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生于上海松江县城外岳庙镇莫家巷。原名程潼,字十发,以字行,曾长期担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从艺80年来,创作的书画作品涉及到中国书画及其边缘的各个领域,包括连环画、年画、书籍插图和书法、中国画、篆刻等各种艺术形式。他最早主攻山水,之后相继以人物、花鸟闻名于世。他被称为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国画泰斗。1941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毕业。1952年任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6年参加筹备上海中国画院并聘为画师。1957年国画《歌唱祖国的春天》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1959年《儒林外史》插图获莱比锡国际书籍装帧展览银质奖、中国华东地区书籍装帧展览一等奖。1960年连环画《画皮》获全国连环画评选二等奖。1979年《西湖民间故事》插图获全国图书装帧展览荣誉奖状。《程十发花鸟习作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0年于日本东京、大阪举行个人画展。1981年《程十发近作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程十发书画》1-9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1984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1986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所编《世界名人录》。1989年聘为全国七届美展中国画评委。1991年获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称号。《程十发全家画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1993年获第二届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4年香港《名家翰墨》杂志48期出版“程十发特集”。1995年先后于澳门市政厅、上海美术馆举办《程十发作品回顾展》。1996年将家藏122件古字画捐献给国家。《程十发画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赴加拿大同加总理克雷蒂安共同为“二十世纪中国当代画展”主持闭幕式。2007年7月18日晚上6点58分因多个器官衰竭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沈之瑜(1916.5—1990.12)别名茹茄,浙江杭州人。擅长油画、美术史论。1935年毕业于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助教,《滨海报》编辑,华东军政大学文工团团长,文化局局长,上海博物馆馆长。论著有《关于任伯年的新史料》、《伟大的中国青铜艺术》、《倪瓒“渔庄秋霁图”解说》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李克弱(1916.8—2001.1)别名刘圻,河南淮阳人。擅长年画、动画。1936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学习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从事解放军部队美术工作。历任《战士画报》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编辑、导演、编剧等职。作品有《司马光破缸救幼童》、动画片《人参果》、《大闹天宫》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孙浩然(1910.9—)别名古巴,江苏无锡人。擅长舞台美术。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本薛文尼亚大学研究院。1952年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舞台美术系主任、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舞美设计有《无事生非》、《关汉卿》、《星星之火》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全国政协委员、新美术运动的推动者、美术教育家、百岁老人刘海粟先生,因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经专家全力抢救无效,于1994年8月7日凌晨零时3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刘海粟先生14岁进常州绳正书院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1918年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任教,1929年任法国巴黎格朗休克美术研究院研究员,1945年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文联名誉主席、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美术馆名誉馆长,上海油画雕塑院高级艺术顾问,民盟上海市委顾问。是第一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刘海粟先生是我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是当今我国艺术界誉满中外的杰出的美术教育家。1912年,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1918年应聘在北京大学讲授《艺术思潮》并举办个人画展,创立“天马会”,倡导美术改革。他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实行人体模特儿写生,遭到军阀的通缉和封建势力的围攻,自始至终表现出坚持真理、维护学术尊严的决心和“刀锯鼎镬,所不敢辞”的无畏态度。同时,刘海粟先生率先在美专实行旅行写生和男女生同校学习制度。1918年,先生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业性的《美术》杂志,为新文化启蒙运动作出了贡献。