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信聪,男,1964年出生,祖籍河南省宁陵县,自幼喜爱绘画,师从岑学恭,赵蕴玉,黄纯尧等著名艺术家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彩墨画风格。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书画院理事、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北京红森尚艺画院院长、宁德市艺术馆专职画家、宁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宁德市政协书画院画师、闽东画院画师,文化中国艺术顾问。2009年5月,担任“和谐中华——海峡两岸书画家交流活动”艺术总监,“明天会更好——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慈善爱心书画艺术交流展组委会艺术总监、副秘书长(兼);2009年6月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慈善爱心书画家”称号;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河南博物院、新疆、成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举办《王信聪、宋香菊夫妻画展》。作品曾被中央办公厅、天安门城楼等单位收藏。《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艺术耕坛•名家名作王信聪画集》、出版有《王信聪、宋香菊画集》。在福建宁德市组织举办了“首届山水杯——全国书画大展赛”、“反腐倡廉书画展”等展览。作品《山居之秋》、《佳秋》、《溪山秋色》分别获得2008年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获最高奖优秀奖;作品《川西人家》入选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作品《太行秋居》、《山居秋情》、《万叶秋声》分别入选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全国第七届工笔画作品展、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于2010年8月7日——9日,在上海联合举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主题公益活动”,以宣扬地震灾区教育事业为目的,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杰出个人,由联合国和国家有关领导人进行颁奖和表彰,王信聪被授予“中国国粹文化成就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于成松,1958年生。四川省西充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北京世界风光国际文化中心艺术总监。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首席画家。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美术分会会长。中华清风书画协会副会长。曾服役于西藏部队,任四川省南充市文化馆美术干部。创造出新画种,中国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吴作人先生命名为“复合油版画”。已出版个人画集48部,其中,《于成松四川风光画集》系列六部,被作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纪念品;《中国风光画集》系列34卷,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选作礼品画册,成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上的重要见证。他用中国画艺术形式创作的“我们一起走过——90年90肖像”大写作品,被誉为肖像绘画艺术的里程碑。于成松2010年1月1日,在南极发表《世界风光艺术宣言》;是世界第一位在南极洲举办个人画展的画家。目前,正在进行《世界风光》大系100卷的创作工作。198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在成都举办《于成松画展》;1989年,四川省、上海市总工会、美术家协会将《于成松画展》列为四川省、上海市两省市间的文化交流项目在上海展出;1990年,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举办《于成松画展》,并举行“于成松作品座谈会”。已先后十八次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等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199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于成松画集》。该画集被选入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民政部在1992年举办的首届全国军地两用人才成果展,并被大会选为赠送代表的纪念品。1992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于成松四川风光画集》系列《九寨沟》《万岭竹海》《石海洞乡》《黄龙瑶池》《长江三峡》《剑门蜀道》六部。1992年,该六部画集被选作赠送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纪念品;1995年,又被列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纪念品。独特的复合油版画1993年,应人民中国出版社等单位之邀,用独特的复合油版画艺术形式,潜心创作《中国风光画集》。该套系列画集共35卷(台湾省为二卷)。2000年,中国文联(外发[2000]278号)报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字[2000]1036号)批准,以该套画集为载体,以台湾中华两岸世纪发展协会邀请“于成松艺术交流访问团”赴台学术交流和收集《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创作素材为契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风光画集编务办公室等单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西藏布达拉宫广场、北京八达岭长城、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天涯海角风景景区、广东省广州市举行了重要的大型历史性活动:“中华魂《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海峡两岸万人签名百家寄语征集活动”和新浪网民寄语活动。