签约,成为该画廊首位代理的亚洲画家。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柔美,在美国照相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东方神韵。无论是江南水乡还是古典仕女,无不体现他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在1985年后的12年中,陈逸飞一共售出500多幅画,1991年到1998年,他的33幅画的拍卖总额为4000余万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当代中国画家能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与之比肩。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宜兴人。1947年就读于苏州美专。1949年入国立杭州艺专绘画系,1952年考入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分院附中专业教研组长、油画系教研组长、美院图书馆馆长、教务处处长等职。现为中国美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会长,曾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长。作品经常在国内外展出。1990年在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个展。1997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展,油画作品《阳光》等20余幅为香港大学美术馆、东方艺术基金会及海内外人士收藏。美术评论文章70余篇发表于《美术》、《新美术》、《美术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郑胜天(1938.1—)别名郑圣天,河南罗山人。擅长油画。195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曾在中央美术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副教授。作品有《盛装—内蒙组画》、《旅美组画》、《温暖如家》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宋韧(1932.2—)女,山东荣成人。擅长油画。先后在华中建设大学、山东大学艺术系、华东艺专、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曾任上海油画雕塑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作品有《童年纪事》、《白求恩》、《拂晓》(合作),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乘胜前进》(合作),军事博物馆收藏、《战斗在罗霄山上》(合作),新四军纪念馆收藏,及《蔡元培》、《心连广宇——周恩来》、《三大姐》等画。作品曾在国内外展出。出版有《肖峰、宋韧画选》、《岁月流痕》艺术回顾展画集,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2012年3月在新加坡举办“传统与前卫”肖峰家庭艺术展;2004年创作作品《陈毅在一九四九》、《凡圣之间》等;2003年创作作品《战地玫瑰》、《少年兰妹》等;2001年重新加工《周总理在一九七六》,新画《洋八路》三联画,并参加省赴京展、浙江展,还有《金秋放怀》展;2000年6月8日至25日,同肖峰赴俄罗斯参加《彼得堡国际艺术节》,参观了东宫等许多大博物馆;1999年10月4日赴法国,参观博物馆,走访在巴黎的艺术家赵无极、朱德群、熊秉明、司徒力等先生;1998年同肖峰以40余件作品参加江都文化月活动;1996年参加《蔡亮作品展》研讨会;9月25日应奥地利邀请举行《东方回响》展;12月去四川成都、绵阳、乐山等地参观访问;1993年创作了《哀思—蔡元培在德国纪念孙中山会上》(195×190cm),获三等奖;1992年赴新加坡参加《校友油画作品展》,与肖峰、秦大虎同行,并举行学术讲座;1991年2月,赴深圳参加陆俨少先生画展、开幕式;1989年离休从事创作至今年主要学术活动;赴日参加油画展览,《两个小八路》变体画,得到好评;1987年赴巴黎国际艺术城并到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等国进行考察年;1986年发行《肖峰、宋韧油画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3年调回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年;1981年开始创作《菡姐当年》、《老兵》、《着军大衣的小女孩》、《小八路》变体画《姐弟俩》等;1980年作品《夜深人静》(同肖峰合作)获头等奖;1979年参加纪念建国三十周年、五届美展,作品《童年记事》(两个小八路),《拂晓》(同肖峰合作)获奖;1976年开始创作《总理在1976》历时28年;1973年调往上海画院从事专业创作;1972年创作《白求恩》等;1964年《夜深人静》参加全国美展;1961年调往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年;1959年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家》;1956年留中央美院油画系任教年;1954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年;1951年学艺山东大学艺术系、华东艺专54年毕业。指导教师苏天赐年;1947年考入华中建设大学入艺术系美术科;1932年2月出生于山东威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男,1932年2月生,江苏省江都市人。