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姚舜熙(1961—)福建莆田人。擅长工笔重彩,白描,工笔写意。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该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作品《闽山情》获首届全国山水画展铜奖;《静》获中华杯全国中国画大赛二等奖;《南国归线》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佛音》获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骄阳》入选全国十届美展。出版有《姚舜熙作品》等。编著有《中国古代画谱·吕纪卷》、《中国线描·翎毛卷》、《中国画坛百杰画家·姚舜熙作品》。众多作品被文化部、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现出版有两部国家级十一五教材。出版学术专著及编著:《百杰画家--姚舜熙》(1998年),《荣宝斋画谱.吕纪卷》(荣宝斋出版社,1998年编著),《争奇斗艳--论工笔花鸟画创作》(2003年),《雨林阳光---论创作性花鸟画写生》(2003年),《概念.手法与再创造》(2004年),《造型.笔墨与新画境》(2004年),《中国美术家档案.姚舜熙卷》(华艺出版社,2004年)。重要画展及获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1980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1989年),首届全国山水画展铜奖(安徽省美术馆,1993年),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馆,1994年),国际水墨画展金奖(澳大利亚悉尼美术馆,1994年),俄罗斯世纪之辰---中国美术大展金奖(俄罗斯中央美术之家,2001年),百年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馆,2001年),首届全国花鸟画大展银奖(北京世纪坛博物馆,2003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浙江省美术馆,2004年),首届中国画美术论坛及作品展(中国美术馆,2005年)等。个人传记及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百年中国画作品集》、《今日中国美术》、《北京画坛》、《中国花鸟画全集》等。作品为人民大会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机构及德国、英国、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收藏家鉴藏。作品介绍1980年作品《欣欣向荣》参加第二届青年美展;1985年作品《江南采莲图》获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年度成绩展三等奖;1987年作品《静》获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华杯”全国书画比赛二等奖;作品《房山即景》获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年度成绩展二等奖;作品《幽谷》获香港博雅中国画大展优秀奖;1989年作品《圣火》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南风》为中央美术学院收藏;作品《东坡赤壁图》参加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为黑龙江省博物馆邓散木艺术馆收藏;1990年作品《黄土地》《静静的山谷》等七件作品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四十年校庆画展,作品为德国尤森博物馆收藏;1992年作品《夕》参加中国当代代表性画家赴韩国作品展,作品为韩国国家画廊收藏;作品《南回归线》参加二十世纪中国美展;1993年作品《闽山情》获首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1994年作品《南回归线之二》参加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被评为优秀作品;作品《苏醒》获悉尼国际水墨画展金奖《静》获中华杯全国中国画大赛二等奖;《佛音》获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出版有《姚舜熙作品》等。编著有《中国古代画谱·吕纪卷》、《中国线描·翎毛卷》、《中国画坛百杰画家·姚舜熙作品》。有作品被文化部、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余庠(1933.8—)江苏镇江人。擅长雕塑。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先后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任美术部主任、研究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有《杜甫像》陈列在杜甫草堂纪念馆,《孙中山像》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曹雪芹、林则徐、蔡元培像在四十春秋展览会上展出。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于曙光,1944年4月生于河北磁县,祖籍四川乐至县。别名老果生,四川乐至县人。擅长中国画、书法。曾在企业工会、部队宣传部门,中国法制报社、中国书法杂志社担任美术工作。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办公室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副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副秘书长、北京古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画印研究院、中国剑光书画院专家委员及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艺术顾问、北京鲁博书画院院长等。