在国家外交部的支持下,于成松发起举办了“和平·发展·友谊《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征集世界百位元首、著名人士新世纪寄语祝愿美丽中国早日统一”活动,得到了多位外国元首和驻华大使的友好回应和积极支持。签名活动的重要资料(照片)和百家寄语题词,将编入《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第二册以及在“中华魂《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海峡两岸万人签名百家寄语展暨于成松中国风光作品世界巡回展”中展出,百家寄语还将按每位题词者一个版,精制成可保存千年以上的钛合金铜铭牌,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适当时间赠台湾地区的博物馆收藏及世界其它著名博物馆收藏。作为新千年新世纪之际,中华儿女和各国元首、著名人士再次表达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两岸必将统一心愿的历史见证,载入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史册。“为中国美术作贡献”1996年7月25日,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美术家吴作人先生在生病期间托夫人萧淑芳致信江泽民总书记,向江总书记推荐于成松,江泽民同志曾在寓所接见于成松,并题签和合影留念。自1982年之始,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家协会主席李少言、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古元、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李桦、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琦、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沈柔坚等对于成松的艺术创造给予指导和充分肯定,并多次题词鼓励。刘开渠先生题词鼓励于成松“为中国美术作贡献”。个人作品2001年,《从神农架捡来的世界》等二幅作品入选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2003年,创作《锦绣南充》画集,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2004年10月,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北京主办于成松油画作品展览。2005年9月,作品《被遗忘的世界——昨日随风》人选2005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序列展——中国中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展。2005年9月,巨幅油画《水乳大地》被选作悬挂于天安门城楼贵宾厅作品。是天安门城楼悬挂的第一幅风光油画作品。2005年9月,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在北京主办于成松“中国风光作品巡回展·北京”展览。2005年10月,在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60周年纪念日,国家有关方面以于成松的《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为载体在新浪网举行网民寄语活动;并将于成松的油画作品列为特等奖奖品。2005年9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举办于成松“中国风光作品巡回展”学术座谈会。称其作品技法独树一帜,在画坛独享风格,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认为于成松的作品在东西方绘画艺术交融中具有桥梁与枢纽作用,属于中西绘画艺术第四次浪潮的代表佳作。他的作品所表现的卵石坚硬、古拙,得天自然,细腻而神奇;溪流清澈、明快,纤柔不媚,欢快而沉稳;瀑布有势、有神,荡气还魂,如歌如诉;海浪热烈、激情,奔放无形,细微而粗犷;阳光炽热似火,温暖如怀,普照同射;云雾变幻如山,奔驰如梦,凝结如风;冰川玉洁透明,清净如洗,势如天生;古树禅奥、生新,有态有神,生命如人……将你带入如诗的境界。中国美术研究所前所长水天中写道:“于成松以他的创作计划踵事增华,值得肯定。每一代艺术家都可以从他的个性化艺术视角和艺术手段出发,为中华山川增加新的光彩。它既有利民族认同感的树立,也有利于绘画艺术的发展。”于成松通过对不同类别颜料和不同溶剂的融合,掌握了具有色彩稳定的,耐酸、耐碱、耐紫外线照射,与普通油画颜料相同性能并适合自己创作使用的独特颜料;在创作实践中,他摸索出拖、提、压、转、起、伏、刮、旋、遮、隔、漏、添、盖、洗、脱、印、冲……等多种自己的创作技法,创造了新的画种——复合油版画,受到美术界和社会普遍肯定。在绘画艺术历史的长卷中,已经确立了独立的位置。2006年6月,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等在海口市举办“于成松中国风光作品巡回展·海南”展览。作品展2006年9月,“于成松中国风光作品巡回展·广东”展览在广州举行。2006年12月,作品《蓝色天空》在200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优秀奖。2006年,创作《于成松的女人世界’2006》画集,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07年8月,与于杨杨合作的巨幅中国画作品《伟大时刻》入选庆祝建军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08年,8月,他创作的34卷一套的《中国风光画集》,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选作赠送出席2008北京奥运会活动的中外贵宾的礼品画册;同时,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作为对外礼品。