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生于辽宁省凤城市人。著名山水画大家宋雨桂入室学生,现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中央画院理事、中国书画名家网委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南开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辽宁美术协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专业画家。作品在《美术》、《国画家》、《中国书画报》、《书与画》、《东方美术》、《艺术探索》、《美术大观》、《美术报》等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大篇幅报道和专题介绍。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丛书》等多部个人画辑。1989年版画《大海的歌》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七次“新人新作展”;1993年中国画《山城纪事》入选中国奥委会举办的全国第三届体育美展并为国际奥委会收藏;1994年中国画《山村农家》入选文化部、新华社举办的国际中华书画展中获“银奖”并收藏;1995年中国画《远山》入选中国文联、文化部艺术局、中国美协举办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全国美展;1999年中国画《凤凰山庙会》入选文化部、文化司举办的全国美展,获“群星奖》。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徐州电视台、浙江金华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近年来,在浙江金华市、甘肃兰州市、天水市、定西市、江苏徐州兴办过个人画展。作品在北京荣宝、中国嘉德、翰海等几家拍卖公司参加拍卖,作品还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展出,并为国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居住地区
    辽宁/丹东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陈华民,1943年3月生,男,辽宁东港市(原东沟县)人。原辽宁东港市文化馆美术部主任。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现为中国北京书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丹东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民族画院山东分院副院长、黄海画院院长,全国六届美展特邀评委,一级美术师。擅长国画,山水画更为出色。首创芦苇风光画,在全国独树一帜。相关事件陈华民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儿时的他就对大自然独有情钟,他小时候的画本中,还保留着他用蜡笔所画的山水图样。中学时代,他常常跑到外边,跑到大山上去写生,画到激动时便随口吟诗,有时还亮开嗓子对着大山呼喊。写生伴随了陈华民的整个艺术生涯,他对山、对水、对大自然的喜爱真可谓魂绕梦牵。一年中很少有那个星期不出门写生的。开始他背着四尺斗方的画板写生,继而又改成四尺整版。个子不高的他,背着大画板就像一支山鹰展翅山巅,寻觅美食。他的画除了老辣洒脱的笔锋外,给人更多的是自然亲切和生动活泼。画面的用笔、用墨随情随景而生。这样的画面在屋子里是画不出来的。他曾说过:“大自然能呼唤我的灵感,锦绣大地可任我剪裁”。如今,陈华民已走过了几十年的艺术生涯,画稿过千,他的作品好似一个个有生命的实体,得到了艺术界的认可和收藏家们的喜爱。成就及荣誉1994年“海之恋”参加东北联展获优秀奖。1995年,作品参加俄罗斯、日本、韩国、西班牙展。1996年“金色的路”参加全国“枫叶杯”展获二等奖。同年“家乡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7年,“浪滔滔”(组画)、“十月春光”、“我家小院”等去日本参展,全部作品被收藏。1999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6套节目节选画家片段。2001年获“剑桥杯”金奖。2002年出版山水写生画册及教科书两本。2004年在茂名、湛江、海口、深圳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全部被收藏。年画作品“富到农家”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生在富中”获第五届全国年画展二等奖。“母亲的艺术”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2006年至今曾在北京、山东临沂、安徽黄山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杂志》、《艺术与收藏》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编绘出版《素描第一步》、《色彩第一步》辅导书。2008年初人民大会堂收藏其作品。经多年探索、磨砺,终于自成一家,首创芦苇风光画。他笔下的茫茫芦荡被赋予了博大的人文精神,成为记录时代脚步,弘扬时代精神的象征。《中国书画报》、《书画市场报》等有关报纸、刊物、电视台曾对其做过专题报道,这一题材丰富了发展中的中国画坛,得到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促使更多的画家去思考和探索。创作之路陈华民的家乡地处鸭绿江口和黄海交汇处,沿海拥有328平方公里,连绵不绝的肥沃滩涂、湿地润泽,横无际涯,大片大片的芦苇荡占据着祖国黄海北岸最为富饶的海岸线,呵护和养育着世世代代东港人民休养生息,繁荣发展。