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著名画家。1966年生,字瑞雪,一木,极深。瑞雪江南之一木极深。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导师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画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美协副秘书长,北京工笔画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主要学术论著:《传承是美德》《让高雅艺术回到民间》《黄宾虹之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画的底线在哪里》《中国画是人类之艺术瑰宝》《殷立宏中国画教学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郭兴华 :1941年生于山西,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室主任。早年从事油画创作,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画的创作。国画《岛上的韵》、《长岛渔帆》被北京美术家协会收藏,199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郭兴华画集》,1999年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郭兴华画展》。《人民中国》发表美术评论家邵大箴的评介文章和8幅作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南通人,生于广西桂林。是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七、八、九届全国青联常委,八、九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是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总政歌舞团一级演员、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中国表演艺术家书画协会会长。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研究生班、中国画研究院首届花鸟研究生班。多次立功受奖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四、五岁始习书法。先临颜柳、后摩各种碑贴,尤习二王及王铎。1990年始至今,一直得到沈鹏先生的教诲,其书法作品曾入选过《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及《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展》、《全国新人新作展》、《全军书法展》等并多次获奖。1984年受邓林先生启蒙,始习花鸟画,得到吴作人、范曾、刘大为、王明明、龙瑞等先生指教,2004年入中国画研究院首届花鸟高级研修班,师从詹庚西先生。其美术作品曾入选过《第六届全国美展》及多次全军书画展,1993年和2011年分别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人书画展。郁钧剑的书画作品曾入选“1991全国新人新作展”、“1991年全军书画篆刻展”、“1992年全国第五届书法展”、“1993年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展”、“1993年全军书法篆刻展”、“1996年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等大展并获奖。他于1993年6月首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书画展,是我国著名歌唱演员首次举办的个人书画展,也是我国演艺界人士首次在国家级美术馆举办的个人书画展。其书画作品在国内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杭州、太原、哈尔滨、昆明、南宁、福州、合肥等以及联合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等地展出,影响很大广发好评。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梁江,广东罗定人,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完成硕士、博士学业。曾任《东方》副总编辑、《广州文艺》月刊主编、《广东美术家》执行副主编、《美术》编辑部主任。在广州工作期间,曾任艺术主持,策划组织过文化部与广州市政府主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近十余年来,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黄宾虹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史》数项国家重点项目的撰写工作。已出版专著《美术的魅力》、《美术学探索》、《美术概论新编》、《广东画坛闻见录》、《中国美术鉴藏史稿》等,编著《非洲艺术》、《我看冰兄》、《学术与人生》及多种书籍画册,历年在各种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50余万字。现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东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美术系主任等职务。受聘担任《美术》、《中国美术》和《美术观察》等多份专业杂志编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委、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博士答辩委员,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主任策划委员等。近30年来,作为主要执笔者参与《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黄宾虹全集》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撰写工作。已出版《中国美术鉴藏史稿》、《广东画坛闻见录》、《美术概论新编》、《美术学探索》等多种个人专著,编著《我看冰兄》、《学术与人生》及多种书籍画册,发表学术论文400余万字等。所著《中国美术鉴藏史稿》是中国第一部美术鉴藏史,奠定了中国美术鉴藏史学的基础;《广东画坛闻见录》、《美术概论新编》在区域美术史研究、美术理论的建构方面,开拓了新的局面。除了史论的著述,梁江关注当下的美术创作和理论状态,经常撰写切入现状的论评。他以思维敏锐,观点明晰,文风恣肆著称。几年前,著名作家伊妮以梁江的学术经历为题写了一份报告文学刊于天津《城市人》杂志。著名美籍华人画家汪澄撰文说梁江“是一个大胆、直率的人。在太多歌功颂德的应酬文章之中,真是凤毛麟角”。除个人研究和著述,梁江策划、组织过多项全国性的大型学术活动,如“95中国艺术博览会”、“迎新千年美术理论研讨会”、“全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理论研讨会”、“新时期中国人物画创作研讨会”、“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等大型活动。2004年8月策划、主持的“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系列展览”,产生了国际性广泛影响。梁江曾应邀为清华大学授课,任北京大学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答辩委员等。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或录制访谈节目,应邀参与北京市、深圳市等重大文化项目论证,经常参与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等。