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陈力萍浙江平阳人。1948年上海美专肄业,同年赴解放区参军,历任报社美术编辑、文工队队长、宣传助理员,1956年转业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曾任美术室副主任,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儿童美术,创作儿童美术读物50余种。《空气在工作》向国外发行,作品《鱼背上面汽车跑》获1958年莱比锡国际书展铜质奖章;《一分钱》获1980年湘版优秀彩色连环画奖;《长耳朵》获黑龙江省出版局1979—1981年优秀少年儿童读物评奖佳作奖等。著有《中外漫画人物造型》、《古今中外笑话》、《幼儿动物画资料》等出版。1941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进步学生掌握的学生自治会,成立了漫画组和木刻组两个课余学生美术团队,创作了许多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题材内容的漫画木刻作品。木刻有夏子颐的《闻一多》,贺名声的《心许》,张怀江的《苦力》,吴树之的《失业者》和《流亡》等。漫画有陈少兵的《美国佬滚回去》,沈开逸的巨幅漫画《巨拳猛击美国佬》。还有陈力萍、戴铁明、周富华、庄宝华等许多同学创作的漫画木刻作品被复制(拓印或油印)成传单,随学生的示威游行队伍散发张贴。1959年出版陈力萍剪纸《鱼背上面汽车跑(剪纸连环画)》,彩色的非常漂亮,精装本装订考究。内容都是大跃进题材,时代特色鲜明,左诗右图。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钱震之(1920.6—1999.1)江苏常州人。擅长书籍装帧。1956年后历任上海科技出版社美术编辑、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编审、装帧室顾问。书籍装帧有《中国果树修剪技术》、《振飞曲谱》等。编著有《实用装饰图案手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乔木(1920.8—20025)别名大年,河北滦县人。擅长中国画。1961年任教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后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著有《花鸟画基础技法》、合编有《花鸟草虫入门》,作品有《彩霞迎春》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宁波北仑人。擅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49年起开始画连环画,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1980年被借调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后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火车上的战斗》获1957年全国美展一等奖,《山乡巨变》和《白光》分别获第一、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一等奖。《十五贯》、《朝阳沟》、《皮九辣子》等均获全国奖。出版有《贺友直谈连环画创作》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戴敦邦(1938年-),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自号民间艺人,江苏镇江丹徒石马乡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任《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美术编辑,1976年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研究室副主任,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直至退休。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戴敦邦古典文学名著画集》,荟萃其1970至1997年间如题代表作一百六十余帧。他的主要作品有《戴敦邦水浒叶子》、《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戴敦邦水浒人物谱》、《红楼梦人物百图》、《戴敦邦新绘“红楼梦”、《红楼梦故事连环画》、《戴敦邦绘画粉本精选》、《戴敦邦古典文学名著画集》、《戴敦邦图说诗情词意》等。连环画代表作品有:《一支驳壳枪》、《水上交通站》、《大泽烈火》、《蔡文姬》、《黛玉焚稿》等.彩色连环画《陈胜吴广》、《逼上梁山》、《戴敦邦新绘长恨歌》等在国内外获奖。他为英文版《红楼梦》、《封神演义》以及人民文学版的《水浒》、《曹雪芹》等绘制插图。1984还精心绘制了《牡丹亭》邮票。戴敦邦先生的画在美术界被圈内人所津津乐道,如《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戴敦邦道教人物画集》、《戴敦邦新绘全本水浒传》、《长恨歌》、《聊斋》、《石壕吏》等,这些画作早就得了我的景仰。读他的画册,让我在视野上、精神上受到他的大气画风的洗礼,也带来精神上的升华。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稚,字稚柳,生于江苏常州武进一个书香世家,其父谢柳湖,清末秀才,为著名诗人,著有《瓶轩诗钞》和《瓶轩词钞》。