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邱陶峰,曾用名邱陶丰,一九三五年生,广东揭阳市人。任上海中国画院高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少年时即爱丹青,一九五七年至上海,仍勤习不缀,在各类画赛中脱颖而出,于一九六零年遴选而入上海中国画院深造研习,为该院院长。著名山水画大师贺天健收为入室弟子,受其悉心教传。毕业后,留院任专职画家。六十年代,作品《一定要把它实现》、《革新迷》分别获上海青年美展、上海青年美术创作比赛一等奖,并参加全国美展。七十年代以后,有合作组画《荷树》入选全国美展,代表作《峡江黎明》、《家山梦雨》等参加国内外多次展览并编集出版;《东方欲晓》为日本西武百货艺术科收藏并出版。一九八四、八五、八九年及九零年先后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主要作品如《春山积翠》入选在韩国及香港巡回举办的“90年代中国画代表作家展”,并为韩国经济新闻社收藏出版;《空谷鸣泉》入选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五省当代中国画联展”,由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收藏。一九九六年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大型个人画展。作品及艺术传略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世界美术家传*华人卷》、《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曾接受《美术》杂志的专评介绍,和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的个人专访,录制“邱陶峰的山水画艺术”等节目。其艺术风格,早年秉师训,广游历,并遍临郭熙、王蒙、黄公望等诸宋元名家巨迹,以求会其神于心;运其技于手。创作作品多宏构大制,用笔谨严,具雄奇峻伟之势,时代气息鲜明,而笔墨之朴健、苍厚、质笃又追步宋元精神。八十年代后,师古人、造化与师诸心渐趋为一,追求情随笔远、自然天成,画风愈加以蕴蓄、宽和、淳朴、清灵见长。尤其近年,力主新探,在原先讲究功力苍健用笔圆遒,设色古雅华滋的基础上,兼之以泼墨、泼彩,于水、墨、色的交溶碰撞之间,呈现自然界一派云霞明幻、烟水氤氲的清光百态。其主张先笔得形,泼洒后复以精炼的线条勾皴点醒,故于大块墨彩与笔法协调驾驭方面颇有心得。尤擅表现五岳峨眉、黄山诸胜、闽浙富春山水的烟岚意境。编著出版有《贺天健课徒画稿》、《邱陶峰画集》(新加坡版)、《邱陶峰》(上海版)等。曾于香港《名家翰墨》、《龙语》等学术杂志、报刊发表文章。现又兼为新加坡中华美术研究会永久会员,广东揭阳市画院顾问等职。陶峰近年尤追求新探,作画主力先笔得形,以墨得韵,于水墨渲染间,而烟云氤氲,水气朦胧之佳境毕现矣。——唐云天地以灵气而生物:画人以灵气而成图。张大壮老画师在世是曾月旦画院诸英彦,言道:“邱陶峰倒有好笔性。”其山水,底蕴厚,气味醇,和市上讲究色相,迎合时赏,紧趋潮流者有别。陶峰六十以后的山水,可以言境界。诸多近作,写得笔宽和,意迷邈。墨滋嫣,水清华,在当今写意山水画中,别列灵裁。——邵洛羊如果说,贺天健的山水画,能于理法谨严中具有精神活泼之机,跌宕雄奇,不落巢穴,那么邱陶峰的作品,则已能于淳朴中见清空,在泼洒中具精妙,味醇韵远,澹荡清华。——薛永年唐云当年曾评云:“陶峰弟正在盛年,有此笔墨,日后精益求精,未可量也。”东晋陆机曾云:“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而今邱陶峰“骊珠在握”,正可大展身手。——丁羲元简历:1960年进上海中国画院。作品《一定要把它实现》、《革新迷》分别获上海青年美术创作一等奖,并入选全国工人美展。1977年《革命圣地》合作组画入选全国五届美展。1978年作品《峡江黎明》参加江苏、上海两院联展并收入上海人美出版社出版的《上海中国画选集》。197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1980年作品《东方欲晓》入选上海画院作品展,收入上海人美出版社的《上海画院作品选》。1984年于新加坡友谊展览中心举办个展。1985年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精武山展览馆举办个展。1988年编著《贺天健课徒画稿》,由上海人美出版社出版。1989年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个展。于新加坡出版《邱陶峰画集》。作品《家山秋意》参加国际潮人书画大展。1990年应邀到日本举办联展。作品《归帆》参加日本横滨、上海艺术交流联展。作品《春山积翠》入选韩国“’90现代中国画代表作家展”,由韩国经济新闻社收藏并出版。1991年作品《空谷鸣泉》入选北京、上海、江苏等5省市当代中国画联展。由刘海粟美术馆收藏。作品《秋塘雨露》参加前苏联、波兰、瑞典、上海艺术交流联展。1996年于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个展。1997年作品《最佳还是故乡山》参加国际潮人书画大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上海市。现为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上海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曾经担任上海油画雕塑院执行副院长。1996年起主要从事中国抽象艺术创作和研究,力求将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国际上成熟的抽象艺术语言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的抽象艺术之路。创作有《禅花》系列、《忆江南》系列、《意象武夷》系列、《醉湖》系列等。在中国北京、上海,美国纽约,德国法兰克福、林茨,荷兰阿姆斯特丹、博克斯梅尔,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过个人画展。曾经组织创设双年度的“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组织创设年度的“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组织创设双年度的“上海抽象艺术大展”;主持双年度的“上海双年展”等大型美术活动。出版专集有《海上油画名家——李磊》(上海书店出版社)、《中国当代艺术家画传——李磊、诗意的抽象》(河北教育出版社)、《今日中国当代艺术家——李磊、楼高人远天如水》(四川美术出版社)。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王天德(1960.7—)浙江人。擅长中国画。1978年就读于上海工艺美术学院,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院中国画系。现任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作品曾入选第七届、八届全国美展,曾获首届中国山水画展铜奖。多幅作品入选国际性美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薛良彪(1944.4—)浙江宁波人。