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常庆利,男,汉族,生于辽宁庄河,农工党党员,1978年随家迁入抚顺,后移居大连。现任农工民主党中央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生在军人家庭的常庆利,从小长在海岛,大海给了他宽广的胸怀和对大自然独有的钟情。父母虽然不是艺术家,但父母对美术的爱好给了他自由的学习空间。妈妈的绣花样子,爸爸的点滴教化,使得小小年纪的常庆利就习惯了用画笔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说起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常庆利感慨万千:“大连虽然城市不大,文化上也不如北京、上海那样厚重,但我今天能在绘画上取得一点成绩,还得说是沾了这方水土的灵气。”他是当今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画家,师从当代国画大家宋雨桂先生。在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上大胆实践,刻意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受到专家及业内人士的好评。除了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和理论修养外,他以自身的艺术专长为社会真诚奉献,常年为200余名中小学美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使他们受益匪浅;多次到高校、中学等地无偿举办讲座。2006年由国内最具权威的中国国家画院首次举办了国内首届花鸟画精英班。他是辽宁省唯一进入此班的中国画家。此次精英班旨在培养中国画后备力量的,使他自己在中国画的创作及修养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甚至产生了质的飞跃,其作品并相继在中国美术馆、山东张立辰艺术馆等地举办联展,广受好评。成就及荣誉《故园幽事》获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铜奖。《罄溪清影》获2001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秋风秋雨送秋风》经艺术评委会评定选入《首届辽宁省青年美术家学术提名展》《冰肌玉骨见精神》获纪念“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辽宁展区金奖。《观玉听香》经评审获“银奖”并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华情”全球华人书画大联展中,中国画作品《春华秋实》入展,并有4幅花鸟画作品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作为礼品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赠送给特区政府及驻港部队和民政司等。“纪念叶浅予百年诞辰”中国画提名展中《阳春白雪》获得最高奖---优秀作品。出版《常庆利作品集》《当代写意实力派画家-常庆利花鸟画新作选》等专著,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及收藏家收藏。他更加注重在艺术理论上增强学习和总结,多篇论文《观玉听香》、《旷古霜华》、《远看见佛》等发表在国内多家专业美术刊物,多幅中国画作品在《中国花鸟画》、《魅力水墨》、《中国典藏》、《东方墨·当代中国美术家邀请展》等相继发表。

    居住地区
    辽宁/大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辽宁省凤城市人。著名山水画大家宋雨桂入室学生,现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中央画院理事、中国书画名家网委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南开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辽宁美术协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专业画家。作品在《美术》、《国画家》、《中国书画报》、《书与画》、《东方美术》、《艺术探索》、《美术大观》、《美术报》等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大篇幅报道和专题介绍。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丛书》等多部个人画辑。1989年版画《大海的歌》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七次“新人新作展”;1993年中国画《山城纪事》入选中国奥委会举办的全国第三届体育美展并为国际奥委会收藏;1994年中国画《山村农家》入选文化部、新华社举办的国际中华书画展中获“银奖”并收藏;1995年中国画《远山》入选中国文联、文化部艺术局、中国美协举办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全国美展;1999年中国画《凤凰山庙会》入选文化部、文化司举办的全国美展,获“群星奖》。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徐州电视台、浙江金华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近年来,在浙江金华市、甘肃兰州市、天水市、定西市、江苏徐州兴办过个人画展。作品在北京荣宝、中国嘉德、翰海等几家拍卖公司参加拍卖,作品还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展出,并为国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居住地区