2008年9月,于成松向家乡西充县捐赠他创作的34卷一套的《中国风光画集》,西充县政府为此举行了隆重的收藏仪式。2008年9月,中共南充市委宣传部、南充市文化局举办于成松《中国风光画集》座谈会,与会人士称:“于成松现象”值得关注,于成松三十年磨一剑的勇气值得提倡,于成松不为名利默默为祖国山河立传的精神值得学习。2008年11月,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奥运礼品——于成松《中国风光画集》作品展”。并举办“于成松作品学术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专家称于成松是美术界的徐霞客。承担着一项文化使命。其艺术成就和贡献在中国美术史上的独特位置已成为客观事实。2008年12月9日,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奥运礼品——于成松《中国风光画集》收藏仪式”,馆长詹福瑞为于成松颁发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证书。2009年1月20日,在北京发布由他创作的巨幅中国画作品《朗朗青空》和《盈盈厚土》,祝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就职第44任美国总统。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桥艺术中心举办“通往伦敦·于成松20国峰会首脑肖像作品预展——英国之夜”酒会。2009年4月2日,在北京桥艺术中心举办“峰会·峰绘——著名画家于成松23件巨幅肖像4月2日北京伦敦同步展出”新闻发布酒会。在北京桥艺术中心展出作品原件,伦敦展出复制件,展期一月。中国、英国等国家的主流媒体报道活动。新华社报道称“于成松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意境和油画的色彩魅力创作的这些巨幅肖像作品,不仅用笔简约而准确,而且画面色彩丰富、人物惟妙惟肖,在肖像画中创造出山水画作品里的韵律和磅礴气势,为发展中国画艺术打开了崭新视野。”2009年10月随26次科学考察团远赴南极。2010年1月,在南极举办于成松个人画展。2011年7月,“我们一起走过——强大祖国,我生命的保护神‘90年·90肖像’于成松大写作品全球巡礼”活动举行。[1]2011年11月,“百年百肖像”中国画大写作品百米长卷,全球巡礼美国华盛顿独立广场、纽约时报广场及联合国大厦。2012年4月,南墨北彩傅世亨、于成松作品展。2012年12月,“我们一起走过——中国百年百肖像”于成松大写作品全球巡礼在德国柏林马克思广场、德国特里尔城马克思博物馆收藏中国百年百肖像百幅肖像版画作品。[2]2013年1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于成松创作的“中外名人挂图”即将付印。这是自建国初期第一版“中外名人挂图”出版近60年来,该系列挂图第一次改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1972年生于成都,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事,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王申勇工笔花鸟走兽画专项研修班助理导师。2006年《秋溪露影》入选“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中国画展”;2007年作品《溪涧细语》入选“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2007年作品《溪涧秋霭》获“全国第四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银奖;2007年作品《秋涧雨后颜色新》入选“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7年作品《清夏图》获“全国小幅工笔重彩作品展”优秀奖;2008年作品《清溪》入选“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收藏;2009年作品《山涧》入选“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并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四川省中国书画作品大展二等奖;2009年获“四川省第六届巴蜀文艺奖”荣誉奖;2010年参加全国工笔花鸟画名家邀请展;2010年《秋水絮语》获“和•美——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金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刘承川,男,汉族,生于1973年9月,四川省达州市人;199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文学学士,中共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达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任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副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98年铜版画《阳光下的冷饮摊》入选“第六届全国三版画展”。2002年黑白木版画《远去的风景》入选“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2004年套色木版画《欢乐DV》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4年丝网版画《城市风景2》入选在韩国汉城举办的“龙山国际美术祭”。作品曾发表于《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览作品集》、《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集》、《龙山国际美术家》、《中国美术》、《艺术界》、《美术大观》等国内外刊物。