油画家、原中国美院院长、教授、中国文联五届委员,浙江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美协主席,中国美术报社社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1943年参加革命。在新安旅行团从事文艺工作。1950年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1954年至1960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院学习油画,1960年归国至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1972年在上海画院油画雕塑院专职创作。1983年至1996年任浙江美院教授、院长(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九届委员,《美术报》社社长等。代表作品有油画《辞江南》(藏列宾美术学院);《六三罢工》(藏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业的年代》(藏中国美术学院);《战斗在罗霄山上》(藏新四军纪念馆);《乘胜前进》(藏中国军事博物馆)《拂晓》(藏中国美术院)。出版《肖峰、宋韧油画选集》和文集《谈艺论美》、《油画技法》等专著。在国内外多种报刊物、报章、发表论文近百篇。作品先后在苏、美、日、法、新、澳、港、台等国家、地区和国内各地数十次参展,多次获奖。从事美术教育30多年中,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任浙江美院院长期间,积极推进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加强与国际美术界的交流,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及其走向世界做了应有的贡献。1995年获法国“对人类科学文化有突出贡献勋章”1999年获“俄罗斯普希金文化勋章”并聘为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2000年获彼得堡第八届国际艺术节《艺术大师》称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吕洪仁,1927年生。又名吕剡,海黎。擅长油画。1927年出生于浙江嵊州市(原名嵊县)楼下村。2011年10月新杭州——“三江两岸”油画名家精选集,首选人物。1927年出生于浙江嵊州市(原名嵊县)楼下村。1947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1952年7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原名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当时院长刘开渠,副院长倪贻德、江丰,系主任莫朴。同时,吕洪仁、顾生岳、徐永祥、朱颖人四人留校。下半年从事创作研究,去安徽、马鞍山向山矿场深入生活。毕业创作师从关良先生。毕业后留校。1953年创作《矿工》参加全国第二届美展。1955年油画《矿工》被选刊于北京《美术》月刊。同年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选刊于《全国油画,水彩画选集》。与徐永祥、姚巧云合作绘制《祝福》后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56年调入油画系任黎冰鸿先生的助教。1962年学院实行职称制时,王德威、肖峰、全山石、吕洪仁四人被评为第一批讲师。1957年8月协助马克西莫夫油画展在外西湖18号陈列展出,并随同参观马克西莫夫去卖鱼桥实地写生。1958年学院开始搬到南山路现址。4月苏联55年-57年美术作品展到上海展出,学院组织油画系部分教员赴沪临摹25天。8月院系决定我与顾生岳参加省委检查团,由宣传部长陈冰领队到嘉兴专区检查,我们的任务是画速写,反映当时的农业大跃进。同年系接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编工农兵美术丛书的任务,由我与吴德隆合编《怎样画速写》,此书再版多次,行销十五年。同年全系去金兰汤水库深入生活,创作油画《石工炉灶间》刊于工农兵画报。1959年随庄子曼先生教(施绍辰班),同年创作油画《工地上尖兵》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60年费以复先生任油画系副主任,肖峰、吕洪仁为教研组组长。1961年负责教(王先强、黄金祥班),10月底与胡善馀先生、林康华、陆放去海南岛旅行写生。11月全院去肖山参加社教运动。1962年学院举行职称评定,王德威、全山石、肖峰、吕洪仁四人第一批被评为讲师。同年成立工作室,我被分配在第一工作室,但这次教改很短命,未成气候,随即夭折。1966年全院停课闹“革命”。1969年6月被派去北京绘制将去“阿尔巴尼亚展出农展馆”中的二幅油画,我与潘鸿海画的油画是《毛泽东视察新农村》,画面长3米。在展馆基本结束时,周总理亲临审视,油画也被认可通过。1970年当时革委会派全山石、陈守烈、吴国亭与我四人去上海参加文汇报组织的“红色娘子军”油画绘制组作画,上海由邱瑞敏、魏金山、石赢潮等四人参加。近时二年,还印了画册。但这是一次在错误导向和错误规定下的失败行为。而我们四人却因此而躲过了去阳浦建校的错误举措。1976年与黎冰鸿先生、陈守烈一起被派赴南昌八一纪念馆绘制油画历史画。1977年恢复油画系,全山石任主任,我与徐君萱任副主任,汪诚一任教研组长。1978年我与陈守烈教(马艺星班)。1979年部分油画作品,分别被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选入《油画风景写生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刊于《画廊》,及中国美术学院刊于《新美术》月刊。1980年与徐永祥去云南边境瑞丽大等罕大队深入生活。1982年院领导一致决定由我负主要责任去“附中复校”。1983年学衔制恢复,通过考试,第一批被授予副教授头衔。同年油画《小街》(变体画)被选送美国展出。应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之约,《石膏写生》出版。