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建武(1935.9—)浙江人。擅长雕塑。196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后留院任雕塑系教师。作品有《太白醉酒》、《熊》、《觉醒》。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汪日章(1905—1992.12)别名荻良,浙江奉化人。擅长油画。1929年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曾任上海新华艺专西画系主任,上海昌明艺专西画系主任,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理事长,杭州国立艺专校长。浙江美术学院艺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汪苗原名汪苗根,号阿苗,1943年出生,浙江杭州萧山人。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长期在基层文化馆、画院从事组织辅导群众美术创作工作,同时进行版画、中国画、年画等美术创作。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及国外美术馆收藏。另有多篇论文在全国报刊发表,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汪苗国画作品选》画册。曾为浙江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主席团委员,浙江金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研究馆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著名国画家,民进成员,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导,为民进浙江省副主委,中国美协理事,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杭州美协主席,西冷画院院长,浙江省人大常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1941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学习。1957年《天津画报》发表连环画《两个公差》(合作)。1959年附中毕业,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本科专业学习,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留校任教。1965年《美术》发表毕业创作连环画《茶农苦难史》选页(合),全国艺术院校毕业作品展出“援越抗美”画展展出《阮文追》、《烽火姐妹》等大型中国画;升助教职称。1967年 参与筹办、编辑《工农兵画报》。1977年国画《星星之火-毛泽东赴古田途中》(合作)入选全国建军50周年美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震坚、杨之光、吴山明中国意笔人物画技法》。1979年晋升讲师职称;任中国画系人物画教研组长。撰写《中国画系教学大纲》之《意笔人物画大纲》;水墨连环画《秋瑾》(合作)获中国首届连环画展二等奖。1983年—1996年任中国画系副主任、主任。现为中国美院中国画系主任,造型学院主任,杭州美协主席,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等。作品《秋瑾》、《星星之火》、《生机》、《孺子牛》、《延安五老》、《恽代英》等入选全国美展;《潘天寿》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吴山明画集》、《意笔人物画选》、《意笔人物画教材》。现为中国美术协会理事。吴山明的亮点应是得心应手的“写”和别具匠心的“虚”。因为,水渍法不是山明的独家手法,逆古训的也不是只有山明一人,使用宿墨水化的人比比皆是,因此不能将“水渍法”说是山明“独创”,有失依据。刘国辉之“水渍法”说实是颇存额处的浮点,没有点吴山明画风的紧要之处。我之所以提出山明的亮点一是得心应手的“写”;二是别具匠心的类型之“虚”,在于“写”是高级阶段里的神笔,“虚”是最高学养的标志。绘画从来都有低级的“摹”和高级的“写”的分别,从来没有画得活脱活像就是极品的界定。作为国画人物画家,借用西画里头的现实主义造型手段把形象扣得愈是逼真,愈是失落“写”的品位;再照相式,也不能达到升为极品的境界。再说,“扣”是功夫,“写”是艺术,唯有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展示艺术性;“性”是性情,情致盎然没有“写”就没有盎然的情致;“扣”就是“摹”,“摹”就是依样画瓢,画瓢当居工匠之为,不能成立“摹”是高级艺术。山明的成功之处在于较快地摒弃了学生时代接受的那份“扣”的功夫,较早地从方增先的判逆了“扣”的传统样式里汲取了补充“写”的养分,达到了超越先生的“小写”,使“小写”上升至“大写”,“写”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性格。一个人物画家能够从严谨的形式里头潇洒地走出来,变受制约于人的外形为制约于人的内形,实属不易,没有娴熟的意写本领断不能达到狂写的程度。山明自幼画人,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之后,执著地画人,通过移植书法艺术之中的书写法则完善写意人物画里边的“写”的原则,不失其才子素质,他放弃了面面俱到的传统原则,强化了写意里头的真正的“写”,使作品加强了“写”的艺术性,注入了真正的艺术价值。因此,山明作品中的那随心所欲写出来的线条,色块及水渍斑斑的肌理,才是铸成山明画风的相对罕见的特色。此外,把光形之“虚”作为山明画风的另一个特征提出来,在于传统的画从来不讲究光形虚实,只讲究线条的样式与褶法,即使如梁楷那样的简笔画家,也没有光形的留白(即光形之虚)。而光影的运用虽然不止山明一人,很多人物画家如石虎的早期作品都是光影作品,但是山明对光形的处理则有留白的机灵活眼,独到的个性化的深层思维的回照之处就由这留白时的虚笔铸成。我以为,山明的这一采摘了西画强光之下才使用的虚眇手法,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西贯通和为我所用。山明对这一平常人几乎不敢采用西式的虚实对比方法的使用,不仅表露出他具有博采众长的涵养,而且有一种与别人拉开画风的力量在支配其生命。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吴自强(1943.2—)别名吴声,浙江杭州人。擅长中国画。196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曾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现任杭州画院高级画师。作品《考证》、《长恨歌》组画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还有《簪花图》、《西湖诗词画意》等。出版《吴声人物画选》、《吴声诗意画集》、《吴声人物画技法》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吴树之、吴彭年,笔名平尼。福建云霄人。擅长版画、水墨画。