    辽宁/丹东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陈华民,1943年3月生,男,辽宁东港市(原东沟县)人。原辽宁东港市文化馆美术部主任。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现为中国北京书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丹东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民族画院山东分院副院长、黄海画院院长,全国六届美展特邀评委,一级美术师。擅长国画,山水画更为出色。首创芦苇风光画,在全国独树一帜。相关事件陈华民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儿时的他就对大自然独有情钟,他小时候的画本中,还保留着他用蜡笔所画的山水图样。中学时代,他常常跑到外边,跑到大山上去写生,画到激动时便随口吟诗,有时还亮开嗓子对着大山呼喊。写生伴随了陈华民的整个艺术生涯,他对山、对水、对大自然的喜爱真可谓魂绕梦牵。一年中很少有那个星期不出门写生的。开始他背着四尺斗方的画板写生,继而又改成四尺整版。个子不高的他,背着大画板就像一支山鹰展翅山巅,寻觅美食。他的画除了老辣洒脱的笔锋外,给人更多的是自然亲切和生动活泼。画面的用笔、用墨随情随景而生。这样的画面在屋子里是画不出来的。他曾说过:“大自然能呼唤我的灵感,锦绣大地可任我剪裁”。如今,陈华民已走过了几十年的艺术生涯,画稿过千,他的作品好似一个个有生命的实体,得到了艺术界的认可和收藏家们的喜爱。成就及荣誉1994年“海之恋”参加东北联展获优秀奖。1995年,作品参加俄罗斯、日本、韩国、西班牙展。1996年“金色的路”参加全国“枫叶杯”展获二等奖。同年“家乡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7年,“浪滔滔”(组画)、“十月春光”、“我家小院”等去日本参展,全部作品被收藏。1999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6套节目节选画家片段。2001年获“剑桥杯”金奖。2002年出版山水写生画册及教科书两本。2004年在茂名、湛江、海口、深圳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全部被收藏。年画作品“富到农家”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生在富中”获第五届全国年画展二等奖。“母亲的艺术”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2006年至今曾在北京、山东临沂、安徽黄山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杂志》、《艺术与收藏》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编绘出版《素描第一步》、《色彩第一步》辅导书。2008年初人民大会堂收藏其作品。经多年探索、磨砺,终于自成一家,首创芦苇风光画。他笔下的茫茫芦荡被赋予了博大的人文精神,成为记录时代脚步,弘扬时代精神的象征。《中国书画报》、《书画市场报》等有关报纸、刊物、电视台曾对其做过专题报道,这一题材丰富了发展中的中国画坛,得到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促使更多的画家去思考和探索。创作之路陈华民的家乡地处鸭绿江口和黄海交汇处,沿海拥有328平方公里,连绵不绝的肥沃滩涂、湿地润泽,横无际涯,大片大片的芦苇荡占据着祖国黄海北岸最为富饶的海岸线,呵护和养育着世世代代东港人民休养生息,繁荣发展。陈华民多少年来,面对着自己在年画和国画山水画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就,无数次地感到困惑和茫然。昔日,他作为一名东北地区的国画家,为了画好传统意义上的国画山水画,曾多次走遍祖国名山大川,感悟自然,感悟人生。数十年中,他越来越感到有一种情怀不能割舍,一种责任不能抛弃。每当他看到或想到家乡那苍茫浓郁、一望无际、优美劲键的芦荡雄姿、如云似雪、婆娑妩媚的芦花,还有那些深藏在芦荡中的亭台楼榭、车船人家、学校工厂,还有那些出没于森莽之间的雁鹊飞鸟,他以一个东北汉子的仗义之举,毅然决然地走出“天下山水是一家”、“千人一面”的老路,踏上了春风拂面、芦花锦簇的新领域、新境界。这一决定,标志着陈华民从此走上了艰难探索、不懈奋斗之路。这是一个画家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恩和回报,也是一个地域的文化史对本土画家的认知和褒奖。他经常出没在大片苇塘、芦荡之中,在给予生态自然人文精神的庇护关怀同时,写生创作,从中获得了许多真知灼见,并真正地了解认识了芦苇荡的性格特征及其它的生命的内在价值和外在表象的“喜怒哀乐”等等。在大自然的亲情怀抱中,面对碧波万顷的生机跃动,陈华民看到了自己艺术创作的无限天地和广阔无垠的发展前景。艺术年表1994年作品《海之恋》参加东北地区联展,获优秀奖。1995年作品在俄罗斯、日本、韩国、西班牙参展。1996年作品《金色的路》参加全国“枫叶杯”书画展,获二等奖。1997年作品《浪滔滔》组画、《十月风光》、《我家小院》等二十余幅作品赴日本展出,并全部被收藏。1998年丹东市电视台为其拍摄专题片《黑土地》,同年获辽宁省政府文化奖。1999年中央电视台六套新闻节目播放画家介绍片段。获文化部群文司奖。2000年为建通公司创作巨幅山水画《鸭绿江之歌》,为新发公司创作巨幅山水画《大路通天》。2001年作品《扬帆远航》获“剑桥杯”书画大赛金奖。2002年出版山水写生画册及美术教科书两本。