陈华民多少年来,面对着自己在年画和国画山水画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就,无数次地感到困惑和茫然。昔日,他作为一名东北地区的国画家,为了画好传统意义上的国画山水画,曾多次走遍祖国名山大川,感悟自然,感悟人生。数十年中,他越来越感到有一种情怀不能割舍,一种责任不能抛弃。每当他看到或想到家乡那苍茫浓郁、一望无际、优美劲键的芦荡雄姿、如云似雪、婆娑妩媚的芦花,还有那些深藏在芦荡中的亭台楼榭、车船人家、学校工厂,还有那些出没于森莽之间的雁鹊飞鸟,他以一个东北汉子的仗义之举,毅然决然地走出“天下山水是一家”、“千人一面”的老路,踏上了春风拂面、芦花锦簇的新领域、新境界。这一决定,标志着陈华民从此走上了艰难探索、不懈奋斗之路。这是一个画家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恩和回报,也是一个地域的文化史对本土画家的认知和褒奖。他经常出没在大片苇塘、芦荡之中,在给予生态自然人文精神的庇护关怀同时,写生创作,从中获得了许多真知灼见,并真正地了解认识了芦苇荡的性格特征及其它的生命的内在价值和外在表象的“喜怒哀乐”等等。在大自然的亲情怀抱中,面对碧波万顷的生机跃动,陈华民看到了自己艺术创作的无限天地和广阔无垠的发展前景。艺术年表1994年作品《海之恋》参加东北地区联展,获优秀奖。1995年作品在俄罗斯、日本、韩国、西班牙参展。1996年作品《金色的路》参加全国“枫叶杯”书画展,获二等奖。1997年作品《浪滔滔》组画、《十月风光》、《我家小院》等二十余幅作品赴日本展出,并全部被收藏。1998年丹东市电视台为其拍摄专题片《黑土地》,同年获辽宁省政府文化奖。1999年中央电视台六套新闻节目播放画家介绍片段。获文化部群文司奖。2000年为建通公司创作巨幅山水画《鸭绿江之歌》,为新发公司创作巨幅山水画《大路通天》。2001年作品《扬帆远航》获“剑桥杯”书画大赛金奖。2002年出版山水写生画册及美术教科书两本。2003年参加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浙江宁波国际艺术博览会。2004年在茂名、湛江、海口、深圳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浙江山水画家笔会。2006年作品《绿色的梦》被韩国多媒体研究中心收藏,作品《啊,海岛》在韩国举办的多国美术大展中获二等奖。2007年作品《夏》被中国驻大阪领事馆收藏。被北京中国书画院聘为画院画家,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聘为专职画家。2008年作品《江山多娇》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09年中国文联出版《名家画典·陈华民》首创芦苇风光画专集。2009年4月受苗粟县书画组织邀请赴台湾举办个人画展。2010年9月受台湾官方邀请赴台举办个人画展。2010年多幅作品在北京瀚海秋拍、山东新世纪书画专拍中成交。艺术评价芦苇是择水而生的植物,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尘,为白绿色或枣褐色。流速缓慢的河、湖,往往聚生高大的芦苇群落,在民间被称为“禾草森林”。陈华民就是从芦苇荡中走出来的一位画家。他出生在鸭绿江入海口旁的鸭绿江湿地,那里芦苇连片,鸥鹭成群,陈华民的根就深扎在这片面积广阔的滩涂上。苍苍蒹葭为他的童年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夏天,他的衣服常被苇叶上滴下的露水打湿。秋天,他的身上常沾着几朵雪白的芦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棉衣里露出来的棉絮。如果你细心观察—下他脚上穿的鞋,不管是胶鞋布鞋还是皮鞋,总是沾满湿地的碱泥,一抬脚,就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苇芽味。陈华民本人就像一株芦苇,将自己的艺术之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中,吸收着大地的养分,开自己的花。他自幼酷爱绘画,曾涉猎多个画种:剪纸、农民画、年画、版画、山水画……而且成果都出类拔萃。他的中国画创作起步比较晚,但他以芦苇般的钻劲和韧劲,显示出朝气蓬勃的艺术生命。曾几何时,他为描山绘水跋山涉水写生,请名家指点……芦苇青了又黄了,黄了又青了,他依然在孜孜追求着个性化的国画艺术语言。曾几何时,他撂下画笔反思,意识到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要弃旧布新。他的灵感之窗豁然敞开了——那—望无际的芦苇,苇叶蒙翳,芦花繁繁,静时锦云铺地,动则拥浪似海,沟汊续断其间,鸥鸭往来嬉戏……不正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山水画么?陈华民决定尝试以芦苇为题材,用这个独特的对象来表现家乡特有的风貌。他背起大画板出外写生,如鱼得水,每年至少有近二百天的时间与芦苇为伴,尽情地在白絮飘飘的芦苇荡中徜徉。他半开玩笑地说:“大自然能呼唤我的心灵,锦绣大地可任我剪裁呀。”看他的写生集,除了老辣、洒脱的笔锋外,留给人们更多的是自然感、亲切感、生动感。他的笔墨总是随情随心随景而落,这种画坐在屋子里是无论如何也画不出来的。他写生是肯下气力的,一次他在山涧发现了一棵树,他硬是用绳子把自己吊在石壁,把那棵奇形怪状的老树“搬”到画板上。纵观他的芦苇题材的风光画,无论尺寸大小,均一丝不苟、—笔不误。声愈巨而韵愈细,景愈真而情愈浓,细节的刻画充分显示出画家功力之深和技艺之精:渔家小屋旁边晾晒的衣物和网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岑寂……无不令人产生“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亲和感和归属感。陈华民的色彩观念和笔墨意识,也是彰显其个人风格的重要因素。从他创作的芦苇风光画来看,他已有意识地淡化水墨效果,转而强化色彩功能;用墨十分谨慎,通常以水墨块面纵横驰骋的场面和景观,被他用点线勾勒和淡色的铺陈所取代,无形之中与传统文人画区别开来,水彩画的韵味和水粉画的情调油然而生,使观者神清气爽、如醉如痴。陈华民的芦苇风光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现代意识。