于曙光1962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作过美工和演出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了积累了多方面的文艺才干,同时也养成了淳朴、务实的性格。1985年进入书法界的最高机关——中国书法家协会。后来当过编辑、办公室主任、研究部主任。如果他想走捷径,靠近水楼台,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他却认为求速成、走捷径、追流行虽然取得些实惠,但终难成大器,那是一种“新书奴”,而失去了自我。因此,他自称是“苦学派”。他十分重视传统,以学传统经典为立足之本。他对古代优秀碑帖几乎无所不临,“为我所用”自以为“不让古人”。他对宋四家和王羲之更是情有独钟。他研究“兰亭”成果斐然,他编著的《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界有着相当影响。他对古代经典书法花大力气打进去,临帖要细致入微,兼求形神,力求在背临的基础上与个人的爱好相结合,走创新之路。要始终贯穿着追求力感之美,点画精到之美,并追求整体效果和气息韵律之美。在书法创作中,他兼擅诸体,但重点是行书和行草书。其篆书笔画通婉不板刻,其楷书多以写经和简牍为基础,又吸收了苏轼、倪瓒等多家笔法,增加了耐看性。其行草书吸收了唐宋以来许多大家的风格,取法乎上,追求其神。其行草书作品往往气势贯通,笔力劲健,恣肆流畅,时有枯涩干渴之笔,显出老辣苍劲迹象。曙光是书家兼画家,故其作书往往是墨色变化十分丰富。这也是很难得的艺术效果。擅长中国画,兼能山水、人物、花鸟,长于小写意,风格“清劲”。主攻书法,兼能真、草、隶、篆,尤擅行书、行草书,博取诸家、借鉴诸艺、其书风“骨胜,富韵”。有著作《天下第一行书》行于世数万册,在书界有相当影响。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如《全国第二届中青展》、《全国第四届书法展》、《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中国书法千年展》等。书法作品曾赴日本、美国等国展出。名字多为书画、篆刻词典,以及《世界名人录》等收录。于曙光自幼喜爱中国书画、篆刻,书能真、草、隶、篆,尤擅行书和行草,画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书法博取诸家,书风人称“骨胜富韵”。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和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重要展事。于曙光认为,书法是艺术中最独特,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别的艺术门类均可借鉴西方,搞“中西结合”,但书法艺术却不同,它是最贴近汉语言文字的“派生物”。在于曙光看来,书法艺术的根本首先是传承,不需要刻意“创新”。在创作观念上,他对历代书家的名言名句十分留心,比如“欲书先散怀抱”、“无意于佳乃佳”、“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等,他将这些宝贵经验融入自己的创作。1995年在首届书圣杯书画大赛中获“国际银奖”。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于曙光书法展》并出版《于曙光书画》。2003年度书法论文《学习经典、创造经典》获中国文联“第三届文艺评论奖”三等奖。此后曾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武汉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香港电视台等媒体作出专题或专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书法

    职务

    画家简介:杨臣彬(1932.1—)安徽怀远人。擅长中国古书画鉴定、美术史论。1952年结业于南京军事学院,同年就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历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业资格审核委员,中央美术学院书画鉴定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有:《古书画鉴定》、《明清绘画大师研究——恽寿平》、《恽寿平精品集》。论文有《梅清生平及其绘画艺术》、《谈明代书画作伪》等数十篇。合著有:《中国书画》、《国宝》等。曾参加国内主要文物博物馆所藏古书画的考察鉴定。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杨永德(1945.6—)别名沉思,河北定县人。擅长书籍装帧、中国画。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7年在北京画院进修。团结出版社美编室主任、副编审。作品有:《天子山画卷》、《春》、《夏》、《秋》、《冬》等。装帧设计参加全国第二、三、四届装帧艺术展览,论文参加第二、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论文评比,均获一等奖。出版有《儿童学速写》、《杨永德山水画集》、《外国封面设计精选1000例》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俞锡瑛(1929.9—1992)女,浙江德清人。擅长中国画。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师从李苦禅、蒋兆和。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作品《学》入选全国美展、《琼岛月夜》入选全国残疾人书画展、《雨后华山》入选中国百位名家画展、中国名家书画精品大展、壁画《呦呦鹿鸣》(合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在李苦禅的众多弟子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残疾女弟子——俞锡瑛。