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汉族,北京人。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擅国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34年拜于非闇为师学小写意花鸟及工笔草虫,兼习瘦金体、篆书,后专攻工笔。1937年入故宫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临摹研究历代名画,以宋元工笔花鸟为主,兼学画史、画论并研制国画颜料,历时八年。1946年遵于非闇之命至成都大风堂拜张大千为师,1951年回京。1957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次年调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4年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教授,1964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金碧茶花屏风。1971年至1984年为钓鱼台国宾馆绘制巨幅工笔花鸟画。1983年与刘力上为紫光阁绘制巨幅《荷塘清趣》。1984年退休,任中央工艺美院咨询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作品有《沙果双鹊》、《荷花》、《耄耋图》等。出版有《荣宝斋画谱——工笔花卉》、《俞致贞画辑》、《工笔花卉、草虫技法》、《美术画库——工笔花卉技法》(与刘力上合作)、《俞致贞、刘力上画集》等专集、专著。六十年代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杨悦浦(1938.11—)祖籍山东招远,擅长国画白描、油画、美术评论。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曾从事科学技术展览美术设计。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美术家通讯》主编、《中国现代科学全书·美术卷》主编、中国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有《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迹》。出版有《门外絮语》、《与历史同行——杨悦浦1994年至1997年美术评论文选》、《走出旋涡——杨悦浦美术评论文选之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杨澧(1930.6—)山西太谷人。擅长版画。1948年入延安大学,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历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副系主任、院党委副书记、书记,中国文联副秘书长、党组成员、研究室顾问。作品有《保卫马克思主义》、《延安·一九四二年冬》、《长城》等。《农村风景》入选第一届青年美展,《晓》入选第八届全国版画展。论文《访问画家古元》、《记李桦老师》、《吴作人和他的画》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俞士崧 (1932.1—)别名俞崧, 北京人。擅长雕塑。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56年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曾在美院苏联专家雕塑研究班学习。历任中央美院雕塑创作研究室创作干部、研究员,兼任河北省承德市人民政府顾问。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有《征途》、《思》、《郭老》、《迎宾》、《傣族姑娘》及室外大型城市雕塑《康熙大帝》青铜骑马像、《石油化工纪念塔》等。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中学时自修绘画。1926年起在上海当过柜台伙计,画过广告、教科书插图,并事时装设计、舞台美术布景。1928年任上海漫画社编辑,开始漫画创作。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后集成《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1936年出版《旅行速写》、《浅予速写集》,并联合全国漫画家举办第一次全国漫画展,次年成立中华全国漫画界救亡会,为该会负责人之一。抗战爆发后,在上海组织漫画宣传队,任领队并参加郭沫若负责的政治部第三厅,投身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赴香港经办《今日中国》,次年回重庆,作《战时重庆》组画及叙事漫画《逃出香港》。1942年于贵州苗区写生,开始转向中国人物画创作。1943年访问印度,归来后举办旅印画展。抗战胜利后曾赴美国举办画展。1947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1980年将补发的“文革”中被扣三万元工资捐赠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作奖学金。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历届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从40年代开始,叶老就由漫画转向中国画。根据速写加工,进行中国人物画创作,逐渐形成笔墨爽利、造型夸张富于装饰感的画风。速写在叶老的艺术生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叶老不是科班出身,早年自学绘画。速写不仅成为连结创作与生活的桥梁,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常年不懈、大量的速写实践,还练就了过硬的造型能力。综观叶老一生,在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上致力最勤,为衰落的人物画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五、六十年代,是叶老艺术创作的鼎盛期。这时叶先生才四、五十岁,精力充沛,欣逢盛世,全国性的建设热潮,丰富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创作热情。许多代表作都产生在这一阶段。如:中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夏天》、《头等羊毛》、《北平解放》、小说《子夜》的插图,还有一大批舞蹈人物画,都是难得的经典之作,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可惜这种旺盛的创作势头,不久即因文革开始而中断。叶老身陷囹圄,面壁、封笔十年之久。这无法弥补的损失也是美术事业的不幸。待到冤案昭雪、焕发第二次创作热情,先生已是白发苍苍、年逾古稀的老人。