擅长水彩画、水墨画。任职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作品水墨画《山水》、水彩画《煌》、《听蝉》分别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优秀展。有多幅作品赴国外展出。作品入选“全国水彩、粉画展”、“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大陆画家联展”、“现代中国水彩画、粉画新作展”、“中国精品油画水彩画大展”、“中国当代水彩画邀请展”、“亚细亚现代美术展”。有作品刊介《中国当代水彩画粉画选》、《人民日报》、(文汇报)、《江苏画刊》、《水彩画》、《艺术家》(台湾)、《国际日报》(美国)、《中国当代水彩画艺术》。并有多幅作品在全国性画菜中获奖和被美术馆收藏。多幅作品在美、日、加及港、澳、台展出。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号野鹤。上海市人。1958年为江寒汀先生入室弟子。196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专部绘画班,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后入上海中国画院从事中国画创作研究至今。作品多次选送美、法、日等国展出,并于上海美术馆及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举办个人画展。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思远书画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出版有《杨正新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北京,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著名画家李苦禅、李可染、叶浅予、王雪涛诸先生学习花鸟、山水、人物。擅长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并对中国美术史论有深入研究。1963年到上海后,得著名鉴赏家谢稚柳等先生指导,研究古代书画鉴定,过目国内公私收藏晋唐以来书画真迹近万件。其绘画融雄浑于简静之中,得平淡天真之趣。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发表,著有《龚继先画集》、《怎样画荷花》等。曾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艺苑掇英》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会成员,《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副主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水乡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1918年11月27日生。浙江杭州人,中国闻名的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著有《说园》等。陈从周童年时期即喜欢养花种草、叠石理水和观察工匠造房起屋,并喜爱绘画,喜背古诗。1938年,入之江大学文学系中国语文学科。诗词师承夏承焘教授。1942年毕业后,受聘于杭州省立高级中学,市立师范学校、上海圣约翰附属高中任国文、历史教员,1944年,与海宁蒋定结婚,蒋定为徐志摩姻兄妹,得悉志摩轶事,开始了对徐志摩的钻研。同时,被著名画家张大千所赏识,成为张大千之入室弟子,攻山水人物花卉。1948年,在上海首开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诗情画意引起画坛的瞩目。1949年,发表处女作“徐志摩年谱”,成为当今研究徐志摩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宝贵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极从事保护、发掘古建筑工作。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晚年参加多处园林设计实践,直接参与指导了上海、浙江诸多古园的维修和设计工作。1950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史,结识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教授,开始了陈从周教授的古建筑生涯。同年秋,执教于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正式教授中国建筑史。1951年,出版“陈从周画集”,兼受聘于之江大学建筑系,还兼课于苏南工业专科学校,课余开始了苏州古建筑、古园林以及诸多的名人故居的考察。1952年,院系调整,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土木系合并组建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并受黄作燊副主任之托筹建建筑历史教研室。1953年,于《文物参考资料》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古建筑考察专文——吴县洞庭东山杨湾庙。1954年,参与指导上海龙华寺塔修理工程,1956年,代表作《苏州园林》问世。它是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在这本书里陈从周提出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论断,抓住了苏州园林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文人园林的诗情画意,还总结归纳了中国园林造园手法,诸如借景、邻虚、屏障、对景等。1959年,参与主持上海建筑三史工作,所谓“三史”是古代史、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年史,皆为建筑史,在上海市建委领导下,对于搜集、保存上海近代建筑史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60年代初,参与指导上海豫园、嘉定孔庙、松江余山秀道者塔的修复、设计工作。同时,由苏州到扬州,开展扬州园林的考察研究工作。在浙江古建筑考察中发现了安澜园遗址,在扬州园林考察中发现了石涛和尚叠石遗作——片石山房。协助、参与梁思成设计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纪念堂,陆续在《文物参考资料》、《文物》、《同济大学学报》上发表有关古建筑、古园林考察文章。1963年,获硕士导师资格,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陈从周受到了迫害,1971年,下放皖南干校,1972年,开始参与连云港海靖寺塔修理工程,1974年,指导阿尔巴尼亚进修教师。考察了济南、曲阜、泰安、聊城地区的古建筑,为保存聊城明初光岳楼大木结构做出重要贡献。