2003年参加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浙江宁波国际艺术博览会。2004年在茂名、湛江、海口、深圳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浙江山水画家笔会。2006年作品《绿色的梦》被韩国多媒体研究中心收藏,作品《啊,海岛》在韩国举办的多国美术大展中获二等奖。2007年作品《夏》被中国驻大阪领事馆收藏。被北京中国书画院聘为画院画家,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聘为专职画家。2008年作品《江山多娇》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09年中国文联出版《名家画典·陈华民》首创芦苇风光画专集。2009年4月受苗粟县书画组织邀请赴台湾举办个人画展。2010年9月受台湾官方邀请赴台举办个人画展。2010年多幅作品在北京瀚海秋拍、山东新世纪书画专拍中成交。艺术评价芦苇是择水而生的植物,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尘,为白绿色或枣褐色。流速缓慢的河、湖,往往聚生高大的芦苇群落,在民间被称为“禾草森林”。陈华民就是从芦苇荡中走出来的一位画家。他出生在鸭绿江入海口旁的鸭绿江湿地,那里芦苇连片,鸥鹭成群,陈华民的根就深扎在这片面积广阔的滩涂上。苍苍蒹葭为他的童年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夏天,他的衣服常被苇叶上滴下的露水打湿。秋天,他的身上常沾着几朵雪白的芦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棉衣里露出来的棉絮。如果你细心观察—下他脚上穿的鞋,不管是胶鞋布鞋还是皮鞋,总是沾满湿地的碱泥,一抬脚,就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苇芽味。陈华民本人就像一株芦苇,将自己的艺术之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中,吸收着大地的养分,开自己的花。他自幼酷爱绘画,曾涉猎多个画种:剪纸、农民画、年画、版画、山水画……而且成果都出类拔萃。他的中国画创作起步比较晚,但他以芦苇般的钻劲和韧劲,显示出朝气蓬勃的艺术生命。曾几何时,他为描山绘水跋山涉水写生,请名家指点……芦苇青了又黄了,黄了又青了,他依然在孜孜追求着个性化的国画艺术语言。曾几何时,他撂下画笔反思,意识到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要弃旧布新。他的灵感之窗豁然敞开了——那—望无际的芦苇,苇叶蒙翳,芦花繁繁,静时锦云铺地,动则拥浪似海,沟汊续断其间,鸥鸭往来嬉戏……不正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山水画么?陈华民决定尝试以芦苇为题材,用这个独特的对象来表现家乡特有的风貌。他背起大画板出外写生,如鱼得水,每年至少有近二百天的时间与芦苇为伴,尽情地在白絮飘飘的芦苇荡中徜徉。他半开玩笑地说:“大自然能呼唤我的心灵,锦绣大地可任我剪裁呀。”看他的写生集,除了老辣、洒脱的笔锋外,留给人们更多的是自然感、亲切感、生动感。他的笔墨总是随情随心随景而落,这种画坐在屋子里是无论如何也画不出来的。他写生是肯下气力的,一次他在山涧发现了一棵树,他硬是用绳子把自己吊在石壁,把那棵奇形怪状的老树“搬”到画板上。纵观他的芦苇题材的风光画,无论尺寸大小,均一丝不苟、—笔不误。声愈巨而韵愈细,景愈真而情愈浓,细节的刻画充分显示出画家功力之深和技艺之精:渔家小屋旁边晾晒的衣物和网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岑寂……无不令人产生“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亲和感和归属感。陈华民的色彩观念和笔墨意识,也是彰显其个人风格的重要因素。从他创作的芦苇风光画来看,他已有意识地淡化水墨效果,转而强化色彩功能;用墨十分谨慎,通常以水墨块面纵横驰骋的场面和景观,被他用点线勾勒和淡色的铺陈所取代,无形之中与传统文人画区别开来,水彩画的韵味和水粉画的情调油然而生,使观者神清气爽、如醉如痴。陈华民的芦苇风光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现代意识。社会的转型、文明的过渡,都在画面上做出了真实的描写和明确的交待:请看在无边无际的苇塘芦荡里,茅屋与瓦房并存、汽艇与帆船同行、高压线和大酱缸相映衬、灯笼杆子和电视天线试比高……这样一个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时代,被画家忠实地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的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立此存照”,—幅没有矫情、毫无矫饰的历史画卷。这样的中国画的意义和价值,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推移,逐渐凸显出来。陈华民的画,彰显独特的个人风格,得到了画界的认可和收藏家们的喜爱,堪称当今画坛“芦苇风光画第一人”的美誉。

    居住地区