社会的转型、文明的过渡,都在画面上做出了真实的描写和明确的交待:请看在无边无际的苇塘芦荡里,茅屋与瓦房并存、汽艇与帆船同行、高压线和大酱缸相映衬、灯笼杆子和电视天线试比高……这样一个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时代,被画家忠实地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的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立此存照”,—幅没有矫情、毫无矫饰的历史画卷。这样的中国画的意义和价值,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推移,逐渐凸显出来。陈华民的画,彰显独特的个人风格,得到了画界的认可和收藏家们的喜爱,堪称当今画坛“芦苇风光画第一人”的美誉。

    居住地区
    辽宁/丹东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郑伯劲,1939年生于哈尔滨,祖籍沈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沈阳书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沈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沈阳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扇子艺术协会艺委会副主任。2010年,出版专著《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百松图》。2010至2011年,受中央军委办公厅、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熬请,赴京创作山水画作品收藏并陈列:《盛世中华》、《关东雄风图》被中央军委收藏;《万壑松风图》、《锦绣中华》被人民大会堂收藏;《飞龙吐玉泉》被中南海收藏。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邢世靖(1958.5—)别名邢士敬,出生于辽宁本溪,祖籍山东,1991年就学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1999年在文化部重彩画高研班学习。擅画山水、花鸟、动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本溪市书画院画家,本溪市政协委员,本溪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多年从事中国画的创作、研究工作,师从冯大中、宋雨桂诸先生,追求雄浑野逸、苍润博大之风貌,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美术展览,有的获奖,散见于多种报刊画册。作品有《原上草》、《飘去的心》、《回声》、《煦风》、《金钱豹》等作品入选全国中国画展,《暮春》获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三届大展佳作奖。出版有《邢世靖作品选》。作品《顺风图》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居住地区
    辽宁/本溪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张宝才(1950.1—)辽宁营口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国画、雕塑、油画。1977年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师承王盛烈先生、许勇先生。作品国画、连环画、年画和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作品展览。《人参娃娃》参加全国七届美展,并获全国年画评奖三等奖。出版专著有《艺用人体解剖教程》、《人体艺术解剖学》、《美术高考指导范例——静物写生素描、色彩》、《龙凤吉祥图案》等。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李世元(1938.2—)字古昱,民族汉,山东文登人,毕业于辽东学院,先为元宝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中国画研究理事丹东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丹东书画研究院院长。从事艺术创作40多年,早期从事连环画,宣传画、年画创作。年画《鸭绿江上友谊歌》就是这一时期作品。八十年代以来逐渐研究中国画创作,部分作品参加国家级画展并获奖。中国画《童年》入选全国体育画展,中国画《月牙五更》获1993年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中国画《风雪满洲》入选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画展,此画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

    居住地区
