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江苏苏州人。擅长中国画。196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专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71年开始专业创作,现任苏州国画院副院长、苏州大学兼职教授。画善山水、人物,兼擅书法。早年在美校专攻绘事之余,钻研中国画史论,并对古典文学、哲学均有涉猎。于山水画研习,取法由明代沈周而上宗“元四家”;人物画对南宋梁楷、明人陈洪绶、近代任颐诸大家最为推崇,故借鉴亦最多。他在长期的学习和创作中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而笔墨的优劣往往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全凭作者的修养和把握、鉴别。”因而于“笔墨”深下工夫,加上数十年来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才逐渐形成了“格高而思逸,笔精而墨妙”的山水、人物画格。作品以笔墨精湛,意境优美隽逸而著称画坛,被誉为“当代实力派”画家之一。作品有《陆游诗意》、《风尘三侠》、《张继枫桥夜泊诗意》等。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贺成,字古扬,号山父,斋号“后飞庐”,工作室号“无涯山房”。山东枣庄人。擅长中国画。196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1963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历任报社美术编辑、创作员、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创研室主任、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美协理事,人物画艺委会主任,江苏省华侨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江苏省红十字基金会理事。2002年被全国政协选为“江苏十大优秀画家”。作品《支农列车到山村》为1975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民间疮痍笔底波澜》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三等奖,《马背上的歌》获1993年中国画大展一等奖并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前夜》获首届江苏美术节金奖,并参加全国第九届美展,《欢乐望果节》获江苏省“5·23美展”金奖、全国第十届美展优秀奖,《共和之光》获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奖。出版有《贺成画集》多部以及《访欧画集》、《怎样画仕女》、《飞庐片羽》诗文集、《贺成书法选集》等。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李亚如(1918.2—2003),江苏扬州人。笔名李群、君羊、亚(以上分别用于1945年间《人民报》、《人民画报》)。笔名止翁,别署扫垢山庄寄客、三有斋主。作家、书画家。自幼酷爱书画篆刻,刻苦自学。22岁时曾与画友举办“三青年画展”。抗战后随家迁居宝应。194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小学校长,宝应县农民剧团团长,华中二分区石印版《人民画报》编辑、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任《泰州报》社副社长,苏北农学院办公室主任,扬州专署文化局长,扬州市副市长、扬州市地方史志研究会会长,市政协副主席,扬州画院院长、名誉院长。[1]创作取法“扬州八怪”而锐意创新,山水、花鸟、人物兼长,笔墨雄健,意态动人,韵味隽永。作品《饮马长城窟》、《水乡晨趣》、《墨荷》等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及在《美术》、《中国书画报》发表。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作品《牧牛图》、《墨梅》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亦擅书法、篆刻、文学创作、美术理论等,发表《扬州八怪初探》、《文人画与扬州八怪》、《先生何许人也——试论郑板桥》等论文。出版画册及专著有《李亚如画辑》、《中国园林的美》、《扬州园林》等。创作中篇小说《小虎》、短篇小说《锣》,获江苏省文学创作奖。编有《绣符缘》、《新桃花扇》(王昭君》等剧本。著有《小两口入社》、《夫妻扎花灯》、《小虎》、《考试》、《夺印》(合作)《余晖集》等通俗读物、小说、剧本。1978年将避过战火和运动得以保存完整的战争年代由其本人主编的196期《人民画报》(内有李亚如作品200余幅,主要在封面)。全部捐赠给南京博物院,现已被定位现代一级文物。1992年将代表作品〈醒狮图〉在孙晋芳的陪同下捐给亚运会组委会。1997年将他的百幅代表作捐给扬州人民,至今陈列在“扬州八怪纪念馆”内,并辟专厅展出。楹联“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平手”,道出了瘦西湖的精华。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陈玉堂主编的《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有辞条录入。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联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名誉理事,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主席,江苏省“扬州画派”研究会会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绿杨诗社社长,扬州市国画院名誉院长。出版有《李亚如画辑》等。

    居住地区
    江苏/扬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张家港人。擅长中国画。196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1969年入江苏省美术创作组。1976年后任江苏省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一级美术师。作品有《胜利的脚步》、《梅园寒春》、《戈马江南》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出版有《盖茂森画集》、《盖茂森新疆人物画》、《盖茂森作品集》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罗祺(1929.2—)四川铜梁人。擅长中国画。就学于四川北碚师范学院美术科、北碚健生艺专。历任部队美术宣传员,南京军区创作室创作员,淮南市展览馆美术干部,江苏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山水画创作室主任。作品有《红霞》、《淮海战役——总攻陈官庄》、《怒火——火烧竹篱笆》等。