近年,任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出访瑞士、日本等国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姜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学术秘书,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学术秘书,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会员。曾任军事科学院美术编辑,现为中国名家画院副秘书长。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198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硕士学位。先得中国传统绘画大家俞致贞先生、黄显隆先生、张世简先生的真传,打下扎实的花鸟画特别是工笔花鸟画的绘画基础。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师承李魁正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没骨技法与线描艺术。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花鸟画作品,所创作的国画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出版有个人画集《姜沛花鸟画》、《姜沛没骨花鸟画》、《花影斑斓——姜沛花鸟画作品选》。许多作品在《美术》、《美术观察》、《艺术》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报刊发表。参加撰写《工艺美术辞典》。代表作品个人展览:2013年10月北京瀚墨空间2013年12月香港集古斋主要艺术活动和获奖:2013年特邀参加“凯风和鸣”首届全国中青年花鸟画提名展并获优秀作品奖;2013年特邀参加“大美西双版纳”全国工笔画学术展;2012年国画《光临波照》参加“第六届金之路杯书画名家邀请展”并被收藏;2012年《香影满庭》入选“2012全国工笔画展”;2011年《文殊慈慧》入选“全国第八届中国工笔画大展暨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绘画展”;2010年《香影满庭》入选“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2009年《生命的祁盼》入选“微观精致——全国第二届小幅工笔重彩画展”;2008年《文殊心像》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2008年《绿润含朱光》入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2007年书法作品参加“揭子兵法书法大展”;2005年《凌波独吐红》入选“纪念舒同百年诞辰书画展”;2005年《葵影浮暗香》入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作品展”;2002年《荷风香送远》获“全国首届新闻出版界书画大赛”优秀奖;1997年《一片清香透碧天》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1994年作品入选“纪念空军成立45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1992年《晴雪鹦语》获“国际中国画展暨大赛”荣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罗忠宝,男,汉族,北京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写意花鸟画。自幼酷爱绘画,多年来潜心钻研中国写意画,笔耕不辍。继承了我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加以融汇提炼,并曾受到国内著名画家的点拨和佳作的影响与启迪,其艺术作品用笔遒劲、造型质朴、水墨淋漓、大气磅礴、气韵生动、自成风貌,追求意境,讲究真实性与装饰性的统一。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作品被国内外友人珍爱、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画家杨珺博士,湖南湘阴人,我国著名的水墨画家,学院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学术带头人,新彩墨花卉画风开创者。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97年—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2004年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2004年—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田黎明教授,并留校任教。2007年—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深圳大学客座教授。杨珺博士学术方面侧重中国画现代水墨画创作以及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研究;主持文化部国家文化艺术类重点课题,《构成对20世纪水墨画语言的现代性推进》。水墨代表作品有《百年印象》组画,《大吉祥》花卉组画,《忘忧》组画,珺瓷系列,水墨肖像写生系列。出版个人专著有《中国艺术年鉴——杨珺卷》、《2012中国艺术家年鉴杨珺卷》、《杨珺水墨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女 土家族 1953年8月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染织艺术设计与教学工作,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多次被评为市、部、校级优秀教师。系全国服装设计与工程本专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家纺协会设计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首批纺织设计注册设计师;北京女教授联谊会理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纺织服装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等。田青:1978年至1982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本科毕业,1982年至198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助教,1988年至199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艺术设计系讲师,1993年至2002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院染织、服装系副教授,2002年至200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系教授,学科带头人。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河北平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协会会员、编审。齐鹏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党校政治学、澳门大学经济管理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分别获MBA硕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社会心理学博士后。