叶老本性耿直,虽历尽磨难,仍遇事直言不讳,一身正气。晚年撰写数十万字的回忆录,秉笔直书,心胸坦荡,疾恶如仇。在老先生中能这样处世的诚属少见。1990年起,先生不顾80多岁高龄,三次发起组织叶浅予师生艺术行路团,南揽富春,北走齐鲁,西赴湘鄂,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社会,谈艺创作,言传身教,了无倦意。没有遗言传达,但有作品传世;身体已然仙逝,精神长留人间。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叶浅予先生1995年5月8日下午5时因病长逝于北京,享年88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叶然(1931.5—1995.7)别名刘永吉,黑龙江哈尔滨人。擅长书籍装帧。历任三联书店美术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室负责人、《诗刊》社副编审。书籍装帧设计有《鲁迅全集》、《高尔基选集》等。《楚辞集注》获莱比锡金奖。出版有《叶然书籍艺术作品集》等。除此之外。“叶然”还是是网络小说《变身异能》主角。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福建福州人。擅长绘画、漫画。1940年后就学于桂林绘画训练班、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国立艺专。1949年任香港《周末报》美术编辑,参加人间画会。曾在广州文联工作,1953年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副编审。作品有《拿饭来吃》、《后院的呼声》、《牙膏管的秘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女,汉族。祖籍浙江富阳,出生于北京。郁风少时受到叔父郁达夫的影响,爱好新文艺。早年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西洋画。1935年后历任上海美专附中教师,上海及广州《救亡日报》记者,四战区政治部第三组美术宣传负责人,香港《耕耘》主编,《星岛日报》、《华商报》编辑,桂林广西艺术馆研究员,香港《文汇报》驻京特派员,中国美协副秘书长及展览部主任、书记处书记,《新观察》副主编,《诗书画》半月刊主编。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我的故乡》,论文集《美的世界》等。30年代期间在上海参加救亡运动,为报刊作插图、漫画,并参加演剧活动。抗日开始随郭沫若、夏衍赴广州创办《救亡日报》,后转奥北四战区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39年到香港任《星岛日报》及《华商报》编辑。与夏衍、叶灵风、戴望舒、徐迟、叶浅予、黄苗子等创办《耕耘》杂志,任主编。并参加香港文艺界协会活动。40年代以后,在桂林、成都、重庆工作,发表散文,举办画展,为话剧团设计舞台服装;其后任重庆及南京《新民报》副刊编辑。50年代以后在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美术馆主持展览工作,并撰写美术评论及散文。80年代以后出访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香港、韩国、澳大利亚并举行画展。2007年4月15日,著名画家郁风溘然长逝,终年91岁。郁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现任北京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散文集有《我的故乡》、《急转的陀螺》、《时间的切片》、《陌上花》、《美比历史更真实》等,编有《郁达夫海外文集》、《郁曼陀陈碧岑诗抄》等。郁风的父亲是抗日战争中殉国的法官、诗人郁华(曼陀)烈士,擅长山水画。叔父是作家郁达夫烈士。郁风少年时期即受家庭熏陶热爱文学艺术。1936年鲁迅逝世时,上海英文《中国之声》杂志在封面首次刊登的鲁迅画像,就是她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起,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书记处书记、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等职。先后组织评选、陈列布置全国美术展览及中外各种专题展览计三百馀次。如1952年的亚洲太平洋和平会议美术作品展、1958年的齐白石遗作展、1959年的李可染个人画展、1978年的何香凝遗作展等都是为美术界所称道的。对于画展,郁风她不仅仅是组织举办者,她自己的作品也多次展览过。1942年,她在桂林、重庆与黄新波、特伟等七八人共同创作举行了“香港的受难”专题画展。1944年在成都、重庆举行“青城峨嵋写生画展”。1948年在上海举行油画、水彩画展。1982年参加法国沙龙展的作品《春风吹又生》获金质奖。1986年,她应邀到德国科隆美术馆举行画展,展示了现代中国水墨画的新面貌,受到了该国艺术界的重视。1988年起在香港、汉城、台北、悉尼,1994—1995年在杭州、北京、广州举办了郁风、黄苗子伉俪书画展,也受到了较高评价。作为画家的郁风,在文学上也有较高的成就,她著有散文集有:《我的故乡》、《急转的陀螺》、《时间的切片》、《陌上花》、《美比历史更真实》、《画中游》,编有《郁曼陀陈碧岑诗抄》、《郁达夫海外文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一九三一年生。浙江苍南人。擅国画、版画、水彩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40年代末就读于美术大师刘海粟开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49年入华东军政大学文艺系。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铁道兵团文化部从事美术创作。经常在枪林弹雨中采访写生。利用版画、油画和连环画等多种形式描绘战斗生活。《任务重于生命》、《抢救汽油列车》等作品发表以后,被誉为“最可爱的艺术”,他也享有“战地画家”之盛誉。1955年自朝鲜回国。在铁道兵文化部任从事专业美术创作,其作品经常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30多家报刊发表,2009年,龙港湖前小学100周年,尤有中为知名校友,回母校指导作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英韬(1925.6—2012.3),原名杨筠生,男,天津人。擅长漫画。1949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曾在华北大学做研究生。留在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美工队工作。历任《人民铁道报》编辑、记者,《人民日报》美术组编辑,《人民日报》文学艺术部副主任,《讽刺与幽默》主编。出版有《英韬漫画选》等。代表作品有当代武松(1979)、两种失实(1987)、红与黑(1993)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