李苦禅对这位有着特殊经历的残疾女弟子呵护有加、关怀备至,而李苦禅的画品、人品也深深地影响着俞锡瑛。师生二人间的情谊十分感人。俞锡瑛1929年生于北京,叔祖是清末国学大师俞樾,父亲俞同奎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等职。俞锡瑛12岁时得了关节炎,后因被误诊而终身残疾。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而是坚强地对抗着命运的不公。她架着双拐,进公园,上街头,默默地练习速写,学画水彩。一来二去,她对绘画的狂热感动了当时在北平艺专执教的艾中信。经艾中信推荐,再加上她自己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她考取为刚刚由北平艺专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的绘画系的第一届学员。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努力学习,很快就成为同届女生中的佼佼者。就在俞锡瑛即将从中央美院毕业时,学校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她正准备和同学们一起下乡,团组织却动员她休学。她听从了组织的安排,可她万万没想到,学校竟对她按“自动退学”处理,并取消了她的学籍。所以,她无法通过毕业分配找到工作,通过街道求职也没结果。多年以后,她才从街道劳动部门得知,她在大学的人事档案丢失,她成了“黑人”,没法找工作,也没法参加正规的绘画展览。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她,但她没有绝望,而是更加努力地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打拼。她绘制封面、插图、连环画,坚持向报刊投稿。仅在上世纪50年代,她就出版了六本连环画,并在各报刊发表画作二百余幅。虽然不得不离开了自己心爱的学校,但为了开阔视野、提高技艺,俞锡瑛几乎访遍了中央美院的国画教授,向他们请教,请教得最多的还是李苦禅。她所向往的就是李苦禅那种厚重豪放、朴雅雄浑的画风。最终,她的认真和执著感动了李苦禅,收她为入室弟子。而且,李苦禅对俞锡瑛曾向蒋兆和、黄均、高希舜、徐北汀、吴镜汀、郑诵先等人学习,又拜自己为师的举动从不介意,不但没有门户之见,还鼓励她这样做,并说:“你这样可以博采众长,不囿于一家一法,能各得其妙。”另外,他还把自己体会到的各位名家的长处告诉俞锡瑛,让她少走了许多弯路。李苦禅很赞赏俞锡瑛的勤学苦练精神,曾多次以此在美院的课堂上教育学生说:“俞锡瑛以生活速写进入中国画的创作,她的思路是对的,而且她在艺术上有追求,有常人都没有的那种拼劲,她的笔墨技巧也大大超过了现在中国画系的毕业生。对她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是不易。”李苦禅的儿子李燕曾撰文《女画家俞锡瑛印象》道:“俞锡瑛,我习惯称‘锡瑛大姐’,这不仅因为我年龄比她小许多,还因为她是家父苦禅先生常常提到的学生。老人每次给她看过画后,都是送她出门,目送她拄着双拐走远,回到家就说:‘多么好的一个女孩子,得了这么个怪病……她蛮有才气,又有志向,竟让这身子拖累着。好在她有毅力,能吃苦,每次带来的画都有长进。这一点,你们应该向她学习。’有时我和家父一起去看她,也有时她居然一人拄着双拐,登上家父五层高楼,进门时,已是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喘息不定就急于向家父请教。有时家父不在家,虚心好学的俞姐竟会请我来‘冒场’指导。”“文革”开始后,李苦禅受到冲击,俞锡瑛也和爱人、中央美院教授王文彬被遣回老家浙江。直到“文革”后期,她才和王文彬再次回到北京,住在西城区,恰好李苦禅此时也搬到了这里。由此,俞锡瑛登门请教更方便了,还经常做些家常菜给老师送去,李苦禅也经常过来看望他们一家。李苦禅教俞锡瑛绘画多年,每次授课都是画成课稿,供俞锡瑛作画时参考,而且在每张课稿上都写下“为锡瑛作画,苦禅”,并盖上印章。一些他自己满意的赠品还要写上长跋。平时他指导所画的白菜、虾、荷花、竹子、鸡等,也都一一署名、盖章。这种良苦用心,让俞锡瑛感动不已。“文革”结束后,俞锡瑛极为兴奋地画了一幅泼墨山水《雨后青山》,以茫茫云海和屹立的青山、巨松表达自己内心的欢乐和激动。随后,她把这幅新作拿给李苦禅看,请求指点。李苦禅看后连连点头,欣然在画上题跋曰:“锡瑛此幅笔墨俱佳,布置亦佳,可存留也。苦禅。”除了关心俞锡瑛的艺术成长,李苦禅还一直关注着弟子的生活。他曾多次跟中央美院的领导建议,解决俞锡瑛的历史遗留问题,并让其在美院国画系任教。直到1977年,在李苦禅等美院老教授的再三呼吁下,在许多媒体的努力下,有关部门才澄清了当年的问题,承认了错误,给俞锡瑛补发了毕业证书并给予其美院讲师待遇。可惜,这个决定晚到了几十年,她已经无法登上讲台授课了。但是,她从没有抱怨过,始终在李苦禅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画着。1983年,李苦禅与世长辞,而俞锡瑛也早就知道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这都是多年的生活坎坷造成的。但是,她并没有在意自己的身体,而是拼命地创作,耐心地指导青少年作画,抓紧时间整理作品并立下遗言:将凝聚了自己多年心血的画作全部捐献出来,用于扶残助学;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机构,骨灰撒入大海。她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人。廖静文、吴作人、艾中信和李苦禅夫人李慧文等发起成立了“俞锡瑛扶残助学基金筹委会”,并亲自担任顾问。1992年,俞锡瑛因病去世。李苦禅和俞锡瑛虽然都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他们之间可贵的师生情谊也正在世间流传得越来越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叶朗,男,1938年生。