谢稚柳的表伯钱振鍠(字名山)是江南著名学者,设讲坛于常州的东郊寄园,学子纵游如云,谢稚柳尝就读于此。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生,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早岁从钱振学画,十九岁时倾心于陈老莲画风,后又直溯宋元,取法李成、范宽、董源、巨然、燕文贵、徐熙、黄筌及元人墨竹,1930年起与张大千相过往,并追摹陈洪绶绘画。1943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42年与张大千赴敦煌研究石窟艺术,写成《敦煌艺术叙录》、《敦煌石窟集》等书。。四十年代曾在成都、重庆、昆明、西安、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被聘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纂。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后历任上海文联秘书长,上海文管会副主席,上海博物馆顾问,当选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长于中国书画史及书画的鉴别。1962年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中国书画鉴定组,赴京、津、沉等地阅书画万馀。1983年任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次年开始全国性的书画鉴定工作。兼擅花鸟、山水画。《竹篱图》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莲塘(脊鸟)鹆》、《茶花山鹊》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草原牧歌》等藏于中国美术馆。1962年于北京举办个展,1981年后多次与陈佩秋联合举办书画展。出版有《谢稚柳画集》数种;编辑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燕文贵、范宽合集》、《董源、巨然合集》、《梁楷全集》,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鉴馀杂稿》;诗词集有《鱼饮诗稿》、《甲丁诗词》等。1997年6月1日,著名书画大师谢稚柳逝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胡若思(1916.3—2004),字遐思,号琴人。画室名勰一斋。“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的赞叹,也勾起无数画家创作的欲望。曾为中国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及《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绘制山水画景。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擅山水画,尤喜画黄山。作品《桂林山水》藏于中国美术馆,《黄山松云图》藏于江苏省博物馆,《万古长青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万壑松风图》陈列于中南海紫光阁。15岁之作《匡庐瀑布》参加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金奖。胡若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擅山水画,尤喜画黄山,先后20次登黄山,居山作画,满意之作,以“遐思”题署。作品《桂林山水》藏于中国美术馆,《黄山松云图》藏于江苏省博物馆,《万古长青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万壑松风图》陈列于中南海紫光阁。历任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作品有《黄山天都》、《桂林山水》、《献马图》、《蓬莱三岛》等。其父长于古书画鉴赏,自幼受其父薰陶。9岁入“大风堂”,拜张大千为师,14岁随师东渡日本,举办童年个人画展。15岁之作《匡庐瀑布》参加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金奖。1954年任上海华东美术家协会创作干部,自1955年上海国画院成立后任画师,1957年兼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兼任国画教研组组长。然不同的画家描绘桂林山水,各有不同的方式和特点。李可染以其深厚的功力,使桂林的山愈显深重,水愈显沉静;白雪石笔下的桂林山水,清秀可掬,使人流连忘返。而胡若思的这幅《桂林山水》,则从民间美术和装饰绘画中汲取营养,用工整细致的笔法描绘出桂林山水风貌,在典雅清丽的设色中呈现出装饰化的特点和精致的笔墨情趣。胡若思以黄山为表现题材的系列作品,普遍带有一种舒朗的快意。此图也是表现晴朗的黄山。群山在雾中隐现,而雾淡薄轻盈,倍显清丽。图中近山施墨,墨重而少勾勒,远山用笔,一丝不苟作出山之筋络,石之转折,再敷以淡彩,使冷色中带有暖色。从这种施墨设色布局方式来看,胡若思的山水画创作已不是纯粹的传统表现手法,显然接受了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山之境界更广,气势更大。从近百幅绘作来看,胡若思基本承袭了张大千的笔法与神韵,工笔、写意、青绿、泼墨无所不精,堪称罕见的多面手,而其中又以工笔和写意巧妙的融合之法,最为让人称奇。