1984年因病和与领导因办学有矛盾,提请辞职回油画系。1986年油画《女人体》被刊入《中国高级美术学校人体作品选集》,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同年应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之约《石膏写生》再版。1987年省油画家协会第二届年展,推出油画《清明时节》,为省自然博物馆收藏。1988年为美术学院校庆纪念,创作油画《瑞丽风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选送扎伊尔等国展出。同年按规定离休。1990年《天目金秋》参加了中国首届油画精品大赛,并获荣誉证书。1992年起多次在台北御殿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于1995年4月出版了《吕洪仁画集》。连环画:有合作作品《祝福》被入选北京三十周年优秀作品展。1991年油画《宝石山》被日本千代田俱乐部收藏并在国内外展出。1992年-1994年多次在台北御殿画廊举办个展,并于1995年4月出版了《吕洪仁画集》。2011年10月新杭州——“三江两岸”油画名家精选集,首选人物。油画《矿工》入选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展,被选入《油画、水彩选集》,其后刊入1957年的《新油画选》。连环画《祝福》(合作)入选建国30周年优秀作品展。1973年选入建国三十周年优秀作品展,并精装出版画册、选页、英文版。行销海内外。2005年还重版发行。1957年又刊于北京《新油画选刊》。同年九月参加研究班学习,未及一月,即分配去学院新开设的速写课教速写(郑圣天、刘文西班)54年9月与徐永祥合教(黄德义班)每周九节。2月调附中任教(教顾盼、曾如信班)。3月苏联造型艺术展来沪展出,学院组织教员赴沪临摹,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较大规模的油画原作展。1956年6月严幼俊同志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取经。9月调回大学部油画系,作黎冰鸿先生的助教(教郑圣天班)。同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来院组织教师画连环画。著作:有1958年出版的合作著作《怎样画速写》和1986年出版的《石膏写生述要》分别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出版社出版,重印多次。2006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艺途回眸》大型画册作品还有《小街》、《人体》、《清明时节》、《瑞丽风光》、《宝塔山》、《天目金秋》。还出版有《吕洪仁画集》等。从事连环画创作活动年限:1950年至1957年作品数量:二个短篇(载连环画报)四本小册子。第一部连环画作品:《这就是所谓“少爷兵”》连环漫画。连环画封笔之作:《祝福》水墨连环画现从事何种艺术创作:油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于国良(1938.1—19949)别名于牧。北京人。擅长油画。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后任海军东海舰队文化部美术创作员。作品有《毛主席在军舰上》、《毛主席来到炊事房》、《无限风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周恩来》、《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留校任研究员。1954年由国家选派赴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获艺术家称号。同年回国,一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即中国美术学院),曾任该院油画系主任,院教务长等职,主持油画系第三画室,培养了许多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现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等。60年代70年代中期,主要从事历史画创作,代表作有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英勇不屈》、《井冈山上》、《娄山关》、《重上井冈山》、《历史的潮流》等。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后,曾八次去新疆,创作出大量反映少民族的作品,代表作有:《塔吉克姑娘》、《维吾尔族建设者》、《民乐》等。90年代多次去欧美及东亚诸国考察,讲学及进行艺术实践。重要参展: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中国美术馆1964年第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中国美术馆1982年法国秋季沙龙巴黎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1982—1983年全山石新疆写生个展上海等八省市巡展1994年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95年全山石油画展香港香港大会堂1996年新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经典作品展上海上海美术馆1997年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术馆等。出版信息:《全山石油画选》、《全山石新疆写生选》、《全山石素描选》、《全山石油画肖像选》、《全山石画集》等。发表论文:《赛洛夫与弗鲁贝尔的素描》、《欧洲油画点评》、《意大利古典人体素描选》、《塞冈提尼》、《阿尼戈尼》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