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黄润生,1972年出生于四川广安,200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本科油画作品《迷惘》获四川美术学院第五届学生作品年展“二等奖”(2000年)油画作品《懒散春光》获四川美术学院2001届“优秀毕业作品奖”并发表于《当代美术家》(2001年2期)油画作品《不确认的记忆》、《纠缠不清的头像》等五幅发表于《艺术界》(2001年2期)油画作品《独家院》、《静物系列》等五幅发表于《美术观察》(2004年5期)油画作品《乡村一角》获“群星奖”三等奖(四川省文化厅主办)油画作品《小洋楼》、《雪域高原》等六幅发表于《装饰》(2005年6期)油画作品《秋季山乡》等四幅发表于《文艺研究》(2005年10期)油画作品《静物﹒石膏几何体》获“鲁艺杯”第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并发表于《美苑》2005年2期)油画作品《椅子系列》获“鲁艺杯”第五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作品展“学术奖”并发表于《美苑》(2006年1期封二)(四川美术馆)(中华世纪坛)油画作品《夏夜》入选“中国西部大地情油画国画展”,获金奖。(陕西省会展中心)油画作品《桌上静物﹒五》入选“风景风情”全国小幅油画展(上海美术馆)油画作品《静物前的女孩》入选“第三届油画作品展”重庆展区(重庆美术馆)油画作品《欢乐的山乡》入选“第三届油画作品展”四川展区(四川美术馆)油画作品《灰色乡村》入选“四川油画大展”(四川美术馆)油画作品《难度系数3.0》、《最后一跳》入选“体育美展”(四川美术馆)水粉作品《花卉》入选“水彩画展”并获“三等奖”(四川美术馆)油画作品《深秋南街图》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馆)油画作品《飞跃LEAP》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铜奖。(中国美术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邵仲节,1926年出生于山西夏县,1945年毕业于山西省运城师范学校,1949年入川后1987年一直担任成都市第二中学校高级美术教师,其间曾积极参加省市美术展览和社会美术活动,如:组办美术学习班,国画班,并组建了成都锦水书画院,担任该院院长。在美术教学方面,曾先后担任过美术教育进修学院美术系、成都师范学院美术系,四川师范学院学生国画班国画主讲教师及西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著名国画家。国家高级美术师、教授。自幼习画,受到任伯年、吴昌硕、王雪涛等一代名家影响,师承前人,刻意创新,他善于吸收和应用西画技法,保持和发扬中国画的传统特色,融合民间艺术精髓于其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风格他擅长写意花鸟画,尤以牡丹著称,有“邵牡丹”之美誉。他笔下的梅、竹、紫藤等亦各具风姿。邵先生从事艺术生涯五十年,桃李成林、成绩斐然。邵先生著有《写意牡丹技法》、《邵仲节国画集》和邵仲节国画挂历。是政协成都市第八届委员、民进成都市第五届委员、西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从事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六十余年。擅长写意花鸟画,尤以牡丹著称,有“邵牡丹”之美誉。誉为中国牡丹画第一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牡丹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美协顾问,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会顾问、四川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成都市政协委员兼书画院副院长,成都市美协老年分会会长,成都市政协书画院院长,民进成都诗书画社社长,锦江区政协书画院院长、锦水书画院荣誉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及个展十余次。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及有关国家机构收藏。山西夏县司马公祠内设有“邵仲节艺术馆”。1988年至1997年先后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画研究院,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四川省美术馆和太原、深圳、珠海等地举办个人美术展览。积极参加省市和全国各类美术组织活动,吸收和应用西画技法,保持和发扬中国画的传统特色,融合民间艺术精髓于其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风格他擅长写意花鸟画。他笔下的梅、竹、紫藤等亦各具风姿。出版有《写意牡丹技法》、《邵仲节国画集》、《邵仲节牡丹专集》、《邵仲节写意牡丹作品选》、《邵仲节牡丹作品精选》和邵仲节国画挂历多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研究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龙门山画院副院长。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3年至1995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学习。曾任成都师专美术系主任、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任成都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先后在国家级专业核心刊物、省级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美术作品多次入选省级以上美展并获奖,多幅作品入编《1949—2000年中国美术选集》、《中国当代绘画》、《新世纪传世书画艺术经典》、《美术大观》、《美术》、《包装工程》、《美术报》等大型艺术画册及专业刊物上,出版著作六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号佛子,野风堂主,四川青神人,眉山画院常务副院长,专业画家,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四川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常委,山东省泰山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江苏省扬州八怪书画院名誉院长,河南省中原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先后就学于天津美术学院、全国首届中国画高研班、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画高级人才学习班。