1、绘画创作1983年全国农民画展”(中国美术馆),在河北画展中获“优秀作品”奖。1986年《烈士英名山高水长》参加“中日艺术博览会”,入选《山水画集》。1985年《山乡明珠》荣获河北省青年画展“一等奖”,中日艺术交流画展“银奖”。1985年《月是故乡明》荣获河北省首届山水画展“一等奖”。1986年《金桥》荣获河北画展“优秀作品奖”。1987年《亲吻大地》组画参加“7人画展”(石家庄博物馆)。1988年《草青青》组画参加“10人画展”(北京国际艺苑)。1987年《生命两极》与《太行风情组画--8幅》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室展出。1993年《色彩·旋律·乐章》在“加拿大枫叶水墨画大赛”中,获“优秀作品”奖并被收藏。1993年《轮回》获“首届国际艺术博览会奖”(革命历史博物馆)。1995年“童年灿烂组画”和“太行风情组画”参加“95’国际艺术博览会”。1996年《皇天厚土》荣获新华社画展“特别奖”。1999年《山的旋律》荣获“全国书画大赛的铜奖”。2001年《乐土》、《山的性格》、《人与自然》等5幅作品参加“上苑艺术家在澳门画展”。2002年《金土地》参加2002年“龙之声国际文化艺术节”并获“特别奖”。2004年《太行山风情》组画,在电视剧《红街》中被作为插图,荣获全国电视剧评选的“飞天”银奖。2006年《人格符号系列作品》参加在第61届联合国日“四分之三画廊”组织的“中国14位女性艺术家画展”——王迎春、何韵兰、陈庆庆、齐鹏、潘缨、李虹等。(联合国驻华使馆)2006年“男人的面具”——齐鹏画展参加两岸三地“国际男性会议”。(北京紫玉饭店)2007年“中国古村落”水墨画获首届“黑龙江国际艺博会”金奖。2007年《古民居》被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世界华人协会等5家组织评为“2007和谐中国年度书画金奖”。2、个人画展1993年齐鹏绘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1993年“太行风情”——齐鹏画展革命历史博物馆1994年齐鹏绘画作品展美国纽约1995年“太行情思”——齐鹏画展河北博物馆2006年“人格符号”——齐鹏画展今日美术馆2007年“中国古村落”——齐鹏画展黑龙江国际展览中心2007年“人格符号”与“中国古村落”——齐鹏画展河北美术馆2007年“人格符号”与“中国古村落”——齐鹏画展山西民俗博物馆2007年“中国古村落”——齐鹏山水画展山东国际艺术博览会2008年“符号中国”——齐鹏绘画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胡明哲,女,1953年1月生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加山又造画室客员研究员。1953年1月27日,生于北京;1960-1965年在北京市丰盛学校实验小学学习;1965-1968年在北京市第八女子中学学习;1969-1972年赴陕西省延安县河庄坪公社石疙瘩村插队;1972-1975年作为河庄坪公社推荐的工农兵学员,回到北京进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1975年7月,毕业创作《我是公社小社员》,为北京出版社作为“新年画”出版,全国发行;留校任教,担任美术系基础素描课程;1982-198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第一届进修班学习;1984-1985年在北京市二十八中日本语学校学习日语;1984年作品《秋》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孕》参加北京市美术作品展,获一等奖,并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收藏;198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班,攻读硕士学位,指导教授:卢沉先生;1988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作为中国画系讲师,担任“中国画素描”课程;与丁一林合著并出版教材《当代素描教程》,中央美术学院朱乃正先生为之作序;作品《高原的灯》参加中国美术馆第四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1989-1990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进修日语,通过国家教委公派留学考试;1990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加山又造先生第三次来中央美院中国画系讲学,担任加山又造先生助教,并为加山又造先生接收为学生,开始准备日本留学;1991年赴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系,进行为时半年的国家公派强化语言集训;作品《金玛瑙》参加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工笔画学会第二届大展,获铜奖,被日本友人收藏;1992-1994年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科加山又造工作室,做访问学者;1993年在日本东京都“悌”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参加日本东京银座中央美术馆的中国当代画家六人展;在东京都“永井”画廊举办个画展;在日本金泽市“石”画廊举办个画展;1994年4月,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留学结束,回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1995-1999年作为副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画教研室任教,以不同于传统的新思路,进行“工笔写生”和“工笔创作”教学;1996年邀请和主持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市川保道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学活动;1997-199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法国巴黎画室进修,进行欧洲十国艺术考察;1997-2010年正式提出岩彩命名,文论“以岩彩为契机”在美术观察杂志3月刊发表,“岩彩”概念进入中国美术界。曾在文化部科技开发中心岩彩重彩高研班,黑龙江美术家协会岩彩画高研班,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岩彩画高研班,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材料工作室、壁画系选修课程、博士生部综合材料高研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以及天津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等,近30所艺术机构和美术院校进行过岩彩画教学;1997年岩彩作品《绿叶》参加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大展,获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大奖;1998年岩彩作品《绿叶》参加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学会第四届大展,获金奖;1999年10月19日—2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胡明哲岩彩作品展,学术主持:中央美院学术研究部主任范迪安先生,香港艺峰出版社出版《胡明哲画集》;2000-2002年再次赴日留学,在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市川保道工作室,做访问学者;2000年应邀