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伍启中(1944.11—)。广东新会人。擅国画。196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曾任《广东画报》美术编辑。现为广东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协常务理事、政协广东省第六、七届委员,八届、九届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品油画《东方欲晓》入选全国美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国画《心潮逐浪高》入选全国中国画连环画展;国画《世上无难事》入选全国“双庆”美展;合作油画《井冈山的道路》入选全国“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美展,中国画《新区故地》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有大量插图、封面设计、宣传画发表。作品70年代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美展,并选送到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和港、澳、台湾地区展出。 个人荣誉2007年应邀赴俄罗斯参展“俄罗斯·中国年——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2001年《朱德在兰圃》获2001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广东省美展金奖。国画《浩气长存——孙中山》选入2001年《百年中国画展》。1999年国画《风雨青纱帐》获反法西斯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画展优秀奖。1994年应邀赴美国考察,并举办”广东希望工程书画展“。作品分别被选送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展出。国画《康有为》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国画《双清楼主——何香凝》获1994年广东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展铜奖。1993年国画《浩气长存——孙中山》获1993年全国首届中国画优秀奖。1990-1993年分别在泰国和台北举办个展。不少作品被国家、海外机构及私人收藏。其中国画《生命的源泉》为泰国皇宫收藏。1986年应邀赴澳洲参加“中国周”活动并筹办“广东中国画展”。《石魂》、《巧工图》分别获广东省第一、二届中国画展铜奖。作品被选送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士、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展出。作品被国家美术馆、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及泰国皇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洲政府及其它海内外机构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李瑞生(1938.5—)山东掖县人。擅长工艺美术。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广告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深圳大学副教授。作品有《手捧花盆的孩子》、《三英战吕布》等,《三打白骨精》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等。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冯玉琪回族,研究员。男,1930年出生,天津人。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原任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已退休)。擅长油画、壁画。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于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油画壁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业绩:近40年主要从事油画及壁画的教学及艺术创作。作品《夜尽》、《稻香蔗甜》、《侨乡》、《春天的水杉》、《穆桂英》、《中国古代名医》、《春天》,参加全国美展,曾赴美国、东南亚各国展出。壁画有《中国古代名医》、《朝晖》、《明月归》。出版有《冯玉琪油画选》、《冯玉琪杜洙油画选》、《当代世界环境艺术》《国外现代环境艺术状况》、《研究生壁画教学初探》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陈章绩(1938.12—)广东阳江人。擅长中国画。196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有《春闹葵乡》、《奔腾不息》、《西沙丽日》、《东方既白》、《悠悠岁月》等。出版有《陈章绩山水画选》、《陈章绩关怡工笔花鸟精品》等。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1931年出生于广东兴宁。是著名中国人物画家,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岭南画派纪念馆董事,西江大学名誉教授,肇庆学院名誉教授,嘉应大学客座教授(1990-1993年兼嘉应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95-2000年)。1957年毕业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师关山月、黎雄才。毕业留校至今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1961年创作《落户》东欧各国展览后收藏于中国美术馆。1962年进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师从叶浅予,蒋兆和。1965-1966年受文化部之邀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作画。1980年参加文化部召开全国中国人物画创作研讨会,并在藻鉴堂作画。1983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济荣画选》。1987年应澳中友协之邀赴澳大利亚五洲十二间高等艺术院校讲学、访问、举办个人画展。1998年《黄遵宪》为新加坡李光耀收藏。1991年被澳门市政厅应聘参加澳门第八届美展评委。1991年赴新加坡友谊展览中心举办个人画展。1991年台湾台中文化中心收藏《孙中山先生》。1992年参加香港大会堂《中国美术家十老联展》。1994年应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之邀赴吉隆坡举办个展及马来西亚艺术学院讲学等活动。1995年于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举办《刘济荣、刘诗东父子画展》。1997年《珠江激浪》参加纪念周恩来诞生一百周年《人民的好总理》画展,并为毛主席纪念堂珍藏。2000年应邀赴台湾作艺术交流访问活动。2002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当代中国杰出人才奖》。作品还有《接桃》、《绘新图》、《老帅与小将》等。出版有《人物画谱》、《牦牛画法》、《刘济荣画集》等。刘老师2016年12月15日凌晨3点13分突发心肌梗塞于广医二院去世,享年86岁。