194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三十年代末参加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1941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5年初加入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参与筹备东南木刻巡回展。抗战胜利后,参加“抗战八年木刻展”,并进上海美专。1948年参加浙东游击队后在军队工作。1958年创办《浙江画报》,主持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主要作品《播种者》、《搬运夫》(早期作品)、《今日大陈岛》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另有作品《老游击队员》、《飞向太平洋》、《牧驼图》、《反弹琵琶》、《觅》等。部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收藏。1991年荣获“纪念新兴版画60年”奖章。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翁祖亮(1929.9—)。又名汪苇。浙江建德人。擅长中国画/美术理论。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曾任美术编辑。先后在浙江省文化局美术组、浙江省美展办公室、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工作。参加浙江画院组建工作,现为浙江画院高级画师、副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美术评论研究会理事、浙江中国画人物画研究会员成员、林凤眠艺术研究会理事。作品有《村头小景》等。作品《秋江》(戏剧人物)由中国美院收藏,《莺莺》(西厢人物)由青岛博物馆收藏,《河埠头》(汲水图)由德国Klotzbucher先生收藏。曾在杭州、台湾、德国举办个展。论文有《论肖像画的特点》等。出版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翁祖亮专册》,作品收入青岛博物馆编著的青岛百年市庆大画册。论文收入《林风眠研究文集》、《林风眠论》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吴德隆(1928.8—)。浙江东阳人。擅长书法、水彩画、水粉画。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留校在研究生班深造并任教三十五年退休(今中国美术学院)。曾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工艺美术系和美术教育系主任教授十多年。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吴德隆是中国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教育家。为中国的书画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7年访美,曾在芝加哥城波特画廊举办个人书法展,受到华人社区的好评,作品被收藏。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999年起担任浙江省美术教育研究会会长。第一届浙江水彩画家协会会长。第二届浙江水彩画家协会会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水彩画家协会名誉会长2007年由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中国首届中国书画“国魂·国艺”奖,吴德隆老师获得中国“国魂”奖,成为真正中国艺术家中的“国魂”。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有水粉画《东海渔村》、《渔村新居》、《北仓港码头》,水彩画《江边人家》等。出版有《怎样画速写》(合著),《水彩画基础技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生于安徽歙县。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K.M.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此后长期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达三十余年。作品曾参加第六届中国美术展、88杭州中国油画邀请展、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学会首展、当代油画艺术展、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百年展、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等重要展出活动。1986年及2002年曾先后在巴黎举办个展。作品收入《中国美术五十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等大型画集。代表作有:《信》、《国际歌》、《渔火》、《暖风》、《潮》、《白鸽系列》等。著有《油画基础技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笃纯,生于1932年10月。乐清黄杨木雕世家“王家木雕”的第二代传承人,于其身为一代黄杨木雕宗师的父亲王凤祚一样他的一生亦是与黄杨木雕艺术的发展和创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个岁月走过,留下的是木之神灵,也是人间的一块美玉。王笃纯的人和作品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人,这是自然的结合,也是心底最纯真的表现。就像个赠人玫瑰,在他的手中和心中,我们感受到的既有木艺的芬芳,也有人间的影子。王笃纯善于表现女性形象,代表作“默想仕女”、“唐女”、“回娘家”等,体现了风姿艳逸,娇憨可掬的女性美。观赏他的作品,多少能感悟到古代仕女婀娜多姿的娟丽韵味。同时,王笃纯还善于雕鹅。鹅的各种姿态,或叫喊、或觅食、或拍翅、或跳水,都表现得十分传神。王笃纯的作品有《捉迷藏》、《水乡即景》、《两岸同根》、《快乐》、《乡音》等。[1]1997年集体首创国内最大型黄杨木拼雕群像《小刀会》,长2.4米,高0.85,深0.6米,共刻大小人物278个,战马5匹,配以城墙、古塔、桥梁、房屋等景物,历时16个月,作品被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收藏并展出。 1953年在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学习期间创作的“捉迷藏”选送莫斯科展览,发表于苏联《火星画报》,作品被上海博物馆收藏。“庆丰收”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1998年《乡音》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作品被乐清市文物馆收藏;2000年的《高原之歌》获杭州西博会金奖。2000年的《江南之春》获杭博会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1996年12月《创造·在继承中发展》一文,入选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年会暨民间艺术新论点发布会,获优秀论文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