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胡明哲岩彩作品展;2001年应邀在福建省画院美术馆举办胡明哲岩彩作品展;应邀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胡明哲岩彩作品展;著作《岩彩画艺术》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在日本东京都小野画廊和WEEKEND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岩彩作品《读No.1》参加中国美术馆“二十世纪百年中国画展”;参与组织首届“中国岩彩画作品展”,专程回国参加展览筹备及开幕;200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良师画室—胡明哲岩彩人物画技法》和《良师画室—胡明哲岩彩静物画技法》;美术杂志第7期发表文章《岩彩作为画种的提法不妥》—接受美术杂志社的邀请,写了论文《谈岩彩命名》,于《美术》杂志第11期发表;2003年岩彩作品《无题》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第二届中国岩彩画展;应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之邀,赴哈尔滨举办岩彩绘画高研班;创作与教学中明确了抽象形式和异质共构等学术研究课题;教学中开设“形态繁衍”和“色彩表述”课程,出版了相关教材;开始尝试纤维材质的创作。玻璃屏风作品《自然痕迹》,参加中国美术馆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岩彩作品《寻梦》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获铜奖。引发中国画界为时4个月,关于中国画评判标准的大辩论;岩彩作品《读No.2》、《听》、《蓝色空间No.1》参加中国美术馆开放的时代艺术邀请展,《蓝色空间No.1》为中国美术馆收藏;2004年岩彩作品《听》参加中国美术馆第十届全国美展;应安徽大学艺术学院之邀赴安徽,举办岩彩绘画高研班;2005年岩彩作品《白日梦》参加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参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的筹建工作,带领硕士研究生赴中国美术学院考察;接受日本多摩美术大学邀请,陪同中央美院潘公凯院长参加多摩美术大学的70周年庆典,参加两校正式建交仪式,带领硕士研究生进行日本当代艺术考察;2006年参加南京南视觉美术馆1976-2006中国水墨文献展;参加台湾关渡美术馆“胶彩·重彩·岩彩”艺术邀请展;晋升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调入造型学院实验艺术系任教,招收硕士研究生;主持“材质语言表述”学术课题,实施“材质转换”课程;接受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先生的委托,创建“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出任研究中心主任;参与组织了“大漠寻源—中日岩彩画家采风团”,创建了学术刊物《东方岩彩》杂志,担任学术主持;4月,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岩彩画家44人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领导、中国美术家协会领导、著名美术理论家出席的成立大会;2007年4月,辞去“岩彩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职务”;8月,完成第一幅大型作品《都市幻影—生长》;参展在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的第三届成都双年展;11月,接受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邀请,陪同中央美院潘公凯院长参加东京艺术大学120周年庆典,带领硕士研究生进行日本当代艺术考察;接受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邀请,率领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5名本科生,赴东京艺大进行当代艺术交流,参加“事情发生的场所”国际艺术邀请展;2008年3月,参与策划组织“晤对材质”中国岩彩绘画邀请展;岩彩作品四幅参加锦都艺术中心举办的“自由自在”绘画语境中的材质表达展览;岩彩作品《空》参加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记录历史”中国美术大事记邀请展;接受荣宝斋出版社邀请,作为主编,编辑出版《东方岩彩绘画11人集》;接受北京出版社邀请,作为主编,编辑出版《东方岩彩创作工房22人集》;接受中国美术大事记编委会邀请,作为专栏主持,编辑2008年、2009年、2010年《中国岩彩绘画》专栏;2009年岩彩作品《空No.1》参加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岩彩作品《空》参加杭州西湖美术馆“重返现代”中国抽象绘画邀请展;酝酿中国美术馆“微尘”展览,开始制作大型作品《都市幻影—彼岸》;接受中国油画杂志邀请,作为专栏主持,编辑全年六期《视觉语言基础研究》;第二次邀请和主持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市川保道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学活动;10月,接受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邀请,率领中央美院师生赴东京艺术大学进行当代艺术交流,参加“景”国际艺术邀请展;2010-2011年两次进驻北京翰高兄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工厂,制作完成80平方米大型装置作品《都市幻影》;2010年岩彩作品《都市幻影—生长》参加中国美术馆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7月,接受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国际讲评会邀请,赴多摩美术大学进行“中国岩彩绘画”专题讲座;讲评日本硕士研究生的日本画等作品;9月,接受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邀请,《空》系列作品参加“东方色彩,中国意象”中国岩彩画之学术理想的展览,研讨会上做了《澄怀观道—中国岩彩画历程反思》的发言;2011年5月7日-17日,中国美术馆“微尘”胡明哲作品展开幕。学术主持: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作品《白日梦》《永远》《漂移No.1》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部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和外国友人收藏。著作:“当代素描教程”(与丁一林合著),“胡明哲画集”香港艺峰出版社,岩彩画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良师画室”——胡明哲岩彩静物技法人民美术出版社,“良师画室”——胡明哲岩彩人物技法人民美术出版社,“形态繁衍”——图形创意训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岩彩画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良师画室》人民美术出版社,《当代名家现代重彩画精品集一胡明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画界》2004.4,《艺术界》2001.7.8,《微尘》2011广西美术出版社。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