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杨林桂(1941.5-)江苏江都县人.1958年-196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绘画,受教于高潮,赵友萍等教授.1961年-196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油画专业,在第二画室罗工柳教授画室学习,并得到靳尚谊,林岗,李天祥,王征华等教授的指导.其作品强调内涵,意境,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以强烈,明亮的色彩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广阔胸怀,气魄,宁静等奥秘的探索,深得观者的喜爱.现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家,高级美术师.其1967年曾参加的创作,由文化部委托,代表国家送往几内亚,现被收藏,1972年参加大幅油画创作,参加第一届全国美展,多种版本印刷出版,1977年油画创作参加建军50周年展,1978年舞美设计,参加首届全国,首都设计展,获全军会演优秀奖,1980-1990年代,等多幅作品参加北京建国35周年展,北京小型油画展,三人油画写生展等.其中为北京美术家协会收藏,油画创作参加全国全军美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等多幅作品在日本,新加坡,印尼,科威特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收藏.生平被录入,,,等多部典集,获"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元国梁(1937.7—)河南汤阴人。擅长版画、美术设计。毕业于建筑设计学院。水利部展览音像中心总设计师、研究员,曾为国际奥委会总部设计书票,获萨马兰奇主席签名证书。作品有《秋收》、《春日一时新》、《彩霞》、《高峡出平湖》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袁熙坤,贵州安顺人,1944年6月出生于云南昆明,北京金台艺术馆馆长,著名画家、雕塑家,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鉴定中心主任、中国雕塑学会顾问、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总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2005年当选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组委会主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尹凤阁(1940.6—)辽宁黑山人。擅长书籍装帧。196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帧绘画系书籍装帧专业。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装帧设计有《春蚕》、《简明政治经济学辞典》、《季米特洛夫传》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阎大方(1922.9—)别名阎达芳,天津宝坻人。擅长美术编辑。1944年在天津美术馆西画班学习,1949年华北大学美术科毕业,后在平原省文联美协、省文教厅美术科工作。1953年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美术编辑、连环画报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责编连环画套书有《水浒传》、《岳飞传》、《杨家将》、《戏曲故事画库》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尹国光(1937.6—)回族,北京人。擅长版画、油画。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空军政治部文化部专职创作员。《大众电影》编辑部副主任、编审。作品有组画《水乡吟》、油画《碧空五姐妹》获全军文艺创作一等奖,版画《江面飘来洗衣声》获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优秀作品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擅长美术考古。1935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市,男,满族。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大学毕业后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汉唐考古学,主要是魏晋南北朝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学和中国美术史;中国古代兵器考古和中国古代兵器史。曾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196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198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1986)和《考古精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十年纪念》(1993)的编撰工作。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古代兵器分册》(1991)。个人作品1、《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增订本,1985)。2、《文明的轨迹——从考古发掘看中国文明的演进》,香港中华书局,1988。3、WeaponinAncientChina,SciencePress,1992.4、《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5、《逝去的风韵——杨泓读文物》,中华书局,2007。6、《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中国古代的甲胄》(上、下),《考古学报》,1976年第1、2期。8、《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兵器史研究》,《文物》,1985年第8期。9、《战国绘画初探》,《文物》,1989年第10期。10、《考古发现与中国古代家具史研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11、《南北朝墓的壁画和拼镶砖画》,《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12、《谈中国汉唐之间葬俗的演变》,《文物》,1999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杨永善(1938.4—)山东莱州人。擅长陶瓷艺术、艺术设计。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毕业留校。现任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陶艺作品《结环》、《晨曲》、《渔趣》、《古风》、《石流》、《升翔》、《雪霁》等多次在国内外大型展览中展出,《斜玉》茶具获1986年全国陶瓷设计一等奖,《彩虹》茶具获1990年全国陶瓷设计一等奖。出版有《陶瓷造型基础》、、《中国的陶瓷》、《民间陶瓷》、《说陶论艺集》等。主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杨永善教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著名陶瓷设计家,国务院学部委员会委员。陶艺作品《结环》、《晨曲》、《渔趣》、《古风》、《石流》、《升翔》、《雪霁》等多次在国内外大型展览中展出。主要学术成果《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编委会主任《现代艺术设计丛书》主编《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陶瓷卷》主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主编曾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多摩美术大学,韩国东亚大学、大庆大学讲学。作品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法国、埃及、加拿大等国展出。主要论著《陶瓷造型基础》轻工业出版社1980年出版《陶瓷造型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中国美术史谈义·陶瓷篇》日本淡交社1983年出版《中国陶瓷》台湾淑馨出版社1988年出版《民间陶瓷》台湾艺术图书公司1993年出版《说陶论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陶瓷造型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1]获奖:《斜玉茶具》获1986年全国陶瓷设计一等奖《彩虹茶具》获1990年全国陶瓷设计一等奖《陶瓷造型设计》1992年获第二届普通高等院校全国优秀教材奖《陶瓷造型艺术》2005年被评为北京精品教材《陶瓷造型艺术》2008年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姚振寰 天津人。擅长版画、水彩画、舞台美术。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煤矿文工团舞台美术设计师、舞台美术队队长。作品有《哈萨克姑娘》、《夜耕》、《六亿人民的声援》等入选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32年出生,湖北孝感市人。1949年7月入中原大学。1952年结业于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先后在《湖北文艺》任美术编辑、湖北省文联艺术创作室任创作员、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任辅导员。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名师。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国画系副主任、教授等职。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兼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一职达10年之久,并曾任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华英才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延安鲁艺美术学院校友会美术委员主任、黄山写生画院院长、北京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等职。被有关机构聘为《联合国新闻》咨询委员、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美国传记协会顾问委员会研究会研究员、美国国际大学名誉博士。多次参加社会助残、抗震救灾和支农等书画捐赠慈善活动,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慈善大使”,被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评为“中华名人支持三农功勋人物”。姚治华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他曾在国内多处举办个人画展。曾5次赴日本,4次赴韩国,3次在法国,2次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肯尼亚等国家举办画展并讲学。先后赴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和瑞典等欧洲16个国家进行艺术考察访问。1991年曾获日本“国际和平文化宝鼎艺术大赏奖”。1998年获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和平艺术展“国际文化学术奖”。1999年5月和10月,获世界和平艺术大展“阿克特米”大奖及“世界名人最高奖”,2000年又获该组织颁发的“最高学院奖”。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还给他颁发了“20世纪杰出成就奖”,并收入该组织撰写的《国际名人辞典》。还入选了《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世纪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典籍。姚治华的一些优秀作品被中南海、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及国外一些艺术馆收藏。他的画作曾作为国礼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外国元首。曾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出版有《姚治华画集》、《姚治华画选》、《姚治华山水画选》、《中国画人物速写》、《姚治华小品画选》、《姚治华精品集》、《姚治华速写》、《荣宝斋画谱姚治华绘山水画》、《姚治华作品集》、《画与诗》等著作和录像光盘。中央电视台等6家电视台为其录制了专题片5集。主编出版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材(由中央美院11位教授编写)一套9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教材21本。姚治华的中国画意境深邃,神韵精致,饱含激情。他一向以情作画。他满怀深情,用画笔描绘祖国的名山大川,刻画黎民百姓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既不忘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又注重吸收西画的精髓,不断追求创新,使其作品不落俗套和窠臼。其作品创作形式与风格多姿多彩,一些作品既磅礴大气,又清新优雅。他的人物画形象生动,传神入画,笔力雄健;山水画构图新颖,笔墨酣畅,情景交融,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意境。其作品广受喜爱,被国内外有关人士多方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