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马兰鼎(1938—2002.2)河南漯河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擅长中国画。多年来在文化馆、艺术馆从事美术组织辅导工作。曾任陕西师范大学艺术系副主任、教授、美术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会长,陕西周秦汉唐艺术社副社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西北分院研究员。毕业作品曾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青年艺术节美术展”巡回十多个国家展出。多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多省市联展、地方展等,获省级美术展一、二等奖,部分作品被政府作为出访礼品赠外国政府官员及国际友人。其中不少作品发表在报刊。西北美术杂志曾以《唯把笔墨作生涯——读马兰鼎中国画随想》为题重点介绍其艺术成就。主要作品《周总理接见农民专家王保京》入选第一届全国科普美术作品展览,《星夜茫茫》入选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传略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牟运道(1953.5—)陕西渭南人。擅长雕塑书画。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赴法国及欧洲十国考察学习三个月;2000年度评为系优秀工作者。1977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工程获先进生产者称号;1979年创作《预备队员》,获陕西省建国三十周年美展三等奖,入选全国第一届体育美展;1982年创作《过河》《护苗》获陕西省青年美展三等奖,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1984年创作《运转》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展获奖牌;1984年创作《草地花》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中国美术馆收藏;1989创作《英姿》入选陕西省第十一届亚运会美展获优秀作品奖;1994年创作《黄土地的思索》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1997年创作《田园诗人--王维》入选中国雕塑艺术大展;作品《香港短枪队员》入选建军70周年全国美展。1999年创作《吼秦腔》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1998年参加马其顿艺术活动创作《朋友》《天山少女》《东方的邀请》,并入选画册;2000年参加波兰艺术活动,创作《迎春图》并入选画册;2000年赴法国及欧洲十国考察学习三个月;2001年创作《装置木雕人物》入选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2004年参加波兰艺术活动创作《割草人》木雕;2006创作《两个拳击手》入选奥运景观展并在全国和香港巡展;2007创作《媚娘》《春风》入选和而不同展;2010创作《悟》入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1]1999年中国教师论文大典发表《论城市雕塑的功能与作用》并获一等论文奖;2000年中国美术家论文集发表《室内雕塑的陈列与欣赏》;2002出版《牟运道素描头像集》; 2004出版《牟运道雕塑集》;1998年西安美术学院校庆论文集发表《安岳雕塑考察》、《欧洲见闻》发表陕西日报。[2]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又名苗三太,生于河南滑县。师从赵望云、石鲁先生。1962年西安美院附中毕业,1965年西安美术家协会国画研究室学员班结业。曾在西安市二轻技校任教,1986年后任陕西省国画院专业画家,二级美术师。现为陕西国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定居北京。作品《天堑变通途》、《南泥湾春晓》、《粮阿姨来了》参加全国美展,《榴红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春娇双艳图》入选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大寿图》于1992年参加中国画邀请展,《春雨》入选第一届中国当代花鸟画展,参加第四届国际水墨画展。《丹柿图》、《珠光秋色》、《种瓜得瓜》、《秋馨图》、《金瓜》、《葡萄》、《柿子》等作品多次参加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画家曾在国内多家美术馆举办展览,2006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中《大寿图》、《晴雪图》被收藏。此外画家的作品还曾多次赴日本、台湾、香港等地方参加并举办画展。其数十余幅作品被作为政府礼品赠送日本、新加坡、瑞士、比利时、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领导人,并被多国博物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孟新明(1936.6—)陕西西安人。擅长中国画、年画、工艺美术设计。195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历任西北第一印染厂高级设计师。年画《杨家将》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纺织印染美术设计获全国奖。作品有《百狮图》、《秋到黄山》、《月下皇后》等。出版专集《装饰花卉》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孟书明(1952.9—1993.2)别名梦原,陕西汉中人。擅长雕塑、中国画。197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1982年入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先后任职于汉中市文化馆、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工程陕西组、陕西省雕塑工作室、陕西雕塑院。作品《思》入选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夜话》入选庆祝建党60周年美展;《后稷》入选全国首届优秀城市雕塑作品展;《裂变》入选全国地震美展;《鹰》、《难解难分》入选全国第十一届亚运美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马骥生(1932.3—1999.7)北京人。擅长油画、水彩、粉画。1949年就读于台湾省立台北艺术师范学校,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原任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陕西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作品有《白色的旋律》、《河西月色》、《农奴之子》、《静物》等,作品选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素描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油画集》、《西北美术》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马云(1938.7—)别名墨农。陕西凤翔人。擅长中国画。196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作品有《新春》、《农乐图》、《纺线线》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马改户,1928年出生于陕西彬县。