1929年和1933年,先生两度赴欧洲考察,并主办了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以后又辗转于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于1943年回国,复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1952年之后,先生出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和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期间,对艺术教育作出了新的贡献。他亲自培养研究生,用在香港举办画展所得款项一百万元港币捐给南京艺术学院购置图书、教学设备,并设立刘海粟奖学金。在1985年和1986年两次亲自到南艺颁发奖学金时,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师生为弘扬民族文化而努力。刘海粟先生的艺术成就卓著,享誉美术界。他擅长于中国画、油画和书法,对诗词亦有很深的造谐。在长达80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学贯中西,艺通古今,独树一帜,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影响播及海内外。为攀登艺术高峰,他不辞辛苦,先后十上黄山,使自己的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他曾多次在日本和欧洲等地举办画展,其中许多作品在国际画展中获奖,有的还被日本、法国、德国美术馆所收购珍藏。海外学者誉先生为“中国文艺复兴大师”,“足与近代欧洲大师并驾”。先生于1985年曾先后获得意大利国家学院颁发的奥斯卡奖、意大利国家学术研究中心颁发的世界文化奖、欧洲学院颁发的欧洲艺术大纛奖、国际艺术家联合会颁发的功勋证书、意大利培德利亚桑斯学院授予的“艺术骑士”称号及“大师院士”证书,1991年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刘海粟先生学术著作颇丰,在艺术实践的同时,还致力于艺术理论研究。主要著作有《画学真诠》、《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存天阁谈艺录》、《黄山谈艺录》、《刘海粟艺术文选》、《石涛与后期印象派》、《中国绘画的继承与创新》等。这些著作是他一生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结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刘海粟先生热爱祖国,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海解放前夕,他率领上海美专的师生护校迎接解放。解放以后,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信任,更激发他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不断探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尽管1957年后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文革”中受到迫害,也未损折他的爱国之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多次参加赈灾义卖活动,表示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继续努力。1981年,当他被意大利国家学院聘为院士并获金质奖章时,他表示:“荣誉属于祖国,我的艺术作品从来就是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创作的。”1985年,邓颖超同志在中南海接见刘海粟夫妇时说:“您是一位爱国画家,作了许多贡献,所以大家都尊敬您。”即使在生病住院的最后日子里,他还向党表达了自己“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志在报国,弘扬中华文化,为人类贡献,为炎黄子孙扬眉吐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赤子深情,并表示要把自己一生收藏的稀世珍品和一生的主要作品捐献给国家。刘海粟先生对上海筹建的“刘海粟美术馆”十分关心,当他亲临察看后非常满意,对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和爱护表示由衷的感激。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许士骐(1901~1993)安徽歙县人。擅中国画,并及书法。山水宗荆浩、关同、李唐,花鸟法林良、吕纪。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粉画大师李超士。南京晓庄师范初创时,许先生欣然应邀担任学生指导教师,热情支持同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陶行知成为好友。陶行知晚年在上海组织民主活动时,许先生常伴左右。陶行知逝世时,受郭沫若委托,当夜为陶拓制面模、手模,供后人凭吊纪念。1946年,回歙县在老家宅基上建设行知小学,推行生活教育。文革后,积极参与陶行知研究事业,直至逝世。许先生三十年代留学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尔后又去德国德累斯顿卫生博物馆研究用人体解剖,并著有《人体解剖与造型美术之研究》等书。回国后应邀到重庆育才学校担任绘画组教师,历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建筑系和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育系教授,培养了伍必端等一批优秀的美术专家。许先生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行知基金会顾问,新安画派研究会顾问,上海杨浦区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顾问。作品多次参加比利时、英国、日本、香港等国际艺术展览会。其国画《望岳》马成都杜工部草堂收藏;《黄山松峰》为庐山博物馆收藏;《黄山云海松涛图》为安徽省博物馆收藏。著有《人体解剖与造型美术之研究》、《晚学斋吟草》、《许士骐贝聿玿书画集》、《黄山纪游画集》和《古生物造像》等。1993年11月,许先生逝世于上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都冰如(1902.5—1987.1)字能,号九五客。浙江海宁人。擅长中国画。毕业于上海专科师范。1926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历任商务书馆、香港商务《东方画报》、《健与力》美术编辑,四川重庆国立劳作师范美术教师,上海市北中学教师、上海文史馆馆员。作品有《长恨歌》、《正气歌》、《万马奔腾》等。