    辽宁/丹东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周国军,1954年生,辽宁凤城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丹东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辽河画院画师,获“中国百杰画家”称号。作品参展及获奖情况:2000年《欢乐高原》澳洲国际水墨画大赛金奖1996年《大唐遗韵》加拿大国际水墨画大展优秀奖1995年《亘立千秋》反法西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美展铜奖1997年《悠悠岁月》中国当代山水画展优秀奖2000年《莽原》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1992年《悠悠牧歌》第二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优秀奖1996年《秋声》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优秀奖2004年《拉萨河》辽宁省美展金奖2000年《高原风》辽宁省中小幅油画展金奖1994年《厚土》、《国风》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2005年《唐韵》入选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美术特展2001年《空谷》、《湖水清清》入选国际水墨画年展2004年《遥远的地平线》入选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1992年《关外秋歌》入选全国首届花鸟画展1992年《热土》入选纪念《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全国美展2004年《春上高原》入选全国中国画画家提名展1993年《日暮红墙外》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1998年《一江绿水染春风》辽宁省省长会见厅特邀创作2005年《江山霞岚图》全国总工会大厦特邀创作1992年赴日本德岛访问,进行学术交流1997年赴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赴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2002年赴美国汤姆森大学讲学(亚洲艺术中心邀请)2003年赴韩国全州举办中韩画家第二回交流展(任交流团长)2004年赴日本德岛举办个人画展

    居住地区
    辽宁/丹东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刘相训男1935年5月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刘家台子村。1960年9月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81年投拜名师著名画家慕凌飞先生,研习张善子、张大千“大风堂“艺术。1995年退休,现居北京亚运村,斋号“牧虎苑”誉称虎侠。曾出版《刘相训画集》《刘相训山水画作品选》《美术家刘相训》《牧虎苑文萃》曾于北京、大连、上海,广州、桂林等地举办40余次个人画展。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ISQ9000A书画艺术家资格认证中心副主席,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友好交流促进会艺委会主任,大千艺术研究院院长,御青书画院院长。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金明惠(1949.10—)辽宁本溪人。主攻国画工笔花鸟,兼擅长人物、山水。多年来,经常深入辽宁山区,以野鸟山花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993—1994年去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天衣飞扬·玉壁风动》四人联展。1988年任辽宁省铁岭市画院专职画家,美协副主席。现任辽河画院专职画家。《童养媳》、《一夜春归》入选第六、九届全国美展。《我们的天地》、《馨雪》、《长白五月》、《长白馨雪》多幅作品选入全国美展。《我们的天地》获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铜奖。另有几十幅作品选入《天衣飞扬·玉壁风动》、《新工笔画》、《工笔小品选萃》、《新工笔画技法》等画集和著作。出版有《国画小品》、《新工笔花鸟画表现实技》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所收藏。

    居住地区
    辽宁/盘锦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邢子云男,汉族,1935年8月25日出生,漫画家、中国画画家。辽宁鞍山人。原名邢绍景,曾用笔名行舟、铁曼。1951年在沈阳铁西文化馆美术部参加工作,1995年退休于沈阳铁西文化馆,副研究员、调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会员、辽宁省漫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剪纸学会理事、辽宁省连环画研究会会员、沈阳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市漫画研究会副会长。政协沈阳市铁西区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届常务委员。连环画发表有《达吉和她的父亲》、《家庭问题》、《黑猫警长侦破记》、《地震知识漫画集》等20余部单行本,其中《车轮飞转》在纪念《讲话》35周年全国优秀作品美术作品展陈列。累计发行189万余册。漫画《万众一心》、《可怜天下父母心》、《价值》、《话》,中国画《丰收图》等均在中国美术馆参加过全国展。每年发表漫画百余件。1984年由辽宁省美协主办同省内四位漫画家联办《歇后语漫画展》。在近半个世纪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入编《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入录》、《中华人物大典》、《中国漫画家人名录》、《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三十余部典著。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漫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