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义淼(1945.10—)浙江温岭人。擅长中国画。196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后在金华日报社,金华地区文艺办公室,金华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现在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授。作品《霜天》获“中华杯”全国中国画大奖赛佳作奖,《天,地,人》入选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第一春》入选纪念《讲话》5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首届全国群星美展铜奖,《寒露》获首届全国中国山水画展铜奖。论文《潘天寿与雁荡山花》等多篇发表于各种书刊。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魏新燕,女,1948年生,上海人。擅长水彩、水粉、版画。1969年毕业于上海纺织工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曾任北京全国农展馆美术设计,嘉兴日报社美编。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研究馆员。电影宣传画《琴童》、《胭脂》入选首届全国电影宣传画;《珍惜我们的世界》获1983年全国宣传画展二等奖;宣传画《举手之劳》获1991年全国宣传画展三等奖;版画《核电之光》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禁止污水超标排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1960出生于沈阳市,祖籍江苏常州。1980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5年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一年。1986年至今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参展1987年上海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作品《对奔》北京参加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作品《青春时代》1988年杭州参加中国油画邀请展,作品《看信的姑娘》1989年北京参加第七属全国美展,作品《春天的奉献》1990年杭州参加中国油画精品展,作品《椅子上的姑娘》1992年北京参加中国首届油画年展,作品《静物》1994年北京参加中国美术学院进京作品展,作品《桃子》巴黎参加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个展1996年北京参加中国首届油画学会展,作品《休闲的人》1997年北京参加中国油画肖像百年艺术展,作品《椅子上的姑娘》北京参加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作品《静物》1999年上海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作品《开架图书》2000年北京参加20世纪中国油画大展,作品《椅子上的姑娘》杭州参加自由存在——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七人展,作品《书——灰色洗礼》杭州参加“守望家园”——浙江油画邀请展,作品《桃子系列》2003年北京参加“携手新世纪”中国第三届油画展,作品《安闲》2004年北京参加中国第十届全国美展,作品《书——灰色系列》之五2005年北京参加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作品《椅子上的姑娘》2006年赴法国、意大利、德国艺术考察2008年上海参加学院具象油画展,作品《桃子系列》2009年北京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作品《晴朗的天》杭州参加浙江重大历史绘画展,作品《心学宗师》2010年北京参加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作品《荔枝与扇子》2011年杭州吾土吾民——人文江南浙江油画展,作品《宁静的山村》2012年杭州参加西溪艺得美术馆,静界——王羽天个展2013年宁波视域江南——浙江油画展,作品《宁静的山村》2014年北京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遥望》获浙江省银奖,全国优秀奖获奖作品《青春时代》获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二等奖作品《安闲》之二获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优秀作品奖作品《开架图书》获第九届全国美展浙江省铜奖作品《心学宗师》获浙江重大历史绘画展铜奖作品《遥望》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浙江省银奖,全国优秀奖主要收藏作品《开架图书》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晴朗的天》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心学宗师》浙江美术馆收藏作品《宁静的田野》浙江美术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先强(1945.2—)笔名常山,江苏邗江人。擅长油画。196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浙江美院油画系,后曾在常山县文化馆、浙江省展览办、浙江画报社工作,任主编、社长。现任浙江美院党委副书记兼出版社总编辑。《竹园风云》入选全国连环画展、油画《话当年》入选全国建党60周年展。理论著作《构图》等多种。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利华,笔名王山佳,浙江奉化市大堰镇柏坑村人,1942年12月生。曾任奉化市文联主席、奉化市政协秘书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奉化市文联名誉主席。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并被中国博物院收藏。擅长中国画、年画。1969年在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历任奉化市文化馆美术干部、副馆长,奉化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奉化市文联主席,宁波画院副院长。作品《松石万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林添新绿人添寿》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云山劲松》入选第四届全国年画展,《林海晨曲》获第五届全国年画作品展银奖,国画《雨后四明》入选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出版有《王利华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王晓明(1945.10—)浙江宁波人。擅长连环画、插图。1962年毕业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作品有插图《十二个月》,连环画《飞碟之谜》等。《开花爷》获1986年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飚(1939.3—)安徽歙县人。擅长水彩画、中国画。舟山师范学校毕业。浙江省美协常务理事、舟山美协主席,舟山群艺馆副研究馆员。作品《海山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夕阳》获第二届中国当代山水画展二等奖;作品入选第一届、第二届全国水彩画展和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美展,《游园》获中国水彩画大展铜奖、《被遗忘的老屋》获全国水彩画展优秀作品奖。