1975年,在极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著述《梓室余墨》40余万字,详细记述了一生中的交往、研究、各地山川风光、民俗、民情、遗闻轶事。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陈从周绝处逢生。多年积压在心头的话,一下子爆发出来,这就是《说园》的第一篇,对古建筑、古园林的正确评价和多年破坏的无情抨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说园》五篇情真意切,融文史哲艺与园林建筑于一炉,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纷纷出版不同版本、译本,前后有英文译本、日文译本,以及德文、法文、意文本。1978年,将苏州园林局部模制,输出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即明轩,成为新中国以来园林文化建筑对外输出之先河。贝聿铭雅嘱他写就长卷水墨丹青《名园青霄图卷》,复请国内文化耆宿、书法名家题咏,现存纽约贝氏园,成为一件极为珍贵的书画名品。1980年秋,首次指导日本来华研究学者关口欣也博士。为适应全国各地的旅游热,修复名胜古迹热,提出“还我自然”、“文化旅游”、“先绿后园”、“绿文化”等响亮口号,针对社会上的“一切向钱看”倾向,提出“梓翁画图不要钱”,“一文不取,敞开供应”,学校教师应是“万卷户”等。到处演讲报告,所到之处极受领导、群众的欢迎和接待。有心人对陈从周的散文、杂谈、诗词歌赋先后编辑出版了《园林谈丛》、《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山湖处处》。1985年,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1986年,编辑出版《绍兴石桥》,同年秋,应邀赴日参加日本建筑学会成立百年庆典。1987年,主持上海豫园东部的复原设计,成为上海招待国宾最佳处所之一。并于同年,获日本园林学会名誉会员称号。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出版。1988年,宁波天一阁东园竣工。1990年,香港、台湾联合出版《中国名园》,全书用诗词一般的语言描述各地园林之精华。1991年冬,云南安宁楠园竣工。陈从周自评说“纽约的明轩,是有所新意的模仿;豫园东部是有所寓新的续笔,而安宁的楠园,则是平地起家,独自设计的,是我的园林理论的具体体现。”1991年底,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从周的最新散文集《书边人语》。陈从周是位才华横溢的人,具有诗人、画家的感情和气质,又有中国文人所特有的幽默诙谐。他并不善于言辩,但他的演讲或报告,常是风趣横生,令人捧腹大笑。他很努力,勤于耕耘,每日必写必画,从不停笔。他心地极好,虽然受过许多打击、排挤的伤害,但他从来没有害人之心。他没有架子,对人对事一律平等.个人简历1918年11月27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38—1942年就读于之江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42—1949年任杭州、上海等处高级中学、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育史、生物学教员。1950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并执教于圣约翰大学。1951年任教于之江大学建筑系,兼任苏南工业专门学校副教授。1952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筹划组建建筑历史教研室。1955年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教研组组长、副教授。1978年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1985年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1989年应聘为台湾《造园》季刊顾问,并获日本园林学会海外名誉会员称号。2000年3月15日去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别署卢辅圣,齐号蓬莱鹿器室、差毫室、天钥楼。1949年生,浙江东阳人。编审。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朵云》、《书法研究》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擅长中国画、连环画及美术理论。作品有中国画《旧游》。连环画《钗头凤》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章,藏于中国美术馆。出版有《天人论》、《书法动态论》、《卢辅圣人物画集》。发表论文《历史的“象限”》;主持编纂《中国书画全书》、《中国画名家技法图谱》、《中国绘画研究丛书》、《中国画名家技法图谱》、《中国绘画研究丛书》等大型丛书或套书。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杨列章(1940.2—)别名杨峡,山东滕县人。擅长中国画。曾在部队从事业余创作。1961年在北京中国画院进修,1965年后任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专业美术创作员、一级美术师。作品《雁荡山小龙渊》入选中国画研究院首届展、《高山平畴》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梦游天姥图》上海美术馆收藏,《太行幽谷》军事博物馆收藏,《上海小夜曲》、《黑森林》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血战祁连山》获全国首届人物画优秀作品奖。《氤氲图》、《南泥湾》等入选上海百家精品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吴自忠(1943.6—),男,汉族,上海市人。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他先后在湖南省文联、湖南省美协从事创作研究及在湖南省画院任专业画家;曾任湖南省美协理事,中国画艺委会负责人。1992年后调入上海教育学院任美术系主任,之后又转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副主任等职。曾任湖南书院专职画家、高级美术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作品先后入选“纪念毛主席诞辰八十五周年全国美展”、第六、七届全国美展、瑞士“巴塞尔第十八届国际艺展会”、“香港中国艺术大展”、“中国当代工笔画展”、“中国当代山水画展”等。代表作品有《岳麓山爱晚亭》、《踏春行》、《春意浓》、《大山行》、《晨光》、《流逝》、《归》、《泊》等。作品《山水》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72条/8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