都冰如自幼酷爱艺术,1924年考进周湘创办的杭州艺术大学,翌年改入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妻舅何明斋(逸梅)指导下,绘制的《刺绣图案》和《十字图案》两书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时,他为《东方杂志五·卅事件临时增刊》设计一幅粗黑色框架版画封面,反映惨案那天天空阴云密布,令人产生悲愤之感,支持群众反帝斗争。民国16年,都考入商务,从事书籍装帧和广告设计工作。任职期间,研究出几十种新型美术字,运用到广告中,使中国书法艺术在广告、宣传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民国25年,都任职商务香港分馆,从事《东方画报》、《健与力》杂志美术编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他一家6口,生活窘迫,以治印谋生,不为日本帝国主义效力。后携全家辗转入川,在重庆青木关国立劳作师范学校任教。他目睹“大后方”的腐败,义愤填膺,遂以文天祥的《正气歌》为题,创作巨幅画卷,表达他针砭时弊和爱国抗日的情感。他又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宋朝诗人苏轼的《金山寺回文诗》为题,创作出集诗、书、画、刻于一体的都氏综合艺术。郭沫若对其代表作《长恨歌》(白居易诗、都冰如画)题词:“冶画诗于一炉,浑倏忽于千古。”民国37年,都进上海市市北中学任美术教师。解放后,都在教学工作之余,努力从事宣传画。年画创作。他的《和平之春》宣传画,被选为《人民日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刊头画。“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斗。但他心向社会主义,坚持艺术创作。以毛泽东诗词《满江红》为题,创作《满江红》词章一组19方印章和答李淑一词组画4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都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陈毅等诗词配画。80年代初,为上海宾馆嘉会堂宴会大厅创作大型壁画《华堂春暖》。都又以现在台湾词人欧阳不修的《忆江南》一词为题配画四幅。为坚持四顶基本原则,创作《革命精神代代传》的宣传画,为迎接国际和平年,又创作《海阔天空》宣传画。1987年元旦,都欢呼改革开放,创作《新猜拳令》印章一套。都坚持艺术创作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自己的代表作《长恨歌诗画》,不满足于原来的创作水平,并以毕生精力,七易其稿,至装裱完工的画即将问世时病逝。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1921年生。山东五莲县范家车村人。擅美术理论。第一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生前就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47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美术。1947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美术。1950-195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海军画报》社担任见习编辑。1954-1957年转业至上海房地产管理局先后任教育科、宣传部科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1988年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副主任。1987年,荣获首届韬奋出版奖。经手编辑了大量美术普及读物,并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美术创作。曾发表《水仙图》、《猪仔晒阳图》;为《沈迈士画集》写代序,题为《画要有刚劲之气.不可有媚态》;在《新美术》发表论文《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绘.琐谈古代色彩学的萌芽》,另与人合编《中国美术全集》之《古代版画》专册,并编有百余万字的《古画汇览》一书。其版画、国画、水粉画作品多次选入各级展览。其父范予遂,曾任国民党山东省主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建国后任民革山东省主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邵黎阳(1942.5—)浙江镇海人。擅长版画、油画。1961年入伍,曾任某军政治部专职美术干事、《解放军报》美术编辑,1983年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现任编辑部主任。作品有版画《山高攀》、《胜利的旗帜》、《航标灯》(合作),油画《房东》、《马石山十勇士》、《天福山起义》等。著有《藏书票入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方增先,男,浙江省浦江县横溪镇西塘下人,(今属兰溪)。汉族,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留校后为研究生。1955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创作《粒粒皆辛苦》。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99年当选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上海大学讲席教授。方增先1931年生于浙江省浦江县西塘下村(今属兰溪西塘下村)。父亲方自成,原为当地小学教师;母周云鹊,家庭妇女。1934年去离家二里路的通津桥村外婆家住。读《芥子园画谱》、《点石斋画报》等。1943年就学通津桥私塾。由于私塾陈先生指点有方,接受并喜爱上中国古典文学,能阅读《唐诗》、《古文观止》等。1949年7月,考入浙江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作品在春季全院创作评比中名列前茅。秋,全院赴安徽皖北,参加两期土改。1953年夏,毕业于绘画系,毕业创作画油画《师与徒》。留校,转入本院创办的研究生班,指导老师为油画家黎冰鸿。1954年夏,研究生班毕业,分配入新创设的中国画系。后随同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敦煌考察队赴千佛洞,研究、临摹壁画三个月,又深入草原藏区写生。1955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时年春,由指导老师叶浅予、邓白、史岩、金浪带队,随浙江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组织的文物考察队,赴敦煌千佛洞考察、临摹,为期三个月。