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邓子敬,男,1943年12月生。海南琼山人。擅长中国画、版画。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硕士研究生班。现为广东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协会员、广东省美协理事。作品曾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其中《新医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喧闹的胶林》被天津美术馆收藏,《阳光下》入选1986年联合国举办的国际和平年美展,《胶林晨曲》获1983年全国农垦美展优秀作品奖,《幽谷饮鹿》、《椰村湖畔》入选1984年南斯拉夫举办的卢布雅国际展览,《椰香》获国际文化交流奖,《金秋银流千谷韵》获中日文化交流24回优秀作品奖。作品《江峡清流汇大海》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作品《雄奇独秀南海湾》获得“首届中国书画收藏双年展”金奖。已出版《邓子敬画集》、《邓子敬美术作品选》、《邓子敬黎族风情系列》、《邓子敬访塞浦路斯速写选》、《椰风海韵——中国山水画选》等画集。其传略被编入《中国美术家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人大辞典》等。主要作品有:《喧闹的胶林》、《阳光下》、《胶林晨曲》、《幽谷饮鹿》、《椰村湖畔》、《椰香》、《金秋银流千古韵》、《雄奇独秀南海湾》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刘其敏,天津汉沽人。素描与版画创作艺术家。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汉沽镇上村(现为天津市汉沽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50年入天津艺术馆美训班,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后在中南美专附中任教,1958年随中南美专南迁至广州,从广美附中调任版画系执教,任广州美院版画系素描、水彩课并兼基础教研组工作,教授。1987年4月退休。刘其敏老师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于2010年1月22日19时去世,享年81岁。代表作有《海滩上的防护林》、《万帆待发》、《盛夏》等,素描创作《蝉声起伏》及《建桥》组画等。出版有《刘其敏素描风景选集》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福建永定人。原名胡以撰,后改今名(见1938《新华日报》,1939《八路军军政杂志》),曾化名胡白夫。版画家。少时在印度尼西亚读小学,1925年毕业后,回国入厦门集美师范学校从张书学中国画。1929年入杭州国立艺专。参加一八艺社和美联,并加入共青团。1930年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在新兴版画影响下自学木刻,作品《流离》、《饥民》等于1931年参加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受到好评。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他以目睹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的经历刻成闸北风景,并以《失业工人》、《恐惧》、《到前线去》参加春地美术研究所举办的木刻展览会。1933年编印《工人画报》和秘密为中国自济会刻制小册子。此外,还参加野风画会和MK木刻研究会活动,同年7月被捕入狱。1936年出狱后在厦门《星光日报》当木刻记者,并任厦门美术专科学校木刻教员。1937年到延安,先在儿童剧团和抗战剧团工作,为配合抗日宣传,刻有《组织起来》、《肃清汉托匪》、《交公粮》、《抗日群众大会》等作品,后调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翌年任该院木刻工作团团长,在敌后开展木刻宣传工作。1939年冬试制水印套色新年画,受到敌后根据地群众欢迎,之后创办木刻工场,创作《参军》、《破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等作品,并为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敌后方木刻》。1942年,创作了《不让敌人通过》、《胜利归来》、《牛犋变工》(见彩图[《牛犋变工》(中国现代)])、《攻城》等套色木刻,画风粗犷厚重而古朴,色彩浓郁,个性鲜明。1948年冬,跟随部队进驻天津,任天津美术工作队队长。1949年调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授,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建作出了贡献。1953年受命筹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58年学校迁至广州,改称广州美术学院,任院长。这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已经搁笔多年的油画艺术的实践,创作了革命历史画《开镣》、《前夜》、《挖地道》等。这些作品以生动真实、情感真挚和质朴著称。出国访问时,画过《列宁墓》、《列宁住过的草棚》、《格但斯克造船厂》等作品。离休以后,到东南沿海和西北地区写生作画。画有《汕头风光》、《开平码头》、《冶春园》、《海上油井》等,尽力表现国家建设新成就的美。他的画立意明确,主题鲜明,构图简洁粗犷,笔触厚重质朴,色彩丰富强烈。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陈晓南 (1908.2—1993.10)别名晓岚,曾用名桂荣。江苏溧阳人。擅铜版画。1927年至1929年在无锡美术专科学校读书1930年至1934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学画。1935年在南京参加中国文艺社工作,1937年随社迁重庆,后参加中文艺术系战地写生团到河南前线写生。1940年进徐悲鸿创建的中国美术学院为副研究员。1946年赴英国留学。1950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1953年任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1961年调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版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长于版画、中国画。铜版画《浇钢锭》、套色木刻《万古长青》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余如铜版画《葛洲坝水库》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运辉(1932.1—)广东兴宁人。擅长版画与美术教学。1953年毕业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1956年毕业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石版画学科教研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发表、出版、展览和被收藏,作品《客家山村》和《瓜棚》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发表《特色与黑白》、《浅谈石版画的艺术语言》等论文。获“鲁迅版画奖”。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