    辽宁/丹东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曹光别名曹光楣,北京人。擅长中国画、漫画。1951年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曾任辽宁省美术馆副馆长、辽宁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辽宁画院终身名誉院长。1979年调入辽宁画院,致力于山水画创作,绘画作品笔墨生动,意境高远。作品有《起飞难》、《砂锅捣蒜》、《丰年瑞雪》、《秋山鹿饮图》、《南岳酒家》、《平湖轻舟》、《蜀江行》等。《无言》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等。《巫峡风云》入选在日本举办的“中国现代书画家作品展览”,并刊入作品集;《秋山鹿饮图》获日本“现代水墨画美术展”优秀作品奖;《春宵》获“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佳作奖;1989年赴德国举办画展,《南岳酒家》等被托依斯多尔福博物馆收藏。《蜀江行》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在国内,有作品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全国二等奖。1994年获;第五届国际书画展‘金奖。2000年作品参加联合国’世界和平艺术展并获奖。先后在北京.沈阳.大连.青岛.上海.昆明.洛阳等十几个城市举办个展和联展。曾出版《曹光国画作品精选》作品曾选送日本、印度、西班牙和前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展出、获奖、出版并收藏。另有多幅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中南海、天安门收藏陈列。作品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和《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陈炳佳:湖南临湘人,1964年出生。1981年入伍,做过电影放映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2007年调入广州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职画家,现为广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二级美术师。1981年入伍,做过电影放映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2007年调入广州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职画家,现为广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二级美术师。先后在桂林、南宁、广州、武汉、长沙、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陈炳佳画集》《天象苍茫.陈炳佳水墨系列集》《二十一世纪有影响力的画家个案研究.陈炳佳》《画梦依稀.陈炳佳》等个人专著,撰有近百万字各类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南方周末》等报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美术》《荣宝斋》《画刊》《中国书画报》等媒体均对其创作有过专题介绍,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国画《潇湘风流》高1.8米、长15米,描绘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杨开慧、夏明翰、陈树湘、章士钊、程潜齐白石、田汉等八十七位湖南籍杰出人物。湖南人杰地灵,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湖湘儿女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举世公认,尤其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即建党初期到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的历史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人在建党、建军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品刻画的这些可歌可泣、可敬可爱的湘籍人物,都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最好见证,是全民族抗争史、图强史的一个缩影。这幅作品是2011年广州军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计划完成的“三大文化工程”之一,不仅受到广州军区首长和政治部领导的关注,也受到艺术界的充分肯定,认为这是近年来重大历史题材中难得一见的力作,画中人物放置在冬天,寓示着祖国春天即将来临、民族复兴即将开启。一条风云变幻,沉载着历史沧桑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湘江横贯于整个画面,使人联想起湖湘文化所包含的强烈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画家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大量的运用自己对笔墨的独特理解,恣意挥洒,豪迈沉雄的用笔和苍润相济、厚重华滋的用墨,使水墨强大的表现张力和人物豪迈的精神形成契合,完成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作品在《丹青绘风流——广州军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美术书法作品展》上,强烈地吸引着观众眼球,引起了广泛关注,为藏家所青睐。