    居住地区
    江苏/南通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 吴祯祥(1932.2—)江苏吴县人。擅长版画、中国画。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南京空军专业美术创作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出国展览。有《护渔》、《同心曲》、《飞旋》、《伎乐图》、《唐僧》、《强健体魄》等。出版有《吴祯祥之沥彩画》、《吴祯祥画集》。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浙江海宁人。1945年至1955年投身革命参加新四军,在原“华东雪枫大学”学军事、学文化美术,结业后编为华东野战军战地美术记者,发表众多美术作品,屡建战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金质解放奖章。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师从刘开渠、潘天寿学雕塑国画。毕业后受命到江苏组建江苏雕塑队伍,领导《淮海战役纪念塔》大型雕塑创作任务。1961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介绍曹凤池雕塑作品《红军与赤卫队》,作品被井冈山博物馆收藏。“文革”后受聘南京博物院从事书画鉴定、国画创作。触类旁通,书画雕塑两催发,作品满盈,多次得奖和被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调任江苏省美术馆专职美术家期间,作品参加各种类型画展和雕塑展;并受邀赴家乡和各地举办个人国画作品展,《牧读图》、《碧螺春茶》、《知音图》等被各级美术馆收藏。多次赴欧美考察,赴墨西哥、美国纽约随展讲学,国画作品被墨西哥国家博物馆收藏。21世纪初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曹凤池从艺65周年国画雕塑展”,多件雕塑作品捐献江苏省美术馆收藏,同时,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日战争胜利奖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学术委员,原江苏省雕塑艺委会委员,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江苏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卢是,初名卢善群,后改名为卢濬、卢是等,江西寻乌人。出身美术世家,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在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篆刻等多项艺术领域及美术考古、艺术研究等多种学术领域融通中西,留下大量作品与学术论文,为中国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术考古做出重要贡献。师从林风眠、吕凤子、潘天寿、王子云等。卢是出身于书香之家。父卢章知书善画,卢善群幼受庭训,获益良多。1925年起在家乡读小学。1931年在广东平远县立中学中学读书。1934年中学毕业后在家乡小学当美术教师,曾拜师学习照相并兼习书画。1936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西画系,同时兼学中国画,师从林风眠、吕凤子、潘天寿、王子云等。1938年1月参加杭州国立艺专“抗敌宣传队”。同年冬随艺专本部辗转迁徙至沅陵、贵阳、昆明及贵县安江村等地。1940年春迁四川壁山,翌年再迁至重庆青木关松林岗,并入由北平艺专与杭州艺专合组的重庆国立艺专。1942年7月经雷震介绍参加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任绘画、摄影等工作。同月赴敦煌临摹壁画,为中国最早进入敦煌进行艺术文物考察、具有政府行为的考察者。期间曾一度独自代表考察团在敦煌考察,备受艰辛。与中央研究院向达及张大千等人朝夕相处,过从甚密。同年跟随王子云先生赴敦煌考察临摹了一批敦煌壁画,在重庆首次展出,将敦煌艺术介绍给人民并学习敦煌艺术进行创新取得很好成绩。”他的“逝世使美术界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和新美术创作者。”1943年至陕西参加关中汉唐陵墓之调查。同年12月离团。期间临摹敦煌壁画及各种写生数百余幅,并拍摄大量照片资料。1943年于重庆沙平坝参加艺术文物考察团汇报展览。1944年至1945年在四川璧山正则艺专任讲师。1946年至1950年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副教授。1946年2月独立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办《卢濬西北画展》,反响强烈。1950年至1952年在苏南文化教育学院任教。1952年至1955年在江苏师范学院任教。1955年在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任教。1958年2月经傅抱石介绍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1961年在南京师范学院举办《卢是作品观摩会》。1986年至1988年先后在江苏美术馆、江苏盐城工人文化宫、福建泉州青少年宫等地举办《卢是书画展》。1992年病逝,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唁电称:“卢是为人、治艺十分严谨。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冯力(1941.9—)原名冯国柱,四川成都人。擅长中国画、版画、木雕。1964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历任甘肃兰州中学教务员、俱乐部美工、甘肃省文联(美协)干部、江苏南通师专副教授。作品《竹楼欢歌》、《石林》、《巨塔》、《敦煌画工》等入选全国性美展。发表论文《敦煌画风》、《北美的图腾柱艺术》、《吴家样与敦煌壁画》、《敦煌百年漫说》、《本世纪中期对麦积山石窟的研究》等。出版有《冯力作品集》、《千年神往——冯力谈敦煌》等。

    居住地区
    江苏/南通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丁秀阁,别名铁峰,1932年3月生于山西屯留。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美协名誉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师。自幼酷爱美术,1957年毕业于南京工人业余艺校,曾任任南京晨光机器厂工会宣传干事。作品有《炉前工》、《水乡曲》、《春满秦淮》。??50年代开始,从事国画创作研究至今已半个多世纪,是建国后成长的第一代卓有成就的国画家之一。其作品人物画《战地友谊》、《炉前》获江苏青年美展一等奖,并经国家选送先后到东欧、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展出获好评。得当代绘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和江苏美术界负责人亚明先生的关爱,59年被邀参加全国美术工作会议。江苏美协成立被推选为第一、第二两届常务理事。两次出席全国文学艺术代表大会,与毛主席合影并受到同总理鼓励。1963年经省、市美协推荐进江苏国画院进修,师承钱松喦、亚明等老师。50岁后潜心研究中国山水画,数十年孜孜不倦,默默耕耘。所作山水画既追求传统笔墨又富有时代新意。笔墨苍劲、气运生动。苍莽中透灵气、幽淡中见逸趣,为广大收藏者所珍爱。中国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中外许多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其艺术业绩载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等中外十余部权威性巨典。出版有《丁秀阁人物画》、《丁秀阁山水画集》等。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