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主任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1990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担任职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哲学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现任职务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6年9月起),博士生导师(1993年10月起)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主任(1997年4月起)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暨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1996年11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哲学评议组)成员(1997年5月起)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四届专家组(哲学组)成员(1998年8月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哲学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1991-1995,1996-)教育部第二届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01年4月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98年1月起)曾任职务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93年6月-2001年3月)北京大学宗教学系主任(1995年9月-2001年3月)北京大学现代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1995年11月-2001年3月)参加学会、学术组织(及任职):中华美学学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主任(1993年10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委员(1990年起)2个人作品《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1987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88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988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现代美学体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台湾书林出版公司,1993年。《世界诗学大词典》(主编之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中国美学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年。《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中国文化导读》(主编之一),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1年增订再版。《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欲罢不能》,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国文化读本》(与朱良志合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主编,金城出版社,2010。《美在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0上卷)》主编,金城出版社,2010。《美学的双峰—朱光潜、宗白华与中国现代美学》(主编),1999年。安徽教育出版社。3个人荣誉1990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2001年获得"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一等奖(获奖项目:"中国美学史的课程建设: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叶苗田(1932.3—)别名叶妙娣。女,上海人。擅长油画。195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4年毕业后在中国青年杂志社任美术编辑、编审。作品有《夏》,《女青年》,《太湖》,《王合内教授》、《泰国风景》之一、之二,《威尼斯》等。出版有《叶苗田油画集》、《叶苗田作品》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易鹰(1953.3—)湖南长沙人。擅长西方美术史、美术批评、油画。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系油画专业。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班,留校任教。发表论文有《通向全面解脱之路》、《从形式中探索创造的规律》。译有《视觉与构成》、《西方性艺术史》。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杨春晖(1930.5—)四川宜宾长宁县铜锣乡人。擅长中国画。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美术教员、《兰州日报》、《甘肃日报》美编,《农民日报》美术组长。作品有木刻《炼油厂的早晨》、《炼铁炉火冲云霄》、《安装发电机》、《峡谷欢闹》,年画《五泉山》、《永不褪色》、《山乡新貌》,宣传画《庆祝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周年!》,中国画《大利加草原》、《高洁》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