胡若思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坛山水大家,尽管他于上世纪80年代末移居加拿大后,在国内宣传日少,音讯渐稀,但他的中国画艺术、连同他富有魅力的艺术人生,却始终是令关注者难以忘却的。胡若思字遐思,号琴人,1916年生于上海,2004年卒于加拿大多伦多。自9岁从张大千先生习绘事以来一生笔耕不辍,艺术生涯近八十年之久。其父精鉴赏、富收藏,先生幼承庭训,天资早慧。14岁即东渡日本举办童年个人画展,一时轰动东瀛,有“鬼才”、“神童”之誉。15岁其作品《匡庐瀑布图》荣获比利时世界博览会金奖,艺林传为佳话。此后游历名山大川,将烟云丘壑罗纳心胸,一朝发于毫端,顿觉满纸生辉。他于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界画无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浅绛、泼墨、泼彩无一不精,是现代海上画坛罕见的多面手。中年以来,尤长于绘画黄山奇景,他以传统中国山水画笔墨为基础,在色彩、水墨、结构、章法乃至光影的处理上都有着独到见解,由此开创了当代“黄山画派”新格调。他笔下的山水也以黄山景致为代表,水墨氤氲,墨彩幻化,气象恢弘,世称“南胡风韵”。这一美誉是对胡若思先生艺术成就的肯定。若思先生在艺术上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为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所作出的可贵贡献,的确是值得人们永久纪念的。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国画大师,都高度重视对传统技法的继承、掌握和锤炼。胡若思先生精湛的传统功力更是为知者所称道。他力主中国画须从唐宋入手,取法乎上,攻之弥深。他由宋元古法中汲取精华,奠定根基,继而渐趋佳境,直至自成一家的艺术发展轨迹。当我们观赏着胡若思先生的山水时,不由得为他独具表现力的笔墨技法和瑰丽典雅的笔墨情趣所陶醉、所折服。1989年以来,胡若思先生携书画走天涯,先后在加拿大、欧洲、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举办个人画展,为中国画艺术在海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相反,由于久居海外,致使国内对“南胡风韵”日渐生疏淡漠起来。为使人们能够全面的了解欣赏胡若思的艺术风格,公正的评价他的艺术成就,我公司展出胡若思先生的若干画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文魁, 江苏太仓人。擅长漫画。 30年代在上海从事漫画活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漫画作家协会战时工作委员会,先后在《抗战画刊》及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艺术科工作。抗战胜利后,在上海、香港等地报刊发表进步漫画作品。1949年后在《新闻日报》工作,参与创办《漫画》月刊,并在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任职,后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宁夏分会副主席。晚年定居上海。出版有《张文元漫画选》。作品有《鸣炮开会》、《大闹宁国府》、《兽性篇》等。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蒋玄佁(1903—1977.2)字挺生,浙江富阳新关村(今属大源镇)人。擅长中国画。从小喜爱绘画。稍长,拜诸暨蔡彦才为师,习山水技法。1927年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毕业后,东渡日本,就读东京帝国大学,专攻西洋画和雕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归国,重入国立艺专深造,师事徐悲鸿、潘天寿,并与同学李可染、孙青羊等互助切磋,艺乃大进。1936年,受聘于嘉兴秀州中学,任美术教员。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华东联合中学、台州中学、湘湖师范任教。同时,潜心研究文物考古学,曾赴长沙实地考察楚文化之孕育及发展。建国后,玄佁任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曾赴江西吉安考察吉州古窑之兴衰。随后,遍历黄山、雁荡山,创作《黄山》、《雁荡山》两部大型画册。1977年,因患癌症病殁于上海。著作有《几何陶纹研究》、《墨拓术》、《长沙——楚民族及其艺术》、《苏联雕刻》、《中国绘画材料史》、《中国陶器的发明》、《吉州窑》、《蒋玄佁水彩画》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丁慕琴(1891年9月~1969年12月),别名丁悚,浙江嘉善人。擅长中国画、漫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在上海土山湾画馆学习。就读于上海中西图画函授学堂,师从周湘学画,刻苦自修。初从事月份牌年画,并任漫画特约员,在《神州日报》、《申报》、《新闻报》、《上海漫画》等报刊上发表漫画。兼《上海画报》、《健康家庭》等刊编辑,曾在上海美专、同济大学、晏摩氐、神州、进德等校任教。建国后曾任上海文史馆馆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漫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