出版有《王飚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浙江定海,2001年定居上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文化馆美术干部。浙江省六、七届政协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画院特聘画师,浙江省舟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舟山书画院院长。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多种辞书。作品有中国画《海陬熹微》,水彩画《春暖》等。《海边缀景》获浙江省首届表年美展银奖,《晚炊》获May中国水彩画大展银奖,被国家文化站授予现代民间绘画优秀辅导员称号及浙江省文化厅现代民间绘画辅导一等奖。曾参加全国首届表年美展、全国六届美展、全国水彩水粉画展、全国第七届美展、全国第八届美展、全国第十届美展、香港中国水彩画大展、中日第三回国水墨合同展、浙江中国画赴京展、2001上海美术大展,作品应邀赴美国、日本、西德、新加坡、朝鲜等国展出,并于浙江画院展厅成功举办个人画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汪建伟(1958.10—)陕西黄陵人。擅长油画。1987年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历任成都画院保管兼资料员。北京画院油画工作室创作员。作品《亲爱的妈妈》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永良(1937.11—)浙江鄞县人。1954年入上海行知艺术学校美术科。195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画系,得潘天寿、周昌谷、李震坚、方增先等亲授。1962年毕业后在浙江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任绘图设计工作,1978年回浙江美术学院任教。擅长水墨写意人物画和指头画,为当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在意笔线描人物画教学和创作上具率先独创之学术成就。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北京、上海、绍兴三地鲁迅纪念馆,中南海,日本皇宫,梵蒂冈艺术博物馆,西冷印社等处收藏。出版有《吴永良画集》、《吴永良书画集》、《意笔线描人物画集》、《寄情抒怀-吴永良风景速写》等。电视专题片《吴永良画鲁迅》、《艺术与心灵—吴永良教授画牛》由中央和浙江电视台多次播放并选送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播映。业绩入编《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当代中国美术全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潘天寿基金会理事、四明书画院名誉院长、新加坡墨澜社、啸涛篆刻书画会等艺术顾问。1962年毕业创作白描《鲁迅肖像》由许广平收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指墨画《潘天寿肖像》赴前苏联“现代中国画作品展”展出;意笔线描《民族魂》选送日本参加中日第二届水墨画联展。毕业创作《水乡集市》藏于中国美术馆。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出。出版有《吴永良画集》、《吴永良书画集》、《意笔线描人物画集》、《寄情抒怀—吴永良风景速写》。作品《长夜》、《西泠印踪》、《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神畅》、《信众真福》、《华夏颂》、《无声中国的呐喊者》等为中国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与绍兴鲁迅纪念馆、西泠印社、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及上海美术馆、中南海、梵蒂冈艺术博物馆、日本皇宫、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浙江美术馆等处收藏。作品《童趣图》获华夏艺术国际展金奖。曾于新加坡旅居讲学多年。代表作品《鲁迅肖像》;《水乡集市》;《华夏颂》;《潘天寿肖像》;《西泠印踪》;《栖霞暮霭》;《雷婆头峰寿者》;《舞》;《伫》等。成长经历1937年吴永良出生在鱼米之乡的宁波鄞州。从小就爱纸馨墨香,和东涂西抹。1953年欲报考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院)附中时,父母亲友都不赞成,认为画画没出息,将来谋生困难。但对绘画已入迷的吴永良牛脾气一倔,自顾自“倔”进了上海市艺术师范美术科,后来又“倔”进了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彩墨画系(现中国美院中国画系)。入学第一年,第一位给新生们讲话的是潘天寿,教大家学画和做人的道理——这着实影响了吴永良对人生和艺术的态度。周昌谷、李震坚、方增先三位又成了吴永良的恩师。五年的美院学习生活正值反右和阶级斗争的岁月,吴永良与同学们几乎都是在运动和劳动中度过,专业课上得很少。在深入工农的劳动间隙,倒是画了无数反映劳动人民与风景的速写。爱好文学和性格倔强如牛的吴永良自然将提倡“孺子牛精神”的鲁迅作为描绘对象。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他与鲁迅之间构筑起了心灵的桥梁。一向主张独创的他,毕业创作是白描的《鲁迅肖像》,画面上是鲁迅伫立在两棵枣树下衬托出鲁迅的高大形象,完成后得到指导老师周昌谷的称赞。可是却遭到当时国画系领导人的不满和反对(其理由至今不明)。后来潘天寿院长和周昌谷诸师在审阅毕业创作时对白描鲁迅肖像大加赞赏。潘天寿认为以白描技法来表现鲁迅形象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是真正的中国画。强烈反响和很高评价更使国画系领导人反感。于是在毕业分配时改变原定留校任教的计划,以“只专不红”为由强行分配到温州改行搞民间工艺美术。然而讽刺的是当时因为吴永良长期以来品学兼优,刚被批准加入共青团(虽然一年后就超龄)。从此在温州开始了十六年历经磨难的坎坷岁月。文革结束后吴永良重返美院任教,他由衷感谢上苍有眼,终于让自己能圆绘画之梦了。但由于十六年的荒废,一切都得重头开始。他的牛倔转为牛劲,狂热地投入了笔墨重建,埋头直追失去的时光。勤奋是他倔牛品性的另一面。在温州后期,曾有机会被组织去四川写生,畅游长江三峡时,在一天中竟画了160幅速写。后来去欧洲旅游考察,更是随时随地用画笔捕捉着他从未领略过的人物、街景、自然、风情……这给他如今厚积薄发的杰作作了扎实的铺垫。说起绘画艺术,吴永良忘却经历过的一切苦难,显得虔诚、热切、兴奋而痴迷。历年来,他沉浸于艺术创作的甘苦中,涌现出诸如《潘天寿肖像》(指墨)、《西泠印踪》、《华夏颂》、《栖霞暮霭》、《雷婆头峰寿者》、《舞》、《伫》等当今水墨写意人物画具有极高学术成就的代表作品,同时他致力于人物画教学的改进,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率先创立“意笔线描人物画”的基础教学,并被列为正式课程。退休后,他应邀赴南洋讲学。身处蕉风椰雨的赤道热带完全不同的环境氛围里,他开始了全新的艺术探索。创作了一系列南洋风情画,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同时他珍惜在海外难得的清静环境,潜心读书思考,致力于书法、山水画的研练,开始了全新的艺术实践,使他的作品更加兼具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气息,艺术语言更臻鲜明、完美。2006年,在众人的期待下,他从南洋携回大量新作于中国美院美术馆举办了《心迹—吴永良书画展》,一百七十余幅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警世”之展,充分体现了吴永良对艺术的诚挚和巨大成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上一页 

 1 

 2 

 … 

 4 

 5 

 6 

 7 

 8 

 9 

 10   … 

 11 

 12 

 下一页» 

 共120条/12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