作品发表或评介于《国画家》、《美术界》、《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吕应鑫中国画集》,先后在乐山、烟台、天津、武汉、兰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四川电视台”、“天津卫视台”、“武汉电视台”拍摄专题片介绍。作品在“北京国际水墨画大展”,“加拿大《枫叶杯》国际美展”,“第七届全国花鸟画展”,“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展”,“今日水墨·第六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画家进京邀请展”,“第二届全国书画院作品联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首届写意画大展”、“中国美协‘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美协‘太湖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2005年全国中国画大展”、“第三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等十多项重要展览中入选、获奖,并被编入其画册。10余件作品作为范画被河北美术出版社选编人近现代名家《花鸟画谱》、《名家百画丛书》、其名被收入《当代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日现代美术通鉴》、《当代中国名人名录》等书。2002年被中国文联授予“新世纪中国山水画200家”荣誉称号,2005年获全国第二届徐悲鸿美术奖,2005年被中国亚太艺术品投资战略研究中心评为“当代中国最具收藏价值的百名中国画家”。其作品被加拿大“大人物”画廊、台湾新竹爱画会、日本中日会馆、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北京影视中心、深圳金泽轩艺术馆、中国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烟台美术博物馆、四川省文联等艺术机构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李才彬、汉族,1952年生,重庆市人。四川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阿坝州美协副主席。 1990年以前共创作版画作品80多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和省、市、州级展览并获奖。 1991年在日本神户举办个人版画展,获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 1994年应邀赴台湾出席“亚洲艺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举办画展。 1994年被评选为四川省特级教师,阿坝州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 1995年参加在日本神户举办的《中国版画展》。 1995年撰写的论文《因势利导天成自然》获第二届四川省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和“95全国美术教育论文比赛”二等奖。 1997年《两岸文教交流之我见我思》论文获台湾海基会佳作奖。 2001年应台湾教材研究发展学会邀请,再次赴台进行文教交流访问。 2003年赴新加坡参加艺术展获优胜奖。 2004年版画作品《祥云》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被神州版画博物馆收藏。 2004年至2005年在阿坝师专主持藏族祥巴(版画)的研究创作工作。 2005年7藏族祥巴作品《吽》入选第17届全国版画展,被贵阳美术馆收藏。 2006年12月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藏族祥巴(版画)艺术作品展”,展出的《大悲观音咒》系列共6幅全部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7.1月藏族祥巴作品《天性》、《深远的祈祷之二》刊登于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2007年第一期。 2007年2月藏族祥巴《手印》、《大悲观音咒-嗡》等5幅作品刊登于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人民画报》韩文版2007年第2期 2007年5月应台湾台阳美术协会邀请,在台北国立艺术教育馆和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举办“藏族祥巴(版画)艺术作品展”。 2007年9月藏族祥巴作品《六字真言之五》入选第18届全国版画作品展。 2009年8月藏族祥巴作品《慈悲之音》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被评为2009年度四川省美术创作奖二等奖。 2011年5月藏族祥巴作品《西藏印象》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2011年8月藏族祥巴作品《隆达颂》入选第19届全国版画作品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任宪生,男,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本科毕业,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油画课程进修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特级教师称号。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巴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级展览,其中版画《巴山深处有我家》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又是一个春天》参加中国美协“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美展”。另有作品入选《中国写生作品选集》、《当代中国美术》、《艺术人生》等30余部书典。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有《中国美术家优秀作品画库•任宪生作品集》中国民族美术出版社出版有《任宪生油画、水粉画作品选》,中国国际艺术出版社出版有《任宪生石窟艺术钢笔画》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