7月、8月,在兰州天祝藏区深入生活,画彩墨画《拾蘑菇》。9月,回杭州创作《粒粒皆辛苦》。同年,黄宾虹去世,在吊唁仪式中作水墨画《黄宾虹像》。1956年,《粒粒皆辛苦》随中国画展去民主德国展出,并发表在该国美术杂志封面上。秋,去上海中国画院进修中国画,从指导老师王个簃研究吴昌硕派花卉四个月。1958年,随学生入农村现场教学,画大量速写。开始深入研究人体造型结构,结合教学,以线描作素描,试行中国画专业素描。夏,在浙江海宁海边农村现场教学,画海塘工程《驯服大海》。1960年,在浙江嵊县现场教学,画大量反映农村生活的速写。回杭州后创作《浙西三秋》。同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作水墨画《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63年,写《怎样画水墨人物画》。此书为新水墨人物写生技法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因而大受群众欢迎。1973年又再版,共出版几十万册。1964年创作《说红书》。1965年,《美术》第2期发表马贡戈撰写的《〈说红书〉的艺术成就》一文,指出《说红书》一画在艺术上是新人物画中最突出的代表作品。秋,因胃病加剧,去杭州屏风山疗养院治疗。1974年为画《艳阳天》插图,赴北京郊区密云县,搜集素材。1975年完成《艳阳天》水墨插图三十幅。这些插图后来由北京、上海、河北三地的出版社出版了三个不同版本的单行本。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两项提案:一是建议恢复黄宾虹纪念馆,二是建议建立潘天寿纪念馆。(两项建议均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第二年潘天寿纪念馆筹建。1979年被选为全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工农兵画报》出《方增先作品选》专刊。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丛刊》上发表论文《人物画的造型问题》,针对全国各美术院校的中国画人物专业基础课,首次提出必须改革的专论。创作《孔乙己》插图三十幅。1981年《美术》第9期发表江丰为《方增先画集》序撰写的《要突破中国画的无人之境》一文。1982年赴绍兴农村小镇,画《乡镇早市》。7月,浙江日报》刊登《方增先在创新的道路上》一文(来永祥撰文)。9月,香港《文汇报》以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作品及《方增先人物新作》一文(马克撰文);《迎春花》第1期人物专号刊登《粒粒皆辛苦》、《孔乙己》、《艳阳天》插图、《李时珍》等作品及《为当代人传神写照》一文(马克撰文)。10月,《浙江画报》刊登《人物画家方增先》一文(郑朝撰文)。1983年,入上海中国画院。11月,安徽《画刊》刊登古装人物《深山鸟语》、《咏梅》、《步月》等。7月,赴青海玉树州藏族草原。9月,又赴青海藏区泽库草原。10月,画《帐棚里的笑声》。《中国文学》第9期刊登《屈原》、《牧牛》、《海燕像》等作品及《人物画家方增先》一文(李瑞林撰文)。1984年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帐棚里的笑声》参加全国美展,获上海地区优秀奖。同年,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随上海文化局文化代表团赴日本参加日本富山北陆书道院活动。台湾《雄狮美术》刊登作品《屈原》、《海燕》。1984年1985年7月,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深玛曲大草原。1985年任上海美术馆馆长。1986年2月,再赴甘南夏河拉不楞寺庙会。8月,山东《艺术天地》刊登《方增先和他的水墨人物画》一文(徐虹撰文)。上海《书与画》第3期刊登《方增先近期水墨画》一文(吴亮撰文)。1988年10月,携上海近现代中国画展赴法在马赛、里昂展出,并参观巴黎主要博物馆。1989年7月16日《羊城晚报》发表《母亲》。10月5日《光明日报》刊登《美术创作的新收获》一文(邵大箴撰文),对《母亲》一画作评论。《母亲》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展览,获银质奖、齐白石奖。1990年,香港《收藏天地》一文刊登《方增先简论》一文(徐虹撰文)。《美术》第5期刊登《方增先的水墨世界》一文(徐虹撰文)。6月,《香港明报》刊登《方增先的水墨人物》(周天黎撰文)。以上海文化代表团团长身份携中国画、版画、摄影作品赴日本横滨办展。1991年被美国传记研究院授予该院终身董事和国际顾问。时年《母亲》获上海文学艺术优秀奖。《美术》第2期刊登《方增先随访录》一文(陈秋田录)。5月,携上海中国画展赴澳门办展。6月,赴珠海创作古装巨幅作品《古文士图》,至12月,画成六十幅。同年11月辞去上海画院副院长一职。1993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受聘为上海大学讲席教授。1996年举办第一届上海双年展,任艺委会主任。1998年受聘为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1998年举办第二届上海双年展,主题为“融合与拓展”,以水墨为表现形式。1999年被选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2000年举办国际性的第三届上海双年展,日本NHK电视台专场播放节目近一小时。进入积墨画的探索,画《大山的回忆》。2001年用积墨法画《闲看行路人》、《行行复行行》。2002年上海美术家协会举办以“家”为主题的室内家居设计展,全国各艺术院校都参与,任展览总策划人。用积墨法画《家乡板凳龙》。参加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系列展——上海作品展。2003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草书兰亭序》。2004年获文化部文学艺术成果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草书后赤壁赋》。2005年画《穿旧裘皮的人》。作品参加在浙江潘天寿纪念馆举办的浙派人物画文献展。2006年举办跋涉者——方增先艺术回顾展。2007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方增先》画册,《方增先图文回顾录》。创作《祭天》。2009年8月,完成《晒佛节——祈福》。浙江美术馆举办“方增先人物画大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方增先人物画》。2010年举办“行行复行行——方增先人物画大展”于中国美术馆。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2月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