擅长雕塑。1953年毕业于当时的西北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58年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训练班毕业,之后便一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历任雕塑系系主任、教授等职务。马改户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奋耕耘,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位优秀的雕塑家,为新中国的雕塑殿堂增添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佳作。1956年,在学习苏联经验的风气中,文化部聘请了苏联雕塑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克林杜霍夫在中央美院成立了雕塑训练班,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讲师、助教。马改户便是其中的一员。《老羊倌》是马改户早期的一件代表性作品。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已显露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卓越的艺术天赋。这件创作于1958年的作品,是作者两年多学习的总结。克林杜霍夫说过:“苏联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为基础的。高等艺术院校有责任帮助未来的艺术家掌握这一创作方法。”基于这一原则,这位苏联专家要求他的中国学生们熟悉生活并真实地描写生活。所以马改户就在这幅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家乡陕北农村的羊倌形象。克林杜霍夫对它的评价是:“属于风俗雕塑,作者提的任务很明确,也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50年代,由于受到前苏联雕塑的影响,食洋不化的结果使许多作品有着概念倾向,在同一类题材中,人物的动态以及道具往往会大同小异。而马改户创作的一幅《老羊倌》,既没有表现工余喝水和手拿麦穗的造型,也没有纪念碑式的英勇救义的场景,而是选择了一个日常的生活场景。老羊倌任斜披一件皮袄,低头注视着抱在怀中的小羊,依偎在他怀中的小羊,似乎又在不停的呻吟。脚边昂首的老羊或许是小羊的妈妈,紧紧地盯着自己的孩子。在整件作品中,人与羊通过视线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生动传神,不落俗套,真正体现出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精神。三原于右任 真正的艺术家在艺术上总是不断探索,不停进取的。在这之后的创作中,通过对中西雕塑语言的进一步学习与借鉴,马改户在艺术语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一创作于八十年代的木雕作品《三原于右任》,体现出作者在艺术生涯中一个巨大的飞跃,也展现了中国当代雕塑艺术逐步摆脱外来影响,追求自身个性的新气象。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生于陕西三原,曾以鲜明的立场和泼辣的文风,大力宣传民族主义进步思想,鼓励民众起来革命。他追随孙中山,拥护国共合作。“西安事变”后,拥护联合抗日。抗战期间,他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被周恩来赞为国民党内的有识之士。1964年病危时还写下诗句表达怀念故土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写实性头像,而是采取半抽象化的写意手法,刻划了人物的面部,面部以下的部分则通过胡须的过渡与木材本身的形态融入一体,其寓意之深,构思之巧令人赞叹。它既体现了当代雕塑语言的特色,也透露出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独有的神韵。可谓当代雕塑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山西运城人。1980年负责筹建陕西国画院,现任陕西国画院院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其山水画作品多表现黄河流域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为黄河立传,写华夏之魂”,画风写实,意境开阔,沉雄博大,颇有诗意。作品《龙羊峡的黎明》、《黄陵古柏》、《一览众山小》先后参加全国第六、七、九届美展;1991年《春回高原》参加“七一”全国美展;1992年《北国风光》、1996年《翠嶂峥嵘》先后参加“黄河”、“三峡”全国专题美展;《黄陵古柏》参加百年中国画展;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北京火车站、中央军委等单位画了《轩辕柏》、《壶口飞瀑》、《延水长流》以及金碧青绿山水《群峰竞秀》等巨幅作品。作品曾在美、英、俄、加拿大、丹麦、冰岛参展,多次出访日本并赴荷兰、澳大利亚、俄、法、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举办展览、讲学和学术交流。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美术院校、博物馆收藏。国内重要报刊曾多次作过专版评介。编著有《贺天健课徒画稿》一书,先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与北京“荣宝斋”出版,并有多种版本的《苗重安画集》分别由人民美术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台湾朝日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和日本“赞交社”出版。1993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山水画展》评委。1998年任文化部主办的《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评审委员。2001年先后任“百年中国画大展”、“全国画院双年首届中国画展”组委会与艺委会委员。为全国第六、七届文代会代表。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黄河画赞》大型画册。他先后在北京、澳门、上海举办苗重安“黄河颂”专题画展,2000年11月在美国洛杉机举办山水画展。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2002年7月应中国美协等有关单位邀请,为北京京西宾馆中央会堂绘制了巨幅山水画《西部春潮》。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梅一芹(1919.3—1992.4)别名一文,满族,河北易县人。擅长漫画。幼从祖父李景芳学画,1933年从易县中学孙之俊老师学画。1932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漫画作品,1938年在湖北咸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1939年初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后调八路军120师358旅政治部主编《战线画报》。1949年后历任酒泉军管会秘书长、酒泉地委宣传部长,1952年任西北大学教务副处长,1962年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陕西画院顾问。作品有《常健先生传》、《穿小鞋》等。著《漫谈漫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