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陈炜画家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陈更生,笔名双龙山人,号心远楼主。1959年生,山西省昔阳县人,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幼喜涂鸦,发愤自修,凭着对绘画艺术的执著追求,长年坚持画速写,锤炼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精准的造型功夫。1975年,参加人民美术出版社《昔阳盛开大寨花》组画创作,有幸结识著名画家徐希先生,朝夕相处数月,虚心向其请教,始入绘画正途。之后,作应时题材画数幅,参加省、地、县展览,并被多家报刊杂志发表。1979年应征入伍,当年所绘作品参加北京军区纪念建国30周年美术展览。1982年,绘制幻灯《龙城飞将在》在全军汇映中获一等奖。1993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刘大为、王天胜等名师,主攻中国人物画,兼攻山水、花鸟;作品以小写意见长,色墨结合,风格清新。绘画之余,兼习书法,三十余年,临池不辍,四体皆通,尤精行草,逐步形成用笔洒脱、结字跌宕、章法错落、气势开张的个人风格。近年来,书画作品在全国、全军展赛中数度获奖,并有数百幅作品集册、出版或被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其中1996年,榜书《虎》被天津市保险系统赴美考察团选为礼品,赠送美国友人;1998年,中国画《富贵牡丹图》被河北省政府赴日考察团作为礼品,赠送日方相关机构;2005年,书法作品被著名表演艺术家姜昆先生收藏;2008年,中国画《虎啸千里》被台湾著名实业家李益铭先生收藏。2001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理事、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一级美术师。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陈琳,1963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海军创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曾先后参加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5、70、80周年及建国50、60周年全军美展;全军第十届美展和全军“探索”展;参加海军第五、六、七、八、九届万里海疆画展;参加中、日、韩三国邀请展等;2007、2009年金陵百家全国美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作品展;2008年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2009年全军美术作品港澳地区巡回展。多幅作品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外交部、北京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代表作品有:《大海深处》、《两栖猎人》、《铁甲雄风》、《陆战队员》、《为了民族存亡》、《突击队员》、《厉兵秣马》、《决不放弃》、《亚丁湾—2009》、《无名上士》等。其中,《大海深处》获建国5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两栖猎人》获第十届全军美展优秀奖;《厉兵秣马》获建国6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为了民族存亡》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近年来,出版了《陈琳国画作品集》、当代实力画家精品丛书---《陈琳国画作品选》、中国当代美术名家展示---《陈琳作品集》。中国新闻社《书画中国》栏目拍摄陈琳专题片—《大海深处》,在全国百家电视台展播。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仓亭亭,女,山东济南人。1995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班。现为空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美术创作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画《初绿》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亥夜风清》入选第九届全军美展。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陈玉林山西曲沃人,擅长中国画。198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任部队电视台美工。现为总装备部某部俱乐部美术干事。作品参加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纪念建军七十周年全国美术展览,迎澳门回归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迎国庆全军美术展览,“八十光辉”全国美术家邀请展,当代百名书画艺术英才邀请展、中国画名家提名展、民族风情联